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取財天下須有道 遍傳人間煮茗香(第2/3頁)

第二夜,提溜轉仍然是煉化十支,但是煉成了七支,煉廢的只有三支,功力未見增長,手段卻熟了不少。

第三夜,提溜轉煉化十五支,煉成了十一支,梅振衣連連誇獎。

提溜轉很喜歡聽梅振衣誇它,越誇它越起勁,法力的增長與心性的修磨是不知不覺的。到了第七天的時候,竟然總共煉成了九百九十九支,好似是突破了一個瓶頸,兩百年的修行終於找到了適合它的法門。

梅振衣也開始編制吉祥軟草墊,一百零八扇啊,此時的心境與當日妙手偶成完全不同,完全是一種枯燥的重復,每一次都是從頭至尾的考驗,容不得一絲差錯,否則前功盡棄。他為什麽要做這樣一件事呢,有兩個方面原因。一來是以此磨煉自己,不僅是煉器,同時也是鍛煉自己的爐鼎神氣。修行中“脫胎換骨”這一步時日最久,沒有什麽取巧之道。梅振衣自幼修行精進極快,因為他的悟性好資質也一流,但恰恰在這一關資質與悟性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主要看用功之深。二來是為了煉制九轉紫金丹。自從得到溫玉髓之後,梅振衣自知沒有把握一次煉制成功。但他也沒有機會來第二次,所以要將煉藥之道掌握的絕對純熟才行。最好的辦法往往就是最笨的,他的煉器之術是從煉藥之道中領悟來的,繼續以此鍛煉,以求萬無一失。

丹霞三子送他三十二味靈藥,他初步煉制,再煉化入拜神鞭。總共失敗了四次,在別人看來成功率已經很高了,但想煉制九轉紫金丹的話,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世間沒有那麽多靈藥讓他反復嘗試。

原先他並沒有報太大的希望,只是當作一種鍛煉而已,但自從清風答應幫他找齊藥材之後。梅振衣立刻謹慎對待了。不僅是溫玉髓啊,他希望清風給他的每一味靈藥,自己煉化的時候都不要失手,所以反而沒有著急去煉制,而是回頭打好根基。

假如丹霞三子聽說梅振衣會這麽幹——用十萬余支吉祥軟草莖,煉制僅僅是打坐用的蒲團,用的卻是與煉藥相通的煉器之法,也會大吃一驚的!聰明人往往憑著悟性好,不願意下苦功,而梅振衣深知這一點,特意給自己找點苦頭吃。

梅振衣一開始編制,提溜轉的草莖可就供不上了,忙著滿山遍野地團團轉,再也沒閑功夫去當包打聽了。

……

提溜轉忙壞了,梅家真正的總管張果也沒閑著,一邊還要管著蕪州府的事情,少爺又讓他整理統計梅家在蕪州所有的佃戶、田莊、各家的人丁、各處的出產等名細。還好程玄鵠曾經整理過一遍,做的很詳細,否則張果一時之間還真拿不出符合少爺要求的東西。

梅家在蕪州的下人有兩千戶,男女老少加起來近萬人!這些人中大約有三分之一是他家中的奴仆,做各種梅家安排的差事,按月有例錢。另外三分之二是田莊中的佃戶,種梅家的地交租,或者每年給梅家幹兩個月的活抵租,並無絕對人身依附關系。

張果拿來這些賬冊的時候,很奇怪地問:“少爺,你怎麽管起這些俗務了?如果讓你來管,我不就沒事幹了,也不是該大少爺操心的。”

梅振衣一邊看帳冊一邊道:“張老,你也知道我就要娶親了,不能只成家不立業啊。”

張果笑道:“這份家業將來就是你的。”

梅振衣:“我自幼以來,就是個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大少爺,除了拜師修行之外,經營家業沒有操過半點心,坐享他人勞作之力,現在我自己也得做點事情。”

張果:“少爺你如果這麽說,那讓天下紈絝汗顏了,少爺要做的事,不必在此吧?”

梅振衣笑了:“其實我想經營產業,因此要清點一下手中有多少資源可用,發現潛力還是挺大的。只舉一個例子吧,那何家四口人,何木生幫梅家管養賢鄉的田莊是你的安排,但他兒子何火根身強力壯,也只是在地裏幫幫忙,閑暇很多卻沒有別的營生,而老婆何仙姑無非在家中裝神弄鬼賺幾個閑錢。”

張果:“鄉下人過日子,自古如此,圖個風調雨順就不錯了。”

梅振衣點頭道:“所以可以幫他們想想辦法呀,也是在幫我自己。我去洛陽這一路考察,發現我梅家還是可以開發產業經營的,至少茶、酒兩項,就足以獲利。”

張果提醒道:“梅家九山所產的茶,除了自用之外,都供奉到京師南魯公府了,我家產的茶餅不多,也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

這裏需要介紹一下唐代流行的制茶、飲茶之法,非常之繁復茶葉的采摘多在谷雨前後,須晴日,以茶樹上端挺拔的嫩葉為佳。那時人工種植的茶園不多未成氣候,也無專業采茶工人,制茶者往往是自己背著茶籠上山采茶,十分不容易。采回鮮葉先蒸熟,再搗爛成茶泥倒入茶模,還需要經過拍擊壓實,使其結構緊密堅實不留縫隙。等茶泥完全凝固,取出來就制成了初步的茶餅。茶餅制成之後,還要用焙爐以文火焙幹,以防止發黴腐敗易與保存。焙幹的茶餅中間有孔,用線貫穿成串。以便貯蓄或攜帶。僅僅是制茶,就有這麽多復雜的工序。飲用時,先將茶餅放在火上烤熱烤軟,然後用茶碾將茶餅碾碎,再用篩子篩成細末,放到開水中去煮。煮的時候還有一沸、二沸、三沸的講究,前後用到的茶具有十來種之多。客廳裏的老爺、客人端杯喝一回茶,底下至少要有兩個仆人忙半天。在那個年代到人家做客,主人請你喝茶,那是相當高規格的待遇了!一般人家根本沒那個閑工夫伺候茶水,就算喜歡飲用,也不是常年能喝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