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回 萬蹄揚塵 鐵羽紅裳驅獸陣 孤身犯險 靈藥異寶返仙魂(第5/7頁)

英瓊見那人口處是四五尺方圓的一個洞穴,黑影中仿佛只有兩丈四五尺深便到了盡頭。壁上盡是苔蘚,觸手濕潤。山石錯落高下,甚是難行,不似有多大容積。入內走不兩步,袁星已將封洞古藤還原,越過英瓊前頭領路。走離盡頭還有三四尺光景,忽然回身,又走兩步,往下一沉,便即不見。英瓊近前一看,袁星降身之處,乃是一塊突出的大石。如從地面上看過去,舉步便到了盡頭。須由石上越過,回轉身來,才看出那石根腳還有一個三尺大小孔洞,通到下面。洞並不直,形勢彎曲,常人至此,須要返身轉側,前胸貼石,滑溜而下。否則即使發現這洞,也當它是一個石上死竅,用東西試探,觸手可以見底,難知裏面盡有深奧呢。英瓊見那洞只能蛇形而入,索性駕起劍光,穿了進去。初進去時,那孔洞與螺旋一般。有的地方石齒犀利,幽險絕倫。有的地方石潤如油,滑不留手。休說常人難至,就連袁星也是連滾帶溜而下。轉過兩三次彎環以後,越走越寬,袁星已能立起身來。又向下斜行有半裏左右,才將這甬穴走完,到了平地。猛見極薄一片丈許寬的光華,直射地面,恍如一張數百丈長銀光簾子,自天垂下。定睛一看,出口之處,乃是一個廣約數頃,天然生就的地穴,四外俱被山石包沒,只穴頂有一條丈許寬的裂縫,陽光便從此處射入。耳聽獸息咻咻,聲如潮湧。光幕之下,照見前面千百條黑影,在那裏左右徘徊。英瓊才一現身,那些猩、熊早轟地吼了一聲,爭先恐後,跳縱過來,離英瓊身旁尺許,紛紛爬跪歡呼。英瓊急於要知妖屍底細,不耐煩囂,吩咐袁星命它們退散開去,不許喧嘩。袁星領命,吼了兩聲。這些異獸真也聽話,嚇得一個個垂首貼耳,輕輕緩緩散過一旁,只微微一陣騷動過去,即便寧靜。

袁星又領了英瓊走入側面一個凹洞之內,尋了一塊石頭,用手拂拭幹凈,請英瓊坐定,說道:“那妖屍的洞,主人昔日曾經住過,離剛才袁星被陷之處,不過二十余裏。因為主人這次所行方向不對,未曾看出。那洞內先前盤踞過兩個山魈,自被主人除去,本山猩、熊便成了一家。那洞本來甚大,主人去後,因為行時吩咐,還有再來之言,想起恩德,益發不敢無故傷生,同居一處,甚是相安。因知主人愛吃那朱果,以為別處還有,它們每日吃飽,便去滿山尋找。數月前在原生朱果的一個崖洞之內,居然找到一株。它們知道那朱果如不采摘,永遠不落,每日總有數十猩、熊在洞外輪流看守。

“不多幾天,忽然看見前回從天上飛落用劍光傷了幾只馬熊的姑娘,還同了一個女的,飛落在那先前生朱果的大石上面。馬熊雖然記恨她昔日殘殺同類之仇,只怕她飛劍厲害,不敢上前。起初以為她也尋找朱果,後來見連那朱果樹下大石都被她翻轉,又用劍光在周圍挖土尋找,才知不是,朱果也沒被她發現。她二人由早起來,找到天黑,什麽也沒找見。忽然徑往洞裏走去,和主人先前尋找寶物一樣,用劍光到處搜尋。滿洞猩、熊都被嚇跑,且喜這次一個俱未傷害,只在洞中連住了幾日。有那膽大一點的猩猿,常去偷看,見她二人全都面壁而坐,手裏不知拿著什麽東西,放出一道光華,照向壁上,也不知是什麽意思。第三天,又有猩猿前去偷看,那洞已被她們用光華將石壁打通,新發現了許多石室,還有一層天井。那兩個女子又滿處搜尋了一陣,最後忽然朝著主人昔日在洞裏坐臥的那塊大石打起坐來。兩人四手,不住在石上摩擦,只擦得光華閃閃,火星直冒。火光射到那塊大石上面,沒有多少時辰,聽見石頭沙沙作響,石灰子像下雪一樣紛紛飄撒。從石裏也發出一片半黃半青的光華,先是由青黃轉成深黃,又由深黃轉成紅紫,未後又變成深紫。石頭也由厚而薄,由大而小。忽然又是一亮,由石上閃起三尺來高的紫色光焰。

“那兩個姑娘好似非常喜歡,正在同時伸手往那發紫光的地方去取時,倏地一聲像夜貓子般的怪嘯,平空現出一個四五尺高、塌鼻凸口、紅眼綠毛、一身枯骨、滿嘴白牙外露的僵屍。那兩個姑娘只顧注定石上紫光,起初絲毫沒有覺察。那僵屍突然出現在大石旁邊,一照面,便像懷裏取東西一般,先將那發紫光的東西伸手搶去。那兩個姑娘又驚又氣,手一揚,飛出兩道青光,直朝那僵屍頭上飛去。那僵屍怪笑一聲,把嘴一張,冒起一道黃煙,當當兩聲,青光落地,原來是兩口寶劍。那兩個女子一見不好,內中一個不知拿出一個什麽東西,火光一亮,同時飛走。幸得那僵屍頸上鎖著一條鐵鏈,雙腳底下又套一個鐵環,跳起身來,追了沒有多遠,鐵鏈已盡,只好落下。急得他兩手扯住鐵鏈,又咬又叫,卻沒法去弄斷它。在氣憤頭上,不知怎的,被他飛起身來,用那雙枯瘦如柴的手臂一撈,捉住了幾個猩猿和馬熊,當時被他咬斷咽喉,吸血而死。只有兩個伏得最遠的猩猿,得逃活命,逃出對大眾一說,知道洞裏出了妖怪,比以前山魈雖小,卻厲害得多。偏偏它們在洞中住慣,覺得哪裏都沒有這個洞好,割舍不下,雖不敢當時回去,過了兩日,老斷不了前去窺探,想趁僵屍睡時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