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龍泉要斷奸人首虎賁群驚劍氣寒(第5/7頁)

宇文通這時方始知道段珪璋的劍法果然非同小可,剛才實是未曾使出全部本領,不覺暗暗膽寒。

說時遲,那時快,兩人一分又合,段珪璋挽了一個劍花,刷、刷、刷,連環三劍,疾風暴雨般的狠狠攻來,使到疾處,但見劍光,不見人影,竟似有十幾口寶劍,從四面八方攻來一般,劍氣縱橫,劍光飄瞥,將宇文通的身形全都籠罩,旁邊觀戰的武士,看得眼花撩亂,個個驚心。

宇文通號稱大內三大高手之一,武功上確也有驚人的造詣,對於判官筆點穴,武學有雲:“一寸短,一寸險!”普通的判官筆是二尺八寸,他這對判官筆只有七寸長,實是短到無可再短,因此每一招都是欺身進搏,兇險萬分,不論哪一方稍稍應付不宜,都有性命立喪之虞。

段珪璋一劍緊似一劍,眼看勝算可操,激戰中忽聽得“嚓”的一聲,宇文通那對判官筆陡然間暴長七寸,原來他的判官筆共有四節,每一節長度七寸,一按機括,便可以一節一節地伸出來,全長仍是與普通的判官筆一樣。

高手比鬥,只差毫厘,現在兩人在近身肉搏之際,宇文通的判官筆暴長七寸,饒是段珪璋本領再高,也難以閃開,只聽得“嚓”的一聲,宇文通的判官筆已紮破了段珪璋的衣裳插入了他的小腹,旁觀的武士登時彩聲如雷。

可是彩聲未絕,宇文通卻忽地“哎喲”一聲,斜躍出一丈開外,眾人先聞其聲,定睛看時,始見他的肩頭上殷紅一片!

原來段珪璋不但劍術精妙,內功亦已有了相當造詣,當宇文通的那支判官筆一紮破他的衣裳的時候,他吞胸吸腹,小腹陡然凹了三寸,判官筆的筆尖剛剛沾著他的皮肉,業已放盡,就差那麽一點點勁力未到,戳不進去,段珪璋的劍法何等快捷,就趁對方已是強弩之末,來不及換力進招的瞬息之間,抓著時機,劍鋒一偏,削去了宇文通肩上的一片皮肉。

幸而宇文通也是個武學的大行家!一覺不妙,立刻撤筆抽身,要不然只怕琵琶骨也要給寶劍削斷。

這一下突然的變化,眾武士大驚失色,喝彩的聲音登時止了。宇文通剛剛誇了海口,說是段珪璋的寶劍不能傷他,哪知未到三十招便當場出彩,雖然僅是皮肉的輕傷,但他是自大慣了的,在這眾目睽睽之下,段珪璋這一劍無異戳破了他的面皮,令得他又羞又怒。當下大怒喝道:“姓段的,我若今晚讓你逃得出去,我宇文通誓不為人。”雙筆橫穿直插,展開了一派進手的招數,他的判宮筆點穴手法獨創一家,確也具有相當威力,這時兩人已是如同拼命,誰也不敢輕視對方。

安祿山道:“對,還是生擒的好,你們在這裏呆著作什麽?還不快快上去,幫宇文都尉將這賊人縛了?”

田承嗣與張忠志這些人,剛才之所以不敢上去幫忙,一來是知道宇文通驕傲自大的脾氣,二來他們也深知宇文通的本領,以為段珪璋的劍法雖然精妙,但在久戰之後,以宇文通的本領,當可取勝無疑。哪知事情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受傷的竟然不是段珪璋而是宇文通,現在安祿山一聲令下,他們再無顧忌,立即上去圍攻。宇文通這時已知道不是段珪璋的對手,對別人的幫忙,也就不加阻止了。

宇文通的本領和段珪璋所差有限,得了田承嗣和張忠志相助,登時扭轉了劣勢。只見劍氣縱橫,刀光如雪,雙鉤霍霍,筆影重重,這一場惡戰,當真是驚心駭目,令得旁觀的衛士,氣也透不過來。

激戰移時,段珪璋的劍光圈子越縮越小,安祿山剛剛松了口氣,陡然間,忽聽得段珪璋大喝一聲,劍光夭矯,宛若遊龍,忽然突圍而出,田承嗣的膝蓋先中了一劍,蹌蹌踉踉地退了幾步,緊接著“嚓”的一聲,張忠志也給他削去了一只手指。宇文通一筆戳去,段珪璋剛剛削了張忠志的手指,未及撤劍回身,捏著劍訣的手指,突然收攏,反掌向後一拍,“當啷”聲響,宇文通那枝判官筆也墜地了!

段珪璋以掌拍筆這一招實是用得兇險之極,結果,宇文通那枝判官筆雖然給他拍落,但段珪璋左手手腕的寸關尺脈,給鐵筆劃過,也裂開了一道長長的口子,寸關尺脈受傷,這條臂膊,已是再也不能用力。

宇文通見他用這種兩敗俱傷的打法,暗暗吃驚,但在這一招上,他傷了段珪璋的一條臂膊,卻是占了便宜。旁邊一個衛士將那枝判官筆拾了起來,向他拋去,宇文通接筆在手,立即喝道:“這廝只有一只手好使用了,再兇也兇不到哪兒去了,趕快將他拿下,留心他要逃跑!”

段珪璋一聲長嘯,冷冷說道:“好個大內高手,果然是好本領,好威風!不但是皇上跟前得力的人,而且還做了安祿山的看門狗!哼,你怕我逃走麽?我踏進此門,本來就不打算活著出去了,你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