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回 念切蒸嘗 還鄉求嗣子 舌如簧鼓 匿怨蓄陰謀(第5/8頁)

事有湊巧。乃父在日,那麽連尋多次,不見蹤跡。他入山之始,便斷定哀牢山千裏綿延,隱居必在中下遊,挨近山民墟集一帶深山隱僻之中,決不會在近城鎮處。果然不消數月,便尋到蕭祖未移居臥雲村時隱居的山谷之中。他見那地方隱僻,山環水繞,土地肥沃,景物幽美,已經動心。後又在叢草中發現漢人用的破茗杯碗盞磁片,洗去泥汙一查看,竟有蕭家崇德堂制的堂號,益發斷定是在近處無疑。他哪知臥雲村山環水阻,無路可通,怎能容易尋到。左右近百裏內外,尋了月余,休說蕭家族眾,連破磁都再尋不著一片。暗忖:“蕭家族眾甚多,人人武勇,況且門徒遍於西南諸省,一呼立至。這裏雖有猛獸出沒,並無蠻猓生番蹤跡。即遇兇險,也必有人逃回故鄉報信,邀人來此報仇,不會一個不留。許是換了地方吧?”心終不死,仗著乃妻魏氏也是將門之女,能耐勞苦,仍在山中苦找。

這日眼看絕望,無心中走到水洞左近高崖之上。天已黃昏月上,正打算覓地住宿,忽然崖下澗水中有搖櫓之聲。悄悄伏身往下一看,月光之下,照見崖壁下平空出來一只小船,上面坐定幾個漢人。心中猜料幾分,還未敢於冒昧。便囑妻子暫候,偷偷繞下崖去,伏身僻處窺探。也真有耐心,直等了將近兩個時辰,才見一雙少年男女為首,率領十多人,擡著大包,談笑走來。到了面前不遠歇下,口裏喊了一聲,澗中小舟上便有五人上岸迎接。女的一個說:“大功告成,大家都走累了,反正空山靜夜,絕無外人,天也不早,回村還不會亮,難得有這好月色,且歇片時再走吧。”說罷,各把背上包袋等取下,踞石而坐,談說起來。

蕭元靜心側耳一聽,隱約間聽出這班人正是自己苦尋多日未見的蕭家族眾,並知眾人俱在樂土居住,這一喜真是出於望外。見眾人即將起身,哪敢怠慢,慌不叠地出聲喊住,縱了出去。崔、黃夫婦還幾乎將他當了外敵,後經盤問明白,又把魏氏喚來相見。村中原有舊規,除原有村人之外,不許再引進一人。崔文和本不主攜帶入村,偏生畹秋和魏氏同惡相濟,又想收為心腹,一見如故,執意帶回。說:“蕭氏近支,豈能任其在外流落?不許入村的是指外人,自家人當然不在其內。況他夫婦跋涉山川,經年累月,受盡辛苦,偕隱之志,甚堅且誠,更不能拒而不納。我保他夫婦守規矩就是。”崔文和和村人自不便再說什麽。當下帶進村去,見了蕭逸等人,也是這一套話。人已入村,又是自己人,自無話說。蕭元夫妻更是受過艱難辛苦,長於處世,不久便得了眾人信任。

恰巧歐陽霜要回原籍省墓,搬運母樞,千裏長途,山川險阻,需要兩個適當的人陪同前往。蕭逸正在斟酌妥人,畹秋便舉薦了蕭元夫妻充任,力說二人至誠忠勇,般般可靠,比誰同去都強。蕭逸也覺蕭元剛從家鄉到來,是個輕車熟路,更難得他夫妻二人俱精武藝,人也幹練,果然可以去得。暗笑自己湖塗,眼前有人,竟沒想到,立即應諾。歐陽霜孝思純切,惟恐此行作罷,但求成行,誰去都可。當下整飭行裝,第二日一早,帶了金沙和蕭元、魏氏一同起程。

一路無話。行約月余,回到家鄉一看,蕭家祖墳經那留守的一房族人經營,整理得甚好。十數年的工夫,單墓田就添置了一二十頃。惟獨所見族人,只要一提起蕭元,多半切齒痛罵,竟無一人說他夫妻好的。歐陽霜未到以前,蕭元、魏氏曾幾番勸說:“眾族狡詐勢利,不認骨肉。弟妹如和他們相見,必疑我們是想回來分奪他們的田業,免不得要生許多閑氣,弄巧還吃他暗算。我們又是避地隱居的人,何苦自找麻煩?好在松揪無恙,宗嗣修整,用不著再有補益。你母家人頗寒苦,莫如背著他們,往各塋地悄悄查看祭掃一回。事完之後,將所帶金沙換成銀子,一半接濟母家,一半多買些應用東西,免生是非,豈不一舉三得?”歐陽霜因蕭元夫妻臨來時,向蕭逸和村眾們說得天花亂墜,宗嗣應該如何修理,祭奠先塋應該如何整理添置;到了地頭,忽又如此說法,再三勸止,不令與留守宗族相見。十分可疑,料定其中有弊。況且來時丈夫對於故鄉之事,曾經召集村眾,會商如何辦理,開有清單,照此行事,還命帶來多金周濟親族。事由全村協議,豈是自己所得私下作主更改?便用婉言謝絕,沒有聽他。蕭元無顏再見故鄉父老,勸阻不聽,只得任之。

歐陽霜見過族人過後,得知蕭元許多劣跡,暗自好笑,也沒形於詞色。以是蕭元知事敗露,又見歐陽霜到處受人逢迎敬仰,自己僅能住在外面,家都難回,也無人理,益發懷恨。又恐歐陽霜回村傳揚,不能立足,暗使乃妻魏氏再三致意,說他因貧受謗,人情太薄,難免中傷,請歐陽霜不要輕信他人之言。歐陽霜本沒畹秋來得深沉,當時答道:“人誰無過?貴在能改。大哥如不受擠,也不致甘心遁世。丈夫不矜細行,原是平常。既然入山,已是更始,對外人尚須隱惡揚善,何況家人。此行多承相助,只應感謝,哪有以怨報德之理?務請轉告放心。”話雖答得好,心中終看不起他夫婦。加以行期甚迫,來蹤去跡又要隱秘,公事辦完,便忙著尋訪母家的人,起柩移葬,哪有心情敷衍。因此蕭元更疑她語不由衷,早晚終由她口中敗露,又急又氣,日思先發制人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