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回 萬蹄揚塵 鐵羽紅裳驅獸陣 孤身犯險 靈藥異寶返仙魂(第6/7頁)

“有一次去了三個猩猿、兩個馬熊,剛到洞口,便被僵屍看見,追了出來,居然逃回了一個,才看出僵屍那條鏈子能長能短,是他克星,只能追離洞口十丈以內,任他怪叫掙紮,也不能再長。一到盡頭,鏈上便發出火星,燒得他身上綠毛枯焦腥臭,枉自著急跳叫,只好回去。可是他口中黃煙沾上就死,如非他頭上有條鏈子,那些猩、熊都要被他害盡了。後來去一個死一個,去兩個死一雙,實在無法近前,個個膽寒,也都不敢再往洞裏去了。

“過沒多日,洞裏又多出兩個小孩,也是僵屍手下,長得倒和生人一樣。不過他們受了僵屍傳授,頭上又沒有鎖鏈。自從出了這兩個小孩,全山猩、熊便遭了大殃。也不知他們使什麽法術,只將手裏那些黑氣放出,猩、熊挨著,便被捆上,隨著他們走,先還是每日出來,捉上三兩個,供僵屍吸血,他們吃肉。隨後簡直是見了就捉,不拘多少。還算他們每次捉猩、熊時,都有一定遠近,只須逃出他們站立之處半裏以外,便不妨事,他們也不來追趕,單將離他們切近的捉去,因此才沒被他們絕種。眾猩、熊逃來逃去,好容易逃入兩處崖夾層裏去,苟延殘喘,有半個多月,沒有受他們傷害。直到昨日主人帶袁星到來,尋見猩猿和馬熊,才知走後己被他們害死了十成之七。被捉去的猩、熊,僅僅在半月前逃回了一個。據它說起洞中情形,那僵屍身上已漸漸長肉,不似先前渾身盡是骨頭。每日在洞中只磨那條鏈子,卻命那兩個鬼小孩出洞到處去搜尋野獸。捉了回去,不全是為吃,每次總挑出七個,用口中妖火燒死,將那燒出的青煙,收在一個葫蘆以內。那兩個鬼小孩雖是他的手下,他並不放心,每次命他們出洞,也用一條黑煙繞在頭上,回洞再由他收去,大約有一定長短,走過了頭便不行,所以他們不能離洞太遠。這日共被他捉去了十五個,頭一天燒死了七個,第二天照樣燒死七個。只剩下逃回來這一個,原被僵屍用黑煙捆住,在後洞地穴內不住哀號,以為準死不活。萬不料妖怪也會發善心,另外一個從沒見過的小孩忽然走來,手上拿著一口黑越越的小劍,上面發出烏光,往捆的地方一指,便將黑煙挑破,放了出來。逃時走過前洞,見僵屍和那兩個鬼小孩俱都不在洞內,滿洞盡是猩、熊的殘肢碎骨,血肉狼藉,燒化成灰的更不知有多少。

“袁星自是傷心,彼時因主人要救余姑娘,急於回轉峨眉,不及細說。等主人走後,又去尋找他們,不料有一個鬼小孩中途跟上袁星,到了地頭,便被困住,差點連袁星都遭了毒手,幸得主人趕到,才得活命。因見兩個鬼小孩懼怕主人,不敢露面,又知他們自有黑煙拘束。昨日雖然比往日離開妖洞要遠得多,如往這裏來,相隔有二百裏山路,他們沒有僵屍吩咐,決來不了,又是繞路走的,還穿過幾處崖洞,只要他們不從後面偷偷跟來,再也看不透我們的去向,何況還有主人保護呢。百十年前,本山原有一條山龍,甚是兇惡,專吃野獸,這地穴便是當初仙人馴龍之所。袁星出生不久,曾見這龍大白日裏從適才入口處破壁飛去。一則地太隱秘,二則有龍盤踞,先時從沒敢到這崖前來的。年深月久,那龍也不見飛回,袁星才敢到崖前林中采果。那年春天采桃子,落了一個在崖壁下面,揭起藤蘿尋找,才發現那裂口。一時好奇深入,尋到此地,當時不甚在意。自隨主人們學習內功,猛想起這地穴還有多少奇處,恰好它們受僵屍侵害,無處存身,引到此地躲避,再好不過。即使被僵屍尋到,不知底細,也進不來。只是昨晚還被一個鬼小孩捉了許多猩、熊去,至少捉到便須死幾個,余下的也要挨日燒死。只望主人趕來除妖,救它們活命了。”說罷,跪了下來。

英瓊聞言,只管盤算如何對妖屍下手。還有三個妖童,俱甚厲害,這些猩、熊已是望影而逃。柬上所說借助它們,想必便是從袁星口中得知這些底細了。既說盜玉,當然還須隱秘,且等自己前去探個動靜再說。便向袁星問明了路徑,正要由原路出洞,袁星道:“主人既不要袁星同去,這地穴後面有一條窄路,轉過去又是一片凹地,比這外面還寬,生著許多花草野果,盡頭處是個夾層,兩崖對立,高有百丈,有一天窗,直達崖頂。因為太高太陡,沒爬上去過,想必通著外面。主人何不打那裏出去,順便看看景致?”英瓊命袁星領路,由石縫中鉆了出去,果然是一片凹地,黑暗中花影披拂,時聞異香。走有數十丈遠近,到了夾層,兩面峭壁削立,寬才數尺,黑暗陰森,異常幽險。漸行漸窄,忽見路旁壁上,有二尺方圓白影閃動。擡頭一看,已到崖窗底下,上面窗口密葉交蒙,隱約只露微光。當下舍了袁星,駕劍光飛身而上,越往上升,窗口光影越暗,轉覺窗口並非出路。正在心中奇怪,猛一回身,瞥見側面還有一個巖隙,適才那團白影,竟是從這隙口漏入。隨即飛將過去一看,果然是個出口。隨意用飛劍將隙外藤蘿削去,以便出入。畢竟心中好奇,還放那崖窗不過,重又回身,還想從崖窗上面飛出。近前借劍光一看,哪有洞口,崖頂石形錯雜,一條一條的甚是紛亂,色黑如漆,並非枝葉。暗忖:“剛才在下面明明看見這裏密葉交蒙,怎麽到此反不見有什麽孔竅?”心中惦記往妖穴探看,不願久延。正要飛身回轉,忽見頭上光影微微一閃,照在石頂條紋上,仿佛枝葉閃動,和先前下面所見一樣,轉眼消逝。情知有異,急忙定睛細看,忽然又是一閃,才看出那光影是從側面凹處一個石縫中反射進來。不假思索,指揮劍光,竟往那石縫中射去。一道紫虹閃過,碎石紛裂,喳喳兩聲,震開石縫,連人帶劍,飛將出去,落在崖頂上面。耳旁猛聽“咦”的一聲,一道烏光斂處,面前站定一個青衣少年,猿臂蜂腰,面如冠玉,豐神挺秀,似帶驚異之容。英瓊久聞靈雲等常說異派劍光,顏色大都斑駁不純,離不了青、黃、灰、綠、紅諸色。這人用的劍光,烏中帶著金色,雖未聽見說過,估量不是什麽好人;又加這裏離妖穴雖有二三百裏,並不算遠,適才率領猩、熊逃遁,難免不被妖人跟蹤迫來。來人年紀,至多不過十七八歲,穿著似僧非道,赤足芒鞋,也與袁星所說鬼小孩相似。一時情急,見面不由分說,嬌叱一聲:“大膽妖孽,敢來窺探!”一言未了,手指處,一道紫虹,直朝那青衣少年飛去。那少年原懷著一肚皮心事,特意到此練習劍法,正在得心應手之際,忽見地下石縫震開,飛起一個美如天仙的紅衣少女,已是先嚇了一跳。及至定睛一看,來的女子正和日前仙人指示的一般,心中大喜,只苦於說不出口。正待上前用手招呼,那少女已嬌嗔滿面,指揮著一道紫虹,直往頭上飛來。情知危險,忙將那日仙人所傳劍法,將手中小劍飛起,一道烏光,將紫光迎個正著,鬥將起來。這少年來歷,後文自有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