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錦帳團圓傷變節殘篇未續憶前塵(第3/7頁)

赤老溫道:“這屠百城狡猾得很,他在第一次和我們會談之後,已預料到他不答允,定有後患,是以在金國使者未來之前,他已經隱藏起來了。我們是想殺他或捉他,可是如今殺他的那個人,我們卻還未知道呢。”

木華黎道:“不過,現在我們找到了他的屍首,也總可以平白得到一座城池了。”說罷,哈哈大笑。

李思南聽了他的笑聲,心中不寒而栗:“如果我像屠百城一樣,不為他們所用,想來他們也是不肯把我放過的了。”

一隊騎著馬的青年從路上經過,高聲唱著歌,激昂慷慨之中帶著幾分悲涼的情調,歌詞的大意譯成漢文是:

鞭兒揮動響四方,

彎弓盤馬逞豪強,

大汗威名天下揚。

大山在他腳下俯伏,

敵人戰栗在他跟前。

喝一口斡難河的清水吧,

我們要隨大汗遠征去了——

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回轉故鄉。

木華黎道:“他們是應征往邊疆的戰士,只等大汗的命令一下,就要出征。你瞧,我們有這許多優秀的戰士,何愁金國不平?”

李思南心想:“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國威遠振,蒙古人個個以他為榮,他的功勞自然很大。可是他若然只知窮兵黷武,侵略別人的國家,只怕也不是蒙古之福呢!”又想:“蒙金交兵在即,我到了和林,還得早早想法脫身才是。”

後面是一隊婦女,揮舞著手巾與戰士送別。其中一個少女,長得十分美麗,抱著馬頭琴唱道:

大風卷起了黃沙,

天邊的兀鷹盤旋欲下;

哥呀,你就是天邊的那只兀鷹,

你雖然不怕風沙,你也不要下來呀!

大風卷起了黃沙,

天邊的兀鷹盤旋欲下;

我不是不怕風沙,

妹呀,我是為了要見你的面,

我要乘風來找你回家!

琴韻悠揚,歌喉婉轉,李思南不禁也聽得癡了。赤老溫聽得吞了吞口水,說道:“這女子名叫卡洛絲,是我們蒙古有名的美人兒,卻不知她送的是誰?可惜,可惜!”底下沒有說出的話,自然是可惜她有了意中人了。

在路上過了七天,終於到了和林。李思南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給他們帶到一座帳幕。

赤木兩人把李思南交給一個衛士,對那衛士說道:“我們不進去了,你告訴李大人,叫他明日到金帳回報。”衛士應了一個“是”字,問道:“這位就是李公子麽?”赤老溫笑道:“你的小主人到了,你還不小心服侍?”

那衛士忙把李思南扶下駱駝,恭恭敬敬說道:“少爺,請!”這“少爺”二字是用漢語說的,生硬得很。木華黎在馬背上回過頭來笑道:“你的漢話學得很有成績啊!”轉眼間與赤老溫已是去得遠了。

“少爺”這個稱呼似一柄鐵錘向他擊下,李思南一陣眩暈,心頭劇震,想要發問:“你家主人姓甚名誰?”舌頭卻似僵硬一般,不聽使喚。迷迷糊糊中只聽得那衛士說道:“少爺,你坐一會兒,大人就來。”原來已經到了內帳。

這帳幕好似漢人的人家,不過是用皮革來代替墻壁而已,帳幕裏間隔成一間間的房子,這座“內帳”便似漢人富貴人家的客廳,有桌椅幾案等擺設,案上焚著一爐香以辟膻腥,這是上好的檀香,能令人心神寧靜。可是李思南卻是心亂如麻,不能自已。

李思南心裏想道:“既來之,則安之。且待水落石出之後,應該如何應付,那時再行設法。”當下閉目養神,在檀香繚繞之中深深吸了幾口氣,好不容易把紊亂的心情稍稍平靜下來,只聽得“登登”的馬靴踏地聲音,那位“李大人”已經來了。

李思南睜眼一看,只見來的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披著狐裘,穿的是蒙古服飾。李思南心裏想道:“媽常說我像爹爹,但這人的相貌卻不像我。”他父親被俘那年,他才三歲,父親容貌在他腦海之中已是毫無印象。

李思南定了定神,先不把他當作父親看待,站起來問道:“你是誰?請問你把我找來,究竟是為了何事?”

那人眯著雙眼把李思南打量了好一會,這才說道:“你叫做李思南,山東武城人氏,是不是?”

李思南道:“不錯,你怎麽知道?”

那人哈哈一笑,說:“南兒,怪不得你不認得我了,我離家那年,你才三歲,我也想不到你長得這麽高大了。”

李思南目瞪口呆,一時間不知說些什麽才好。

那人拍了拍他的肩頭,說道:“你今年是二十四歲了吧,我記得你的生日是七月二十二日,恰好就是明天。想不到我盼了你二十一年,如今才得骨肉相逢。明天我可以為你慶祝二十四歲的生辰了。你還不叫我一聲爹爹麽?”

這“李大人”說得出他的生辰,李思南是不能再有懷疑的了,只好用暗啞的嗓音,叫了一聲“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