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回 舉酒慶豐功 遼海澄波寧遠嶠 尋幽參妙法 千山明月度飛仙(第5/13頁)

天癡上人因阿童曾有前惠,意欲留他小住。阿童見峨眉眾弟子已在高空將行,再三辭謝。上人只得贈一口神木劍,傳以用法。阿童因要行道,貪得飛劍,峨眉眾弟子又旁觀未走,方始喜諾。傳完,隨眾辭別。行至海邊,湊近金、石二人,笑問:“二位道友要我一路嗎?”金蟬道:“一路多好,為何不要?聽你師兄的話,本是隨緣修積,難道和我們一路,便有虧吃?都是同門,你佛家對師兄怎麽這等怕法?”阿童笑道:“你不知我這位大師兄,看似一個小和尚,比我大不許多,厲害著呢。以前師父為他世緣未盡,前生又多殺孽,特意令他轉動重修,又為他費了許多事,念經懺悔。聽說以前鬧事太多,可惜我彼時還未出生,不曾得見,又不敢問,只在師父教訓他時,聽個一句半句。那同他走的姜雪君,大約便是他前生情侶呢。”眾人紛紛問故。阿童一見人多,不肯當眾宣揚,笑答道:“說來太長,傳說開去,師兄知道,不過罵我幾句,那姜雪君最難說話,豈肯與我甘休?不說也罷。”秦寒萼道:“小師父,你已說出他二人是情侶了。本來光明正大的事,以白眉老禪師和媖姆的得意高足,難道還有什逾分越禮的事做出來?你這一吞吞吐吐,好像有什不可告人似的。轉不如說將出來,省得別人胡猜亂想,反而不好。”金蟬、石生、李英瓊、余英男、癩姑、女神嬰易靜等六人,本在互相敘別,訂約後會,恰又都不喜聞問人的陰私。見阿童走來,一不留神,說漏了口,秦寒萼、申若蘭、何玫、崔綺、李文衍等七八個女同門同聲追問,寒萼更是巧語盤詰,阿童被她逼得臉已發紅,老大不以為然。金蟬、英瓊更是心直口快,接口說道:“人家私事,與我們何幹?別的不說,單看師尊對他二位的禮貌和他的法力已可看出,他那前生是發情止禮的了,不然哪有今日?怎會因小師父不說,便起猜疑呢?天已不早,閑話無益,我們辭別主人走吧。”金、李二人俱是相同口吻,無意中正刺中寒萼的心病。金蟬性子更急,說完,便拉阿童道:“小師父,我們先走吧。”說罷,同了石生、甄、易弟兄,連阿童共是七人,朝送別的人一舉手,便駕遁光飛去。寒萼也是好事已慣,無心之言,鬧了個好大無趣。總算近來性情已然大變,雖未記恨生嫌,卻由此想起日前通行火宅所受教訓,如非恩師垂憐,乙師伯一力成全,預有重托,幾乎失陷在內。道心不凈,俱由於紫玲谷失去元陰之故。她不自怨自艾,刻意求進,而根骨緣福又不如人,以致日後幾遭滅形之禍,此是後話不提。

這時,天癡上人已然說完了話,自回洞去,由門下弟子柳和、樓滄洲等作主送客。峨眉眾男女弟子,除齊霞兒、諸葛警我、嶽雯三人隨侍師父,暫且還山待命外,凡是奉命下山的,俱都隨來島上。各人所賜仙書密柬,差不多俱已看過。因師命由島上各按所去之處,分別起身,不是預定的同伴,不許結隊同行,何時再見,久暫難定。彼此各有交厚,尤其是鄧八姑、齊靈雲、秦紫玲、林寒、莊易、嚴人英等男女七八人,平日謙虛隨和,對於同門一律親切,毫無軒輊,遇上事更無不盡心,所以誰都和他們交厚。一說要走,俱極依戀,紛紛趨前致詞敘別,幾乎應接不暇。金、石、二甄、二易、阿童等七人開頭一走,靈雲方說:“蟬弟心性忒急,我還有話忘了叮囑,他便領頭去了。”八姑笑道:“本來該走,我們又非從此不見,弄巧兩三月內就在一起,都在意中,如此依戀,原可不必。”易靜接口道:“我看兩位小師弟福澤最厚,定能無往不利。師姊骨肉情重,未免關心太過,實則決可無虞,由他去吧。”靈雲道:“舍弟雖是厚根美質,不知怎的,童心猶在。一行六人,又以他為首,加上小神僧又是初生之犢,此去決難免多事,故想叮囑幾句。許是怕我說他,急忙走了。”英瓊笑道:“大姊多慮,小師兄如不勝任,恩師肯令他為六人之首,便宜行事嗎?據他對我說,恩師還命他另建立一座別府,事業且比我們大呢。”靈雲驚喜道:“他那仙書賜柬,寫什事情?他沒和我說,瓊妹可知道嗎?”英瓊笑道:“詳情我不知悉,他只說奉命建立別府,許他六人為洞主,到時還有一人加入罷了。”易靜道:“適才我倒聽鼎侄和我說,那別府在貴州深山之中,乃道家西南十四洞天中比較最好的一處。此時尚被幾個妖人占據,應在三年以後,還早著呢。大約只他七人和眾同門相見之時最多呢。”八姑笑道:“我們休再閑談,也該分途起身了。”

易靜、李英瓊、癩姑三人,本定海外歸來,不返峨眉,另覓一鄰近幻波池的靜地,勤修四十九日,再尋紅發老祖。一則英瓊門徒米鼉、劉遇安、袁星三人連同神雕鋼羽,俱在峨眉候命,沒有帶了同走。二則余英男和英瓊患難至交,聞得英瓊日後要和易靜、癩姑二人重建幻波池,亟欲相依,同修仙業,偏生日前奉命,是和李文衍、向芳淑三人做一起,隨緣修積,並無一定處所,大非本懷,又不敢向師乞求,只在島上偷偷和易、李、癩姑三人求說。易靜終較知機,告以:“師父玄機妙算,凡事前知。同門中好似只你三人沒有一定去處,此中必有原因。三英二雲,本門之秀,你怎妄自菲薄?李師妹和你情逾骨肉,師父焉有不知之理?依我想,只好聽之,且俟將來幻波他到手再說。”英瓊心熱,又恃恩憐愛,本不舍英男離開,便想出一個法子,令英男暫時仍隨李、向二人一起,每日暗向峨眉通誠祝告,許她和自己一路修為。一面自己借領門人雕、猿為由,回山一行,暗向妙一夫人代為求恩。如若允準,設法尋見告知;否則至遲兩月之後,去往南疆,向紅發老祖負荊,如有險難,必發信火,振動法牌告急,千裏如對,也可抽空告知,所以尚須回山一行。易靜知道英瓊說得容易,師父既命無須回山,去了十九不能見到,如何求法?因和二女交厚,尤喜英男溫婉,也頗願與同修,一想反正無事,妙一夫人鐘愛二人,也許虔求感召,勉徇所請,便未勸阻。商定便先起身,辭別本島主人和未走諸同門,三人一路,望空飛去。林、莊、鄭、齊為首諸人,也催促大家起身,就在島上,依照預定結伴,相繼往中土飛去。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