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回 極窮途 三鳳初涉險 淩弱質 二龍首伏辜(第5/7頁)

三鳳性傲,聞言自是不肯。冬秀見她姊妹三人爭論,聲音輕急,雖不能全懂,也猜了一半。知她三人為了自己礙難,便道:“妹子虎口余生,能保清白之軀,已是萬幸。此時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不過這裏獅群太多,適才大恩姊曾說,才一照面,便將手中蝦爪折斷。三恩姊雖然仗著二恩姊手快,將傷她的一只大獅抓起甩開,仍是斷了一條左臂。如今獅群雖被怪物趕走,難保不去而復來。妹子能力有限,三恩姊身又帶傷,現在這樣,大是不妥。我們四人既同患難,死活應在一起。妹子雖無大用,一則常見生人,二則昨晚被困,一意求死,頗留神賊窟路徑。他新喪羽翼,必防我們再去。我們無兵器,如由原路前往,難免不受暗算。聞說此海陸地甚少,此地想必能與賊窟相通。不如我們由陸路繞過去,給他一個出其不意,將俞利殺了,與伯父報仇,比較穩妥得多。”

三女聞言,俱都點頭稱善。二鳳便下海去撈了許多海藻海絲上來,姊妹三人分著吃了。那海藻附生在深海底的巖石之間,其形如帶,近根一段白膩如紙,人口又脆。冬秀見三女吃得甚香,也折了一段來吃,入口甘滑,另有一股清辛之味,甚是可口,不覺又吃了兩片。三女因彼此身世可憐,冬秀更是零丁無依,幾次表示願相隨同回紫雲宮潛修,不作還鄉之想。只為宮中沒有塵世間之食物,深海中水的壓力又太大,怕她下去時節禁受不住,著實為難。今見她能食海藻,吃的可以不愁,只須能將她帶回宮去,便可永遠同聚,甚是可喜。大家吃完歇息一陣,冬秀見時已過午,商量上路。見蝦爪只剩一根,雖然尖銳,卻是質脆易折。便請三女折了幾根樹幹,去了枝葉,當作兵器,以防再遇獸侵襲。算計適才來的方向,穿越林莽,向俞利所居處走去。陸行反沒有水行來得迅速,經行之路,又是安樂島北面近海處的荒地,荊榛未開,獅虎蛇蟒到處都是。四女經過了許多險阻艱難,還仗著冬秀靈敏,善於趨避,不與獅蟒之類直接相搏。走有兩個時辰,才望見前面隱隱有了人煙,以為快要到達。不料剛穿越了一片極難走的森林險徑,忽然沼澤前橫,地下浮泥松軟,人踏上去,便即陷入泥裏,不能自拔。二鳳在前,幾乎陷身在內。前路難通,一直繞到海邊,依然不能飛渡。最後仍由初鳳、二鳳舉著冬秀,由海邊踏浪泅了過去。繞有好幾裏路,才得登岸。

冬秀一眼看到前面崖腳下孤立著一所石屋,背山面海,小溪旁橫,頗據形勝。忙請三女藏過一邊,俏聲說道:“這裏既有房屋,想必離賊窟不遠。招呼給賊黨看見有了防備,我們人少,難保不吃他虧。且待小妹前去探個明白,再作計較。如果室中人少,我一比手勢,恩姊們急速奔來接應,只須擒住一人,便可問出賊窟路徑了。”三女依言,隱身礁石之後。冬秀一路蛇行鷺伏,剛快走近石室,看出石墻破損,室頂坍落,不似有人居住神氣。正想近前觀看,忽見後面三女奔來,竟不及與冬秀說話,飛也似往室中縱去。冬秀連忙跟了進去一看,室中木榻塵封,一應陳設俱全,只是無一人跡。再看三女已經伏身木榻之上,痛哭起來。忙問何故?才知三女初上岸時,便覺那地形非常眼熟。及至冬秀往石屋奔去,猛想起那石屋正是兒時隨乃父方良避地隱居,臥遊之所。觸景傷懷,不禁悲從中來。沒等冬秀打手勢,便已奔往室中去。冬秀問出前因,見三女悲泣不已,忙勸慰道:“此時報仇事大,悲哭何益?這裏雖是恩姊們舊居,畢竟彼時年紀大小,事隔十多年,人地已生。萬一有賊黨就在附近,露了形跡,豈非不妙?先前我見恩姊們俱是赤身無衣,去到人前,總覺不便。只是急切間無處可得,本想到了賊窟,先弄幾身衣服穿了,再行下手。看這室內,好似老伯被害之後,並無甚麽人來過,衣履或者尚有存留。何妨止住悲懷,先尋點衣履穿了。附近如無賊黨,正好借這石室作一退身隱藏之所;如有賊黨,也可另打主意。”

三女聞言,漸漸止住悲泣,分別尋找衣履。那石室共是四間,自方良被害後,只俞利假裝查看,來過一次。一則地勢實在隱僻;二則島民為俞利所惑,以為方良父女仙去,誰也不敢前來動他遺物。俞利自是只會做假,布置神廟,哪會留心到此,一任其年久坍塌。房舍雖壞,東西尚都存在。四女尋了一陣,除尋出方母梁氏遺留的許多衣物外,還尋出那些方良在世時所用的兵刃暗器。便將樹幹丟了不用,由冬秀草草教給用法。這時天已黃昏,海濱月上。冬秀見室中舊存糧肉雖已腐朽,爐灶用具依然完好無缺。各方觀察,都可看出附近不見得有甚人居。適才所見炊煙尚在遠處,只是心還不甚大放,便請三女暫在室中躲避,由她前去探看賊窟動靜。冬秀出室,先走到小山頂上一看,遠處海灘上一帶屋舍林立,炊煙四起,人物看不甚真。有時順風吹來一陣樂歌之聲,甚是熱鬧,路徑也依稀辨出了個大概。計算俞利雖遭了拂意之事,仍在縱飲作樂,慶賀生辰。因為相隔不遠,便回來對三女說道:“這裏我已仔細看過,大概周圍數裏並無人家。如為穩當計,有這般現成隱身之所,正好拿這裏作退身之步。等到明早,探明了路徑,再行下手。不然便是乘今晚俞賊壽辰,賊黨大醉,夜深睡熟,疏於防範之際,去將俞賊劫了來。不過三位恩姊俱都長於水行,去時第一要看清何處近海,以防形勢不佳時節,好急速往水裏逃走,千萬不可輕敵冒險。大仇一報,即使歸去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