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端杯坐聽無弦曲 轉眼明通造化機(第2/4頁)

行遊至此已經過去大半個月,洗劍池的聚會之期也到了。梅振衣命提溜轉與應願帶著這兩條船原路返回,在金陵燕子磯等候。他與知焰舍舟登岸,穿行東吳山水如期來到洗劍池。

洗劍池就在富春江岸邊不遠之處,幾座似階梯式的起伏山丘之間,道場洞天的範圍並不大,方圓約有百丈,與青漪三山地方正峰大平台相仿。

西面山勢較高,有一片石壁光滑如削,石壁旁的高處有一泉眼,清泉終年不斷流淌而下。此泉水甚為奇特。觸手一片冰寒,沿山勢匯成溪流而下,數十丈外形成一碧水寒潭。潭水清澈見底。由於潭水過於冰寒,水面上的空氣中有一層淡淡的白霧籠罩。

就在這冰寒的潭水裏,卻能見到奇異的寒魚遊動。這個水潭在整片洞天的中央,方圓約有三十余丈。正中心還有一座小島,或者說是露出水面的一塊巨石。此石通體淡青毫無雜色,就如一泓青鋒劍光,直徑約有七丈,上面有兩道筆直的裂縫交叉分布,就似有人以劍氣將這塊巨石切成了整齊的四瓣。

在水潭的南面,建有長廊相接的一片連亭式的建築,這幾座亭閣就是舉行這次盛會的地方。而潭中的那塊巨石上是鬥劍的最佳場所,其余眾人可以坐在亭中觀摩。

洗劍池的規模氣象當然遠不能與青漪三山相比,但在人世間也是相當難得的一處隱逸洞天,它容納不了一個大門派做為根基道場,卻是門中子弟清修試煉的好去處。這裏地氣靈秀,道場之外風光優美,宛若世外桃源。

以梅振衣的眼力,能看出這寒潭水以及水中的寒魚都可以入修行餌藥,尤其是寒潭水很適合淬煉法寶飛劍。難怪青城與孤雲兩派同時發現後會爭奪這個地方,假如梅振衣沒有青漪三山為依托又沒有能力鑿建青漪三山那樣的廣大洞天,也會希望能尋找到這樣一片地方為清修福地。

世間修行各派來的高人很多,有生面孔也有不少老熟人。丹霞派長老寶鋒真人已飛升仙界,如今在上古金仙廣成子桃源洞仙府中修行。丹霞派的道法是廣成子留於人間,而丹霞派供的祖師卻是黃帝軒轅氏,寶鋒長老飛升仙界之後才清楚這些。然而廣成子卻命他不必告之丹霞派另祭,還是按千年以來的傳統繼續供奉祖師。

梅振衣見到了寶鋒真人,兩人閑聊時談到了這些,仙家妙語聲聞也只有他們與知焰才能聽明白。

龍虎山一派的當代掌門已是梅振衣的結義兄弟張修,張修此次帶了四位隨從來到洗劍池,其中就有嫡子張湛,他讓張湛上前給梅振衣磕頭叫世叔。離此地最近的修行世家是聽濤山莊,莊主主宇文尉也帶著嫡子宇文隆參加盛會。丹霞派的掌門悟道與護法悟玄也來了,跟隨寶鋒真人。

積淵真人已將掌門之位傳給立巖,立巖也收到請帖帶著弟子前來,他曾與梅振衣有過一面之緣。在閑聊中梅振衣得知,世間修行門派自古以來的習慣,一般門中長輩在苦海劫到來之前,都會立掌門弟子或者幹脆將掌門之位傳於弟子,然後隱居清修極少現身打理宗門事務,有很多人去了昆侖仙境,積淵真人如今也飛升去昆侖仙境了。

這倒不是什麽約定俗成之規,而是一個傳統習慣,道法已經傳下,自己的修為已到飛天知常的境界,一般而言去昆侖仙境那樣的廣袤洞天清修,以求歷苦海成地仙是最佳選擇,然後再求修至世間法的盡頭成就仙道。在這種階段,修士確實已無心牽涉紅塵俗務,待到苦海一來也無法打理宗門事務。

就算不去昆侖仙境的前輩高人,諸如丹霞派的寶鋒長老,也是立悟道為掌門,他自己在丹霞峰中清修直至飛升成仙。

梅振衣的情況十分特殊,他是先歷苦海成地仙,然後再開創三十六洞天傳承,而且人力、物力、財力、福緣、仙緣一時鼎盛,鑿建了青漪三山那樣規模宏大的仙家洞天,在他人看來幾乎是不可復制的。

梅振衣的身份並不是一派掌門,嚴格說起來是一位散修,成仙之後仍是一位散仙。雖然青漪三山的傳承規模不亞於世間任何一個大派,但尚未正式確立宗門道統,萬事俱備只待開宗立派。梅振衣也在打算選個合適的時機,讓劉海出面建立宗門,並向世間修行界宣布。

人世間近百年來飛升成仙者不過十數人,今日洗劍池中就來了三位,自然堪稱仙家盛事。排座位的時候三位仙人當然座在主席,正中的主位誰坐?眾人一致推選知焰。梅振衣笑著對道侶說:“你才是洗劍池之會的風雲人物,我也是沾道侶的光,你就坐在正中間吧!”

洗劍池的聚會一連七天,各派高人之間的交流印證不必多述,其中最精彩的當然是晚輩弟子的鬥劍。青城劍派的雲飄渺、孤雲川的水無痕、龍虎山的張湛、聽濤山莊的宇文隆、東華門弟子宣啟、丹霞派弟子九晴等紛紛下場演法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