第二八○回 霞彩擁靈旗 萬裏梟聲逃老魅 青蓮消血影 四山梵唱拜神僧(第6/8頁)

原來魔女知道眾人雖為降魔佛光所照,混去殺機,心生畏懼,但好些事還不知道。同時又怕父親當此危機一發之間,強敵又多,稍為疏忽,便無幸免。忙去台上重新主持,又向眾略說經過。幹神蛛夫妻原奉神駝乙休之命,仗著那道青靈符來到魔壇前面守候,正愁無法人內,忽見另一魔徒隨著二田追出,遙望鐵妹飛來,立時縮退回去,立即附身同入。一到裏面,便照乙休所說,用蛛網先將魔女、宮眾困住。魔女驟不及防,正待反攻,七老忽在台上現身。內中一個把手一揮,魔女、宮眾全被逼下魔壇,蛛網也自收去。同時一片佛光照向身上,魔女首先醒悟,想起以前幾世的經歷。余人自從佛光照體,也都心平氣和。魔女再一下拜攔阻,全都不敢再動。連幹氏夫妻也便混去殺機。

及聽魔女說起前因,才知屍毗老人初得道時,遇見一位高僧,便是那尊勝禪師。禪師想將屍毗老人度化,不料道淺魔高,雖然老人不肯傷他,仍被他魔法所困,受盡苦痛。禪師不稍畏縮,到第七次上,並發誓願:如不將此魔頭度化,絕不離去塵世。老人神通本大,但因禪師欲以虔心毅力感化,施展最高佛法金剛天龍禪唱,木魚之聲日夜不斷,始而因覺對方純是好意,又為至誠所感,雖然不願歸入佛門,但也不忍殺害。後嫌梵唱之聲老是素繞耳際,無時休息,不由激怒,便施展大阿修羅法,將禪師封禁在高麗貢山一座崖洞之中。那地方大只方丈,左臨絕壑,瘴氣蒸騰,前有高山低覆,終年不見日光,陰風刺骨,暗如黑夜,四外俱是前古森林,毒蛇猛獸成群出沒,端的危機四伏,兇險異常。老人將禪師禁閉之後,笑道:“我本不想傷你,是你惹厭。我今將你禁閉在此,只要悔過服輸,將我洞口所留鐵牌翻轉,立可脫身無事;否則,這裏夏有酷熱,冬有奇寒,夜來陰風刺骨,日間瘴毒蒸騰,還有毒蛇猛獸,均能出入侵害,你卻不能出洞一步。你禪功雖高,無甚法力,如何禁受,死活在你自己。”禪師笑道:“我已對你發下誓願,如不將你親自度化,甘墮地獄。否則我門下七弟子均具佛道兩家降魔法力,焉知不是你的對手?”高麗貢山中,本有七位無名散仙隱居在內,法力甚高,新近才被禪師度化,還未披剃。起初也和老人一樣,不肯皈依,並將禪師擒去,用法力禁制,受盡苦痛,禪師始終堅持,不受搖動。七老終於悔悟感動,決計歸入佛門。因去所居茅棚參拜,發現禪師被老人擒去,大怒趕來,見面便要動手。被禪師攔阻,笑道:“你們既然志切皈依,如何又犯嗔戒?我志已定。你們如若真個志行堅定,各自回去,禮佛虔修,只等度了這業障,便我師徒功行圓滿之時。”說時,老人已先狂笑而去。當時魔女和田氏弟兄因覺禪師是個怪人,隨往觀看,也在一旁。

時經數百年,老人始終未得所留法牌的感應,人又不似化去。老人天性倔強,始而厭惡,聽其坐困。只有一次,行法推算,得知禪師門下七居士,每隔一百二十年,必去送一蒲團,別的全無所知,也不知如何送進。不願再往,也就忽略過去。直到三百年前,老人忽然改變心志,欲歸佛門。想起前事,覺著禪師志行堅定,大是可敬,心生悔恨,忙即趕去。哪知踏遍全山,都找不到那所在,也推算不出一點因由。因當初禪師曾說:“你這業障入魔已深,我必在你萬分危難,百死一生之際前來度你。到時,任你魔法多高,全無用處。”當時心雖疑慮,恐應前言,否則這師徒八人均在山中,怎會用盡心力,毫無蹤影,也推算不出形跡?無如素性強做,又有陰魔暗制,不甘示弱,想過便罷,直到今日。原來禪師本坐枯禪,自從被困時與七老說過一陣,由此坐關,冥然若死,從未開口。七老雖知師父佛法日高,但見僧衣受了長年風蝕,已全腐朽,當初再三苦求,只允每人孝敬一個蒲團。有一次七老前去參拜,蒲團已將換完,人還未醒。恐僧衣化盡,便成赤身,剛在行法禁護,禪師頭上忽起了一圈佛光。七老連忙口宣佛號,拜伏在地,當時大徹大悟,心地空靈,拜罷回去。由此七老各以元神化身,去往人間救度眾生。

乙休曾與七老見過數面,只知法力甚高,也未說起乃師坐關之事,近才備知底細。七老知道老人魔法厲害,所煉陰魔如不去身,終難皈依。正好乙、淩諸仙也早心有成竹,所以先將六合旗門暗中布置,將八個陽魔先行除去,激令老人施展諸天十地秘魔陰雷來拼,乘機將他元神與陰魔隔斷。再由石生同了齊靈雲、孫甫,前往禪師洞前禮拜,代將禁制魔牌毀掉,以應禪師決不自己動那魔牌的前言。七老先發出金剛禪唱,然後飛入魔壇,用極大法力,使魔壇上主幡與陰魔生出感應。再將魔法破去兩處,然後隱去。以免老人萬一陰魔禁制不住,元神必受大傷。陰魔一滅,魔壇立生反應,所有設備一起消滅。魔女和田氏弟兄雖因佛光一照,備悉前因後果,終是憂疑,仍想到壇上以全力細心主持。只要看出老人陰雷將發,立時釜底抽薪,將那魔陣顛倒,稍作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