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一片天真 書童戲玉女十分惶惑 怪客劫囚牢(第2/7頁)

董太清其實已料到了七八,聽馮琳一說,大叫“可惜!”馮琳道:“你本來不認得他的?”董太清道:“要是認得,我也不放他走了。毒龍尊者那根鐵拐,三十多年之前,我見過一次。剛才我本已有點疑心,可恨他一味蠻打。”李沁梅道:“呸!要不是你欺負鄒伯母,他怎會打你?”其實金世遺自出道以來,到處挑釁,確是一味蠻打,無可理喻,只是這一次倒有些道理。董太清見馮琳母女如此袒護金世遺,料想他們之間必有淵源,於是笑道:“那麽說,咱們都不是外人,不如讓我幫你一齊找金世遺吧。”

馮琳忽然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不對。”指著董太清道:“你不說實話,我還是要把你的左臂切下。”董太清嚇了一跳,道:“什麽不對?”馮琳道:“你說你被鐵掌神彈打了右臂之後,就遁跡空門,不理塵世,那麽當然沒有見過毒龍前輩的了?”董太清道:“不錯。”馮琳道:“那你怎會知道毒龍前輩收有關門徒弟?”董太清略一遲疑,道:“我去年回到貓鷹島,順便到蛇島拜訪毒龍師伯,卻突見他的墳墓,這墳墓料想是他的徒弟所建,我念在先師和毒龍前輩的交情,因此想尋覓他的衣缽傳人,這又有麽不對?”馮琳哈哈一笑,道:“你不是這種重義氣的人,你尋防毒龍尊者的徒弟,必然另有所因,你說不說實話?信不信我不用刀也能把你的左臂切掉?”董太清面色一變,支支吾吾,還未回答,馮琳道:“梅兒,搜他的身,看他在蛇島偷得了什麽寶貝?”

馮琳機靈之極,見他面色有異,手指不自禁地一按僧袍,便知其中定有古怪。董太清被她一嚇,不得已說道:“我到了蛇島,在毒龍前輩故居住了一晚,發現了毒龍前輩手寫的一本東西,我想交給他的徒弟。”馮琳道:“拿來給我看看。”心道:“怎的毒龍尊者這樣粗心大意。武功秘笈在臨死之前卻不交給徒弟?”取過一看,原來卻並不是什麽“拳經”“劍譜”之類的手稿,而是他數十年來斷斷續續所寫的日記,馮琳隨便翻了一翻,前面大部是他記到了蛇島之後,怎樣寂寞無聊,怎樣憤恨世人,怎樣訓練毒蛇,怎樣自創武功等等,馮琳不勝感慨,再翻下去,下半部卻是他敘述見了呂四娘之後,心情怎樣改變,後來又怎樣收了金世遺等等事情。最後幾頁寫他已參悟自己所習的內功,走入魔道,若然不得天山正宗的內功解救,必有一日走火入魔,這事情馮琳從金世遺的遭遇,亦已推測到其中道理,看到最後一頁,卻突然發現一段驚心動魄的文字,馮琳也不禁驚得呆了。

那一頁想是他臨死之前幾日所寫,字跡潦草,但尚可辨識,馮琳看完之後,半晌說不出話。原來毒龍尊者在蛇島住了數十年,初來之時,島上氣候寒冷,其後一年比一年炎熱,到毒龍尊者臨死前幾年,島上又湧出溫泉,毒龍尊者幾十年來細心考察,查勘全島,終於發現了地底的秘密。

原來蛇島底下,有一座海底火山,地殼逐年隆起,火山口就在島中心一個毒蛇窟下,窟深數百丈,毒龍尊者曾縋繩下去察勘,未到一半,熱已難耐,極目望下地心,但見洞窟下面的巖層,已泛出暗赤色的光華,只是巖層太厚,火焰還沒有噴出來。那個洞窟毒蛇數以萬計,因為耐不住炎熱,有些遊了出來,有些便盤附在洞口下面數十丈的石壁之上,窟底毒蛇的口涎積成一個小潭,奇毒無比,若然火山一旦爆發,只恐整個蛇島都要化成飛灰,黃海邊沿的陸地,也可能波及,海中的生物,那就更是遭逢浩劫了。照毒龍尊者的推算,火山爆發可能在十余年之後,若及早設法,還可以消滅這個禍胎。毒龍尊者所想的辦法是,要有一個人不畏此蛇毒的,在火山爆發之前數月,深下洞窟,鑿開一條通路,引來海水,然後在即將爆裂而尚未爆裂的火山口鑿一個小孔,讓火勢渲泄出來,這樣在海水包圍之中,毒火噴出,也無大害。時間算準要在火山爆發之前數月,那是因為到了那個時候,巖層被地火燒得松化,容易鑿開通路,引來海水之故。此島上可以采集石棉,因石棉可以做防火的衣服,同時為了便於鑿穿石壁起見,最好用一柄可以削鐵如泥的寶劍。馮琳看到此處,心中一動,想道:“這個人除了金世遺之外,恐怕再挑不出第二個來。他熟悉蛇島地勢,又不畏毒蛇,所欠缺的只是一把寶劍而已。”

再看下去,原來毒龍尊者也想到了要金世遺將來積這場“公德”,只是他太過疼愛徒弟,又舍不得叫他冒這場奇險,所以在日記中表現的心情,十分矛盾。馮琳心中暗嘆,想道:“怪不得金世遺絲毫不知此事。原來毒龍尊者臨死之時,在沙灘上留字,叫他‘武功大成後,速找天山派’,不但是為了想使他的內功修習,得以踏入正途,而且也是藉此要他離開蛇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