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回 復道行波 奇觀窮宙合 藏珍在鼎 秘偈示仙機(第5/6頁)

三人滿腔熱念,聞言不禁冷了一大半。先是面面相覷,不發一言。末後輕雲說道:“伯父之言,侄女怎敢違背?只是適才伯父說,聖姑遺偈明示洞中取寶限於女子,來人既焚香通白,決非前輩女仙。方今正邪兩派中,後起的女弟子,有名者並無幾個,異派中更少,只有一個許飛娘,是萬惡的根苗。寶物如為同派中人得去還好,萬一為此人得去,豈非如虎生翼,益發助長其惡焰?依侄女之見,莫如還是伯父施展佛法,開了這門,由侄女等進去,相機行事。來人如是妖邪一流,便將她除去;如是同道,侄女等也可惜此多一番經歷。伯父以為如何?”李寧看了看三人面色,忽然閉目不語。一會睜眼說道:“這事很奇怪。此時洞中的人乃是一男一女,非敵非友,已經陷困在內。雖然時間短促,不及詳查他們的來歷,他們既然犯了聖姑之禁而來,必然自恃不是尋常人物。你們進洞,須要量力而為,有得即退,不可貪多,免蹈前人覆轍。等到功成退出之時,如見那被困之人,盡可助他們出險,不必再問姓名來歷,是敵是友。我已得有先機預兆,此事一個處置不善,必貽異日之悔。你們各自準備,待我行法,此門大開,急速一同飛入便了。”說罷,便朝著中門相隔三丈站定,雙手向南,口宣佛咒。末後將手搓了兩搓,左手掐訣,右手一揚,隨手發出一股尺許粗細的祥光,逐漸放大,最前面光頭有五丈許方圓,正照在門的中心。那光好似一種絕大的推力,照上去約有半盞茶時,那門才漸漸露出一絲縫隙。接著便聽如萬木搖風,松濤怒吼之聲,從門內傳將出來,比起適才甬道所聞,勢益猛烈。轉眼間,又射出一條青光,門已漸啟。

這時已是到了緊要關頭,那門後也好似有一種絕大的推力,與光力兩相抵觸,雙方互有短長,各不相下。李寧站在當地,直似嶽峙山停的一般,右掌放光作出前進之勢,雙目神光如電,注視前面。眼看那門已被光力推開數寸,仍又重新合攏。似這樣時啟時閉了好幾次,有一次竟開有兩尺許寬窄。論理三人原可飛身沖人,偏生開得稍寬時,關閉起來也更速。李寧又囑咐須俟門大開時,始可入內。英瓊、輕雲自然尊重李寧之言,不敢造次。易靜雖然未便獨行,這半日工夫,對於李寧,因白眉和尚名高望重,佛法無邊,李寧卻是成道未久,自己是個晚輩,恭敬之心則有,信仰之心卻不如周、李二人。及見李寧用祥光推門,半晌未曾大開。後來兩次,門已露有一二尺的空隙,還是不令進去,未免有些性急。心想:“門中厲害,未必盡如李伯父所言,何必這麽慎重?”不由又起了自恃之心。正在等得煩躁,忽見李寧虎目圓睜,猛地將手朝門用力一推,那股子祥光頓現異彩,發出萬朵金蓮,如潮水一般朝前沖去,一片狂聲。怒濤澎湃聲中,那門立時大開。三人俱是一雙慧目,也被光華射得眼花繚亂。正在驚顧之際,耳聽李寧喝道:“你們還不入內,等待何時?”易靜聞言,用手一拉周、李二人,首先飛入。二人也忙將身劍合一,疾同電掣,直往洞中沖去。三人身剛入內,雙門已合。輕雲稍許落後,幾乎擦著門邊而過,雖未碰著,已覺出門上那股子青光的力量迥異尋常。不禁咋舌,低囑英瓊:“洞內埋伏必定厲害,我們能力較弱,伯父那等叮囑,千萬不可逞強任性,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才好。”英瓊自與老父重逢,喜出望外,進來並非所願,並且有好些孺慕之懷,未曾吐露,一心只想早些完事,好出去與老父相聚,對於洞中寶物,並未怎樣看重。只因這一念孝心,不起貪念,免卻許多磨難,此是後話不提。

且說女神嬰易靜幼蒙師父鐘愛,出生未久,便即得道,獨得師門秘授心法。後來奉命下山積修外功,縱橫宇內,從沒受過挫折,未免心驕氣盛,不把一幹異派妖人放在眼底,遇上便隨意誅戮。終因在芒碭山用飛針刺傷了赤身教門下淫女隨精精,兩下裏結了仇怨。更因旁人一激,尋上門去,被赤身教主鳩盤婆用邪法困住,險些形神俱滅,萬劫不得超生。幸而遇救脫險,雖然經過一番重劫,除與鳩盤婆成了不解之仇外,平時盛氣仍未斂抑。等到苦心積慮,煉成滅魔七寶以後,益發有些自恃。這次進了幻波池底南後洞後,暗忖:“周、李二人,只有那兩口寶劍無人能敵,如論道法,還差得遠。惟此次不準傷洞中景物,除卻遇險時防身而外,並無別的用處。”滿擬獨顯奇能,破了洞中埋伏,親自得到手中,再行分與二人,到了峨眉,面上也有光彩。所以一進洞,便獨自當先。三人到了裏面,見四壁空空,耳聽風雷水火之聲越發浩大,只是有聲無形,看它不見。這二層內比起外洞反而小得多。正面壁間,有一排大的樹木陰影,一閃即逝,隨生隨滅。與甬路所見相同,四外不見一點門戶痕跡。那裏困的兩個男女,也不知何往。易靜算計正面壁上必然藏有門戶和法術埋伏。細看了看形勢方位,想起此洞既按五行布置,東方屬木,壁間又有這許多樹木陰影閃動,說不定用的是玄門先天五行無量遁法。且喜當年隨侍父親學習此法,深明其中妙用,何不試它一試?便請英、雲二人暫行按住遁光,略微退後。手捏靈訣,口誦法咒,暗中準備停當。然後將手一指,一道黃光朝前飛去。剛一飛到正面壁上,果然觸動埋伏,立時狂風大作,墻壁忽然隱去,變作千百丈青光,夾著無數根樹木影子,如潮水一般湧到。易靜見所料不差,心中大喜,喊一聲:“來得好!”兩手一合,再朝前一放,便有一片白光,帶起萬千把金刀朝前飛去。兩下才一接觸,轉眼之間化為一股青煙,一股白煙,同時消散。前面哪有墻壁,乃是一條極大的甬路。風濤之聲,已不復作。那條甬路,竟長得看不到底。英、雲二人俱覺奇怪。易靜道:“以我三人的目力,少說點,也可看出數百裏遠近。這條甬路,難道比紫雲宮還長麽?看前面空洞洞的,除微有一點雲氣氤氳外,不見一物,不是幻象,便是埋伏。好在頭一個主要難關已經度過,想來縱有法術埋伏,也不足為慮。”說罷,仍由易靜當先,往前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