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自有雄心圖大業只憑一劍鬥群豪(第4/4頁)

群盜這一驚非同小可,尤其金龍幫那兩個香主更是嚇得魂魄不齊,要知道這位金龍幫的副幫主並非泛泛之輩,他的武功在幫中名列第三,僅在崔長老與史幫主之下,一套虬龍杖法,在江湖上也頗有聲名,哪知他的杖法還未施展到第三招,就給這少年一劍戳穿了琵琶骨,群盜焉能不驚?那兩個香主均是如此想道:“原來他上次削掉了馬副幫主的半邊耳朵,還當真乃是手下留情,副幫主尚且不堪一擊,我們還打什麽?”

這兩個香主不約而同地丟下了兵器,正想按照江湖規矩求饒,那少年已自笑道:“姑念你們乃是從犯,且又悔悟及時,從輕發落了吧!”“嗖嗖”兩劍,削掉一人的左耳,一人的右耳,說道:“讓你們稍稍受點痛苦,以後也好記著,走吧!”那兩個香主不至於像副幫主那樣被廢掉武功,已屬喜出望外,哪裏還敢再出怨聲,連忙扶了副幫主逃下山去。

秦家兄弟的武功要比金龍幫的副幫主高出一籌,他們平素又是驕傲慣了的,這時雖然心裏吃驚,卻不肯學那兩個香主所為,向敵人乞憐求饒,兩兄弟心思如一,都拼著豁出性命,展開了兩敗俱傷的打法,與那少年近身肉搏,一對判官筆招招都是指向對方的要害穴道。

他們兩兄弟自小一同習技,心意相通,彼此呼應,配合得絲絲入扣,緊密非常!只見兩支判官筆交叉穿插,恍如鳳舞龍翔,在這少年的身前身後身左身右,穿來插去,端的是驚險萬狀,令人咋舌。

史若梅看得緊張,悄悄問道:“你這位朋友為什麽只守不攻?他分明可以有余力攻擊敵人的。”聶隱娘笑道:“他的行事每每出人意表,我也不知他打的什麽古怪主意,想來總有他的道理。”

忽聽得那少年朗聲道:“你們欺壓漁民,論罪本來不小,但你們的人品,卻似比那金龍幫的副幫主稍勝一籌,倘若也將你們的琵琶骨戳穿,我也覺得似乎刑罰太重;嗯,待我想想,要怎樣處置你們才最恰當?”他自言自語,自己和自己商量,竟似絲毫不把那兩兄弟兇狠的攻擊當作一回事。

秦氏兄弟氣得七竅生煙,但他們碰到的是有生以來從所未遇的強敵,用了全副精神,兀自提心吊膽,因此縱然有氣,也不敢罵出來。生怕分了心神,給敵人乘虛而入。

那少年忽地叫道:“有了,有了!我記得你們剛才自己說過的,倘若我接得你們的三十招,你們就向我磕頭。現在大約有三十招了吧。”尉遲南叫道:“早已過了三十招了!”正是:

豪氣幹雲鬥群盜,英雄原是重英雄。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