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取財天下須有道 遍傳人間煮茗香(第3/3頁)

既然這麽麻煩,那麽唐代之前人們是怎麽喝茶的呢?最簡單的方式,直接采新鮮的茶樹嫩芽煮水,就和煮湯喝差不多。但是新鮮芽葉不能保存與運輸,只能現摘現煮,飲茶受到地域、氣候、季節的很大限制。直到唐代出現了茶餅,飲茶才成了貴族名流中流行的生活方式。

“誰說要經營茶餅了,你看看這個,是我在丹霞派學的制茶之法,如此炒制包裝,既可四季保存也可四處攜帶,飲時以滾水沖泡即可。這一筒茶葉是我在自家小茶園摘得炒制,一日兩杯可以飲用三個月,最上品賣它二兩銀子,最下品賣它五十文。對於大戶人家與小康人家都不算貴吧?如果行銷天下,豈不是財源滾滾?”

梅振衣變戲法似地拿出一個竹制的帶蓋茶筒,遞到張果手中。張果研究了半天嘖嘖稱贊道:“少爺不僅制茶,連裝茶的竹筒都制好了,只是如此飲茶並非世俗習慣,恐怕沒有商鋪肯賣呀。”

梅振衣胸有成竹道:“這一點你放心,只要推出去,大家就會發現它的方便之處,而且比茶餅也便宜許多,普通人家都能用得起,自然會推廣開來。第一步嘛,可以找舅舅合作,柳家的商鋪在江南各地都有,讓三分利,托柳家代售便是。”

張果:“這倒是個好主意,舅老爺一定會幫忙的。”

梅振衣:“我還有一個主意,剛開始的時候,柳家的商鋪銷售此種茶葉,可以在鋪前擺張桌子,現場沖泡讓人飲用,大家喝過了不就了解了嗎,也能放心的買回去。”

這一招其實並不新鮮,現代很多茶莊賣茶葉都這樣做,梅振衣只不過簡單的借用而已。張果卻連聲叫好,一豎大拇指道:“主意真妙,少爺簡直是諸葛亮啊!”

梅振衣笑著搖搖頭:“先別誇我,妙不妙,試過了才知道,先在蕪州、浩州、潤州等地試銷。潤州乃運河與長江交匯之處,南北通商要津,是我們試銷的重點。我們一開始出產也不會太多,先在潤州打開局面,只要成功,日後自然可以銷往中原各地。”

張果歪著腦袋想了想:“如果按少爺的設想一切順利的話,茶也不夠啊!”

梅振衣:“當然不夠了,所以我們自己要種植茶園,此事不能急,需要分步來。我已經和玉真公主商量好了,先拿她那禦賜的三百畝貢田試驗。如茶園種植成功,茶葉試銷也順利,就在梅家之地中,擇靠山坡地大片推廣……張老,為何這麽看著我,我臉上有東西嗎?”

張果眼睛瞪得老大,擊掌贊道:“少爺,我都不知該怎麽誇你了,一步步都算計的這麽好。梅家最不缺的就是山地,尤其是靠山坡地,貧瘠不適耕作,引水澆灌也不方便,只能荒棄閑置,然而用來種植茶園是最適合不過了,老奴就是樹精,對此非常了解。”

梅振衣:“算計的再好,也要第一步成功才行,我有五百兩黃金的本錢,應該足夠了。”

這回輪到張果搖頭了:“哪用得了這麽多!老奴可以親自去辦,無論成與不成,幾百兩銀子足夠了。”

梅振衣補充道:“真正需要大舉投入之時,要等到試銷成功之後,但那時也就不怕花錢了。當務之急,是要挑選穩妥能幹之人,負責種植茶園以及學習茶葉炒制之法,張老有什麽人可推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