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終止謠言的比武

少年們還都沒有開始修煉,因此他們將兩人之間的決鬥稱為“比武”,消息早就傳揚開了,比武卻沒有馬上進行。

辛幼陶忙著鞏固已有的勝利,接下來幾天新到的孩子越來越多,堆在庭院中間的禮物隨之減少,圍繞在王子殿下身邊的孩子足以組建一支小型軍隊。

在這期間,小秋思來想去,開始覺得比武毫無意義,也沒有必要,說到底,他與辛幼陶並無多深的仇怨,即使他贏得比武,也得不到明顯的好處,更挽不回失去的夥伴。

對辛幼陶來說,這場比武卻很有必要。

簡單的事實往往具有更強大的威力,辛幼陶成功抹去了自己在森林裏的怯懦經歷,可是小秋初見面時的那一聲“暈三兒”仍成為他揮之不去的噩夢,雖然沒人敢當眾說出口,但在私下裏,這個綽號廣泛流傳,每個新來的孩子從庭院裏領走一份禮物之後,第二件事就是到處打聽“暈三兒”的來歷。

由於野林鎮一多半少年已向王子屈服,因此大多數人並不相信“三次暈倒”的傳聞,可辛幼陶放不下這件事,還是要通過一場比武斬斷最後一點傳聞,以證明自己絕不是那種隨便暈倒的膽小鬼。

想明白這個道理,小秋盡量晚去飯廳,減少與辛幼陶見面的機會,二良沈休唯在他的建議下也不再一口一個“暈三兒”,芳芳很少去書房,偶爾取出幾本書,就在小秋的房間裏教僅剩的兩名學生識字。

沈昊轉到了其它房間居住,天天萎靡不振,獨來獨往,不與任何人交往,本來練得挺順的鍛骨拳也阻滯不前,時常遭到張靈生的當眾譏諷,“不是自然得來的道根,就是有問題。”這是他每天掛在嘴上的一句話。

辛幼陶的兩名忠實跟班經常向小秋和二良挑釁,得不到回應,也就偃旗息鼓了。

辛幼陶有那麽幾天似乎忘記了館舍裏的三名異己,沒再找過麻煩,也不提比武的事情,但是王子的想法與普通人總是不同。

九月初的一天,大良沈休明將弟弟叫到一邊,對他耳語數句,二良沈休唯冷著臉離開哥哥,找到小秋,“明天早飯之後,辛幼陶要跟你在前院比武,小秋哥,咱們不能再退讓了,得給他一個教訓。”

小秋其實從未松懈,這些天來,他比往常更加刻苦地練拳,雖然鍛骨拳只能強身健體,不能用來對抗,但是身輕體健之後,他對打敗辛幼陶更有自信:他記得很清楚,西介國王子的體質並無特異之處,甚至比不上普通的小鎮少年。

芳芳本來是堅決反對比武的,可是辛幼陶主動挑戰,她自然站在小秋一邊,找來不少書,證明她最初的觀點,“瞧,這裏有一段,九大道統很早以前就與聖符皇朝達成過協議,除了挑選弟子和斬妖除魔,道士不得幹涉凡世的任何爭端,聖符皇朝則不能插手道統範圍的一切事務。十二諸侯國向符皇稱臣,當然也要遵守這一協議。所以龐山道統是獨立的,王子的身份在這裏其實沒有多大用處。”

“有用的是那些包包裹裹。”二良沈休唯很難掩飾他對王子的鄙視,“諸侯王有的是錢,連龐山道統都能收買。”

“別把張道士當成龐山道統。”芳芳看得書越多,對道統的尊重也越多,“嚴格來說他只是雜事人員,連內丹都沒有,代表不了龐山道統。”

“既然這樣,那就更不用怕了,小秋哥,明天上午一定要狠狠揍辛幼陶一頓,讓他再也不敢當眾撒謊。”沈休唯鬥志昂場,出屋去找哥哥傳信:小秋同意比武。

屋子裏只剩兩個人,芳芳低聲說:“能不惹事最好,咱們是來修煉道術的,犯不著得罪同門。”

“我知道,明天我輕輕地揍他一頓,不會讓他太丟人。”

芳芳笑了一聲,“你也不要太大意,按慣例,各諸侯國的王族是極少選擇修道的,辛幼陶既然拜入龐山,沒準有過人之處。而且他會用紙符,我還沒有查到龐山是否允許使用符箓,可你得提防著。”

“放心吧,他沒有準頭,我會先出手,不讓他把紙符掏出來。”

事情就這麽定了,館舍裏的孩子已經多達五六十名,他們身懷道根,其中一部分人在未來將成為了不起的道士,可是現在他們還沒有擺脫普通孩子的喜好,對熱鬧充滿期待,一場約定好的比武足以調起所有人的情緒。

次日一早,張靈生監督孩子們練畢拳法,馬上離開了館舍,假裝不知道今天會有事情發生,送飯的村婦們卻拖延不去,直到再也沒活可做,才悻悻地走出大門。

幾名孩子跑去掩閉院門,其他人圍成一圈,留出中間的空地,小秋、芳芳、二良沈休唯早就準備好了,辛幼陶卻遲遲沒有露面。

“不是說好早飯之後比武嗎?人呢?”沈休唯大聲向對面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