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錦帳團圓傷變節殘篇未續憶前塵(第2/7頁)

赤老溫給他喝了一口水,說道:“昨日對你多有得罪,你可別要見怪。我名叫赤老溫,這是我的三哥木華黎!我們都是成吉思汗手下的金帳武士。”

李思南曾聽得孟少剛說過,蒙古是個遊牧民族,成吉思汗立國之始,尚未建有宮殿,而是住在帳幕之中,經常搬遷,稱為“行國”。當然,他的帳幕要比尋常的帳幕宏偉華麗,是故又稱為“金帳”。

成吉思汗的隨身衛士稱為“金帳武士”,金帳武士之中又有十二個本領最強的,號稱“十二金剛”。赤老溫排名第八,他稱木華黎為“三哥”,想必這木華黎在“十二金剛”之中是排名第三的了。

李思南漸復了一點氣力,便向赤老溫問道:“你為什麽不殺我?”

赤老溫哈哈笑道:“昨日我以為你是屠百城的手下嘍羅,如今我已知道不是,我為何還要殺你?”

李思南道:“你不殺我,但也無須救我呀?”

赤老溫笑道:“這倒有兩個原因。”李思南道:“哦,什麽兩個原因,倒要請教。”

赤老溫道:“我國將與宋國聯盟,夾攻金國。我們的大汗正要禮聘有本事的漢人。金國是咱們共同的敵人,那麽咱們也就是朋友了。想必你會樂意幫助我們吧?”

李思南道:“這事暫且不談,第二個原因又是什麽?”

赤老溫道:“你姓李名思南,是麽?”

李思南道:“不錯,你怎麽知道?”

赤老溫道:“你進入我們國境,未曾通過戈壁之時,已經有人報到和林(蒙古的兩個“行都”之一,另一個行都是斡難河源。成吉思汗住在和林的時候較多,和林至元太宗窩闊台的時候,始建為正式都城。)來了。”

李思南大為詫異,說道:“我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想不到你們竟也如此注意我的行蹤。”

木華黎笑道:“這只是你的自謙而已。任何外來的漢人我們都注意的,何況是你呢?”

李思南道:“我與別人又有什麽不同?”

木華黎道:“在我們大汗的手下,有個很受重用的漢人官員,他想見一見你。昨日我的八弟碰上你,回來和我一說,我就懷疑這人是你了。因此我們才趕快來找你的。”

李思南更為奇怪,問道:“這個漢人姓甚名誰?”

木華黎道:“你見了他,自然知道。”看來是那人有言交代他們,請他們不要先說的了。

李思南疑心陡起:“難道是我的爹爹?不,我的父親受了蒙古韃子這許多年的折磨,他怎會做蒙古人的官?”

可是李思南既然是為了找尋父親來了,如今有一個識得他的人在和林,即使不是他的父親,想必也會知道他的下落。因此李思南也就答應了與他們同往和林,會見那人。

當然,李思南在作出這個決定之時,也是曾經有過猶豫,有過不安。

他想起了孟少剛的警告,這時他也明白了孟少剛為什麽要殺他的原因了,心裏想道:“為虎作倀,我當然是決不會的。蒙古與大宋正在商談聯盟對金,最少目前還不是敵國,只要我自己把持得定,去見見他們的官員,甚至見見他們的大汗,那也算不了什麽。”但隨即又想:“蒙古吞金之後,繼而必將滅宋,這是有識之士,都可以料得到的。如果那個人真是我的爹爹,我怎麽樣?”

“對,我可以勸他和我棄官潛逃。在蒙古與大宋未成敵國之前,先逃到江南去,那就可以保全我爹爹的名節了。”“可是爹爹肯聽我的話嗎?他若然真是做了蒙古人的高官,又那麽容易逃得脫嗎?”李思南心如亂麻,只好仍然用最初的那個念頭安慰自己:“不會的,不會的。我爹爹被蒙古韃子所俘,受了十幾二十年的苦楚,他怎會還做蒙古人的官?”

赤老溫找來了一匹駱駝,讓給李思南乘坐。駱駝號稱“沙漠之舟”,此時已經過了沙漠地帶,不過坐在駱駝背上還是比騎馬舒服得多。李思南受的只是外傷,敷上了金創藥之後,在駱駝背上過了幾天,漸漸恢復如初。

路上木華黎、赤老溫也曾與他談及屠百城之事,據說屠百城是因為在金國站不住足,這才逃到蒙古的。金國派遣了十二名一流高手搜捕他,他必須避一避風頭。

李思南問道:“你們既然準備與金國打仗,這個屠百城是抗金的好漢,你們為什麽要殺他呢?”

木華黎笑道:“你想得到的,我們早已想到了。大汗曾派人找過他商談,他不肯為我們所用。恰好這時金國又有使者到來,願意割邊境的兩座城池,換屠百城這一個人。不過是要活的而不是要死的,若是死的,就只能換一座城池。金主的意思,是要在得到他的口供之後,才殺他報仇。所以我們就非搜捕他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