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強求天下未足事 難證功德圓滿時(第3/3頁)

墨綠袍的男子答道:“狄仁傑是我,而我卻不是狄仁傑,我乃天庭金仙東華帝君王玄甫,曾親身下界轉世為狄仁傑。如今已盡職歸天神識盡復。今日見陛下長揖,以全一世禮數。”

武皇半響無言,良久之後才嘆了一口氣點頭道:“原來如此,狄公也算盡職了,我只當你是東華帝君,今日前來又有何事?”

東華帝君:“狄仁傑一世功德圓滿歸天復位,陛下乃千古奇女子,一世功業無以復加,能行之事已臻圓滿。勿再求天下不可足之欲,此所謂過猶不及,舉世入妄反損其行。本帝君特來恭送陛下歸天復位。”

東華帝君是來送武皇歸天復位的,說的話很玄妙,梅振衣似懂非懂,只能理解其中大概古往今來有很多偉人一世功業無以復加,在當時條件下能做到的事情幾乎都圓滿了。然而這樣的人最容易留下大遺憾,那就是他們還要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或者不該去做的事情,甚至自損其功業。“舉世入妄反損其行”,這裏指的可不是一個修行人普通的妄境,而是指將整個真實的天下世界當作自己的妄念,企圖隨心念去化轉。從古至今有多少偉人,建立了萬世傳誦的功業,隨後卻也留下各種洗不去的歷史汙點與創傷,甚至有人毀壞的遠超過他所建立的,與這個因素總有說不清的關聯。

東華帝君是這個意思嗎?反正梅振衣暫時只能理解這麽多。

這時又有一人開口道:“武皇陛下蓮台真身在雲端,帝王身在宮中。世間帝王相承世間帝王事,此時斬去俗身圓寂,一世功德圓滿,貧僧也是此意。但大天尊不合勉強他人之修行,羈留武皇蓮台真身於雲端。”

開口說話的人站在金身羅漢旁邊,梅振衣也認了出來,就玄奘宏願心圓滿之後的成就的大乘天菩薩,他在入境觀中也見過玄奘。

隨先生淡淡一笑:“大乘天,昔年你發宏願入輪回,欲興大乘佛法於中土,也得到了李唐的迎奉,沒人說什麽。世人欲改周歸唐,你也不該說什麽。今日佛指一出,洛陽盡成佛國。你當然還想指天下為佛國,這與我卻沒什麽好談的,道不同而已。我敬你當年之精誠心,但傳法則以法,世間自有可接引之信眾,不依人皇法旨……帝王相,承帝王事,我並未留難,蓮台真身是否圓寂,在武皇自己,我何有勉強他人修行之事?”

大乘天看了一眼腳下的皇宮,雙手合什道:“傳法則以法,我亦無勉強他人修行之意,此為眾生自取,佛指在宮中,自有佛法指引眾生。宮中之事我不插手,但雲端之上,亦不容大天尊擾陛下修行。”

隨先生點頭道:“宮中之事我也不插手,只留武皇蓮台真身在雲端之上,不擾她修行圓滿……梅振衣,還記得白牡丹否?你可入宮去取人皇印,斷絕世間同患,慰藉當年之憾!緣法如此,諸位不應有異議吧?”

梅振衣正在站在東華帝君身後看熱鬧呢,突然聽見隨先生點自己的名字,所有人都看向他。還沒有來得及答話,衣袖一緊有人拉了他一把。清風不知何時已來到他身後,拉住梅振衣上前兩步說道:“白牡丹殞身是五衰在已至,其禍不在人皇印。當年武氏以人皇印下法旨,奪我的修行道場,若取人皇印封存,也當由我去取。”

清風幫梅振衣擋了一件頭疼的差事,話音未落就聽見叮當響聲傳來,一個小和尚手持一根比他個子還高的九環錫杖,憑空出現在武皇身側,也上前兩步道:“爾非人皇,已是金仙,何故謀取人皇印?以修為論,實不必為之!這位仙家,你究竟是誰?”

清風:“我是小仙童清風,請問你又是何人?”

“我不是何人,就是小和尚法舟。”小和尚面帶笑容的回答,已經將九環錫杖橫在胸前。

梅振衣神識中有一種感覺,清風在雲端之中,理論上四處可去,然而法舟笑眯眯的一橫錫杖,清風四面八方的去路都被封住了,這是一種很難形容的大神通玄妙境界。清風卻面不改色的一攤雙手道:“只說當由我去取,我也沒說要去取啊,武皇蓮台真身留在雲端,人皇印就留在下面好了!”

梅振衣知道修為境界越高,越不會直接鬥法力相搏,這些人很難真正的打起來,大多是互相展示神通境界玄妙克制對方。但這麽多高人相持不下,他也從未見過這種大場面,氣氛著實很緊張啊。

此時眾人對峙的正中間突然又憑空出現了一個人,頭戴九陽巾,身披百結垂絳大袖袍,手持拂塵一柄,三縷長髯無風飄拂,好一派仙風道骨。他也是位梅振衣沒有見過面的“老熟人”——鎮元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