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回 土地廟暢談玄理 溫柔鄉引誘道童(第2/4頁)

姑娘聽了,忽然擡起頭,朝采和望了一眼,面上也似乎露出一副愉快歡慰的情形來,但卻仍舊淡淡的一笑,說道:“依奴看來,人生一世,短便短,也正為了太短,合該趕緊圖些眼前的快樂,別等無常到來,要快樂也來不及了。至於修仙的話,究竟太荒唐了,只可以哄哄那批笨漢;稍微聰明些的人,無論如何,也不能相信。道長不信,只看古往今來多少聖賢豪傑,絕世聰明之士,他們難道不喜歡長生不老,永為世外逍遙的人?為什麽不聽見他們修仙學道,卻一個個致身君國,做那君明臣良、國泰民安的事業呢。難道他們都是呆子,不曉得凡人可以成仙麽?”

采和正色道:“姑娘此言差矣。世上本有三教:一是儒,二是釋,三是道。儒教已大盛於中土。釋教方發軔於西方。只有我們道教,起源在開辟以前,雖然不如儒、釋兩家之盛,而歷史的久遠,卻超過它們。姑娘才說聖賢豪傑為什麽不去修仙,這話看似有理,其實並未深知各教源流宗派和內容宗旨。要知三教之道雖殊,而所以利民福國則一。即如我輩,現方出家,去成道之期太遠。但欲修成大道,一面固須本身修持之功;一面還得廣立陰功,普結善緣。要把心田的基礎,打得十分堅實,始能逐步進功,漸臻妙道。陰功愈多,善緣越廣,即其所成就也越大。此等方法和步驟,試問同與儒、釋兩道,有何分別?再從兩家說來,它們也各自有修道功夫,情狀雖殊,其理則一。即它們的結果,也自有樂在。姑娘,你莫認作聖賢壽命,不過和常人一樣。須知人的身體,也和器具一般。聖人庸人同是一器,不見得聖賢的器具,可比常人堅固一些;自然壽數和平常相仿,不能特別長久。但聖賢的靈魂,卻也和神仙一般,千秋常在,萬劫不磨。正似我輩修道之人,雖然間有肉體飛升者,大多數還是丟撇軀殼,只把靈魂上升,是一樣的道理哪。姑娘是大智慧人,可知三教鼎立,殊途同路的話麽?儒家既自有了它們的路子,自然不用再做我輩的功夫。猶之我輩自有功課,不必效法兩家也。”

姑娘啞然大笑道:“可又來了,既說修仙之外,別有長生之道,何苦定要出家。”采和見說,不覺一呆,忽然醒悟過來,也笑道:“既是修道可以成仙,又何必改走儒、釋之途?況三教修持,總貴專一有恒。若如姑娘尊論,於已經出家之人,還可回轉家門,重做人世事業。休說道家所斷斷不許,又豈它教所能容許收納麽?”

采和說到這裏,已覺心中有些不大耐煩再和這女子纏繞。偏那女子絕不原諒,老是和他糾纏。采和又是好笑,又有些生氣,看窗外紅日高懸,曉風入戶。自己雖然進了食物,精神增壯,不曾感覺疲乏,但為離開這女子起見,忙說:“姑娘才允貧道暫時借寓,貧道因一夜辛苦,此時竟然支持不得,還乞即賜方便,略得安息,庶不誤貧道趕路。”

姑娘聽了,好像不信他如此困頓的樣子,帶笑帶諷地說道:“我這面食,和尋常市品不同,有人吃得到的,不但十分補益氣血,若每天吃得一碗,就可祛病延年。怎麽道長吃這一大碗,還說什麽疲乏辛苦的話。不是你沒福受用,必是你身體太不行了,簡直連這等大補品,都白白送在肚中,可見修仙二字,是絕對沒指望的。倒是你自己說的葬身獸腹這話,或者竟有八九分可靠吧。”

說畢,又是嫣然一笑,隨向采和乜了一眼,說道:“我一片婆心,好好的忠告,一句都聽不進去,還要自恃聰明,滿口胡辯。這等妄人,我倒還是頭一次看見咧。”說時,又不住的向那采和瞧看,雙雙眉黛對鎖春山,一種含怨含顰的神態,隨時流露出來,越顯得嫵媚嬌愁的姿態。除是鐵石之身,誰也不能不起一種憐愛心腸。偏偏碰到這位道者,可正是萬中選一的鐵面人兒,不但不領受她這等盛情,反因萍水之交,覺她關切過份,認為是一件非常可怪可怖的事情。疾忙低下頭,不吱一聲,連瞧都不敢一瞧。

這時,那伺候的道姑也立在一旁,含笑說道:“這位道長哪裏像個窮道士,分明是一位大家公子。我家姑娘今年才十八歲,芳容才德,莫說舉世所稀,就是天上神仙,也未必賽得過她。我家老爺在世時,曾做過楚國大官,門第也算極高了。昨兒晚上,他老人家示夢小姐說:‘明天有一位少年道士,前來借寓安身。此人和你有姻緣之份,可留住了他,結為婚姻。’因此我家小姐一早就起身等候。不料才一起床,道長已經到了門口,可見正是天賜良緣,一點沒得舛錯的。所以我家小姐再三勸你不要出家,就是這個意思了。公子,你也想想,放著小姐這等人品才華,走遍世上,哪裏去找第二個人?多少公子王孫,挽親覓友,前來執柯,小姐都沒有一個中意的。今兒偏偏垂青你這位公子。這等福氣可是容易遇得到的?我替公子想來,還是乖乖地脫下道裝,換上儒服,就在此地結成良緣。即要修仙,也等享過二三十年夫妻之福,那時兩人同心同志,一同用功,只要凡心一凈,還不隨時可以升天。而且夫婦同修,用起功來,也熱鬧些,強如一個孤獨之身,棲棲惶惶的,奔山涉水,歷險經危,這是何等不妙。還請公子再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