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巨型怪蛇(第2/11頁)

兜子邊在坎子家的概念中叫坎沿,對於整個坎面而言這應該是離殺傷區域最近的安全位置。湯吉能及時在這個位置站定身形,說明他對“星棋枰”的兜子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這些石桌凳暗合星宿位,應該有著某種設置。可能走進去就會迷向、障步,湯吉兄弟,你能看出其中的道道嗎?”範嘯天也看出了此處的石凳有著蹊蹺,這倒不是他也十分精通於兜爪、坎扣的一套,而是因為此處石桌凳擺設出的“星棋枰”太過明顯。整個兜子分成了四個小區域,而他們要走過的石鋪路必須是從這四個區域中曲折而過。

“我看不出來,但我想應該有辦法不讓坎面動作,或者短時間內動作不到位,這樣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快速沖過去。”湯吉顯得很自信,就像齊君元一樣自信。

就在這時,背後的啞巴打了個響指,意思是提醒前面兩個人不管怎麽做都得抓緊時間。

湯吉沒再多說廢話,而是立刻從腰間抽出一根大針來。他的職業是個裁縫,身上帶著些針線一點都不奇怪。但他拔出的大針還是會讓人覺得詫異,因為這根針不僅比一般的針要大許多,而且還不是直的,呈微微彎曲狀,就像弓背的形狀。如果有精通兵工制作的高手在的話,他們可以認出這根針是用雪花晶鋼制成。

雪花晶鋼就類似於瓷器的窯變,在古老的冶煉方式中偶然出現的零星產物。其質地比一般鋼鐵強度更高,彈性更大。但由於出現得極少,很難收集到一定數量做成什麽大的器具,也就夠做些針、刺之類的。記載雪花晶鋼這個名稱的殘本、典籍有很多,但至今無人知道這到底是一種什麽含量的鋼鐵。專家推測可能是古代煉造過程中因為無意間混入其他金屬成分而生成的一種合金,所以各種記載中所說的雪花晶鋼並不完全一樣。

有了針,當然還要穿上線,湯吉的線就繞在手腕上。之前範嘯天和啞巴都以為他這是一個束袖護腕,卻沒想到竟然是用來穿針的線。不過這種線繞在手腕上也的確可以起到護腕的作用,因為線是離樹絲撚成的,材質非常結實堅韌。

《異開物》中有記:“漠北離樹生絲,撚線、搓繩,其韌如牛筋,耐大力。”

漠北的離樹是一種很奇怪的樹,大約是在元末絕種的。此樹到每年秋季時不僅落葉,而且還大塊大塊地剝落樹皮。但是樹皮剝落後並非直接掉在地上,而是被類似麻絲的一種木纖維吊掛在那裏。雖然每塊剝落的樹皮都只有一兩根細弱難見的纖維絲吊住,但如果不是刻意清理的話,風吹日曬兩三年都落不下來。所以一些野外的離樹樹幹上都會披掛著許多樹皮,很多時候樹幹因為掛滿樹皮而顯得幹徑比樹冠還大。由此可見吊住樹皮的木纖維也就是離樹絲的堅韌程度。

湯吉將線頭穿入針眼,手指靈巧地打個結。這很明顯不是要用來縫制什麽,倒像是要用這根彎曲的針去釣取些什麽。齊君元直直的子牙鉤都可以釣射目標,那麽這微微彎曲的大針會不會和子牙鉤有著同樣的作用?

當大針扔出之後,便可看出它的功用和子牙鉤完全不是一回事,甚至是恰恰相反的。子牙鉤是以自身材料的特性蓄力彈出,或鉤、或射、或陷、或擊,不考慮太高的準確性,只追求力大速疾,殺傷範圍廣。而這根大針卻不一樣,它完全是走的輕巧的路數。在以巧妙的手法拋出後,大針不僅落在準確的點上,而且會因為它很特別的彎曲針形以及材質剛性,在掉落時和撞擊後能夠產生大力彈跳,繼續準確地落在第二個、第三個乃至更多的點上。這樣一來,彎曲的大針就能帶著針鼻上穿系的線按照拋出者的意圖跳躍而行,並且最終落在意圖中的某個位置,或者繞個圈還回到自己手中。另外由於針的輕巧,在這過程中即便撞擊到兜子非常敏感的啟動點位,也不會讓機栝發生動作,所以這是一種非常適合在兜子中使用的器具。

“‘織女針’?‘拋針引線’?”範嘯天驚訝地問一句。他對離恨谷中的技藝知道甚多,但是親眼見到的卻很少。

湯吉沒有回答,他正認真地在操控手中的針和線。他用的針正是“織女針”,他采用的手法也正是“拋針引線”。而且湯吉修習“織女針”和“拋針引線”的功力已經達到八成,最小可以拋出並控制一寸三分的針,而且一次拋出的準確彈跳點位可以達到六個。不過今天湯吉用的是最大的五寸針,而且只利用了四個彈跳點位就讓針回到自己的位置,這是為了更加準確保險。不過這四個點位的彈跳卻是重復進行的,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用離樹絲線把四個點位範圍內的幾個石凳和石桌纏繞起來,而且是多道纏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