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闖入重重機關(第3/13頁)

明朝湖州人董海忠編撰的《妙器搜解》中提到“磷光折鏡”,這其實是兩片對合的薄銅片,但這銅片在鍛打過程中加入了磷粉,然後再進行研磨,這樣就能做成可發冷光的鏡面。而鏡面對折平時可以不發光,需要照明時,可以通過打開的對折度來調節照明度和照明範圍。

震魂橋其實就是一座結實牢靠的木石結構的橋,除了做工材料都非常好外,其他造型、結構都和普通木石橋沒什麽兩樣,也就起個走馬過轎行人的作用。但這只是震魂橋的外相,一旦此橋暗藏各處關節的機栝、弦扣啟動上勁,這橋便成了一座活橋。

“橋頭橋板有寬縫,縫中多油漬,橋板外側兩個板角有磨圓痕,這是一塊可左右動作的橋板。但第二塊橋板與第一塊橋板之間無寬大縫隙,也無油漬和磨痕,所以這座橋應該是整個橋面左右可動或依次上下跳動,而非橋板之間交錯而動。”齊君元很快確定了第一處機栝的動作部位和方式。

“左側橋欄支柱縫隙比右側大,而且只有內側縫,不像右側內外側都有縫,這說明左側橋欄是可以旋落的。”

“橋頭下方水邊的土坡伸出不一致,左側直落,沒有土坡,這樣左側斜撐柱下方便空了,右側有土坡伸出,而且可達斜撐柱的中部。這說明左側斜撐柱是可以下落的,右側撐柱則有土坡擋住無法下落。所以整座橋體是可以往左側傾斜的,至於是慢慢傾斜還是突然側倒,卻無從知曉。”齊君元一連找出了震魂橋的三種動作方式。

“也就是說,這座橋的機栝啟動之後,橋面可以劇烈地左右擺動、震動,隨著擺動、震動,左側的欄杆會突然折斷,倒掛在橋面下方。而左側欄杆失去之後,整座橋體會緩慢地或突然地往左側傾斜,那就相當於將橋面上的人都傾倒進河裏。河中無路便是死路,倒進河裏也就是將過橋的人往死路上送。”湯吉技出天謀殿,所以想象力比別人更加豐富。

“的確是這樣的,但是敢踏上這橋的人又豈是橋面動一動、橋身歪一歪就會被倒入河中的。所以在這幾個變化之後應該還有其他後續變化,但問題是我辨不出後續的變化來。”齊君元實話實說,因為接下來他們邁出的每一步都是性命攸關的。所以還是實話實說的好,就算自己判斷失誤,也可以讓後面跟著自己的人有所準備,以便能夠快速反應,及時應付可能出現的各種意外情況。

“也可能真就沒有後續,就是這三種變化。最多就是有一路消息設計是與這三種變化關聯的。一旦橋體機栝動作了,便立刻有扯線、響鈴之類的設置用來告知裏面有人闖入。”範嘯天倒是很少在這種情況下發表意見,除非有非常大的把握。

照天鏡

齊君元沒有馬上接範嘯天的話茬,他又仔細查看了一下橋體的各處細節,實在找不出其他變化的痕跡後,這才回頭問範嘯天:“你憑的什麽做出如此判斷?”

“你忘了?我早在廣信就給你們講過秦淮雅築的情況。為了給谷裏修正地圖,我曾數次到過金陵,也數次聽人談及此地。這秦淮雅築猶如龍潭虎穴,根本不用設守衛,也沒有用來關閉進出的門戶,可外面的人就連過河的震魂橋都闖不過去。能明說沒人闖得過,恰恰也說明了有人曾試著闖過的。也是的,一座橋擺在這裏又沒有人看守,難免會有好奇、莽撞、逞能的人會去試試,也難免有一些糊塗的人、不認識路的人無意中走上橋面。如果這座橋除了這三種變化外還有其他什麽殺人的爪子,人們談論時肯定會先說多少人、什麽人死在這橋上,以此證明秦淮雅築的兇險,對別人進行告誡。但是沒有,一個都沒有,聽了那麽多關於此地的傳聞,從沒聽說有人死在橋上。”

範嘯天停了一下,見沒其他人提出疑問他就又接上前面的話頭:“而且我覺得不但這橋沒有其他殺人的血爪子,就連這河中也不是死路,沒有設必死的機關。因為平常人不同於練家子,這震魂橋的三種變化足以將他們都扔進河裏。如果河裏有血爪子,那麽肯定還是會有很多關於秦淮雅築震魂橋下死了人的傳聞。所以,這橋只是一座驚橋,沒有殺傷力。主要是用來將無關的人驚走,也是讓心懷叵測的人知難而退。”

說到最後,齊君元他們幾個才有些相信範嘯天的推斷了。因為他最終將震魂橋歸為驚嚇用的器具,而範嘯天本就是詭驚亭的高手,在這方面他有絕對的判斷力和發言權。

齊君元微微點了下頭:“既然這樣我們也就不耽擱了,現在就解開弦栝過橋。裏面一路還有很多坎面,要不加快速度的話到明晨天亮我們都進不去多遠。”

“這個,這個……齊兄弟你知道的,解弦栝這粗活不是我的長項。”範嘯天即便遇到自己不行的事情也是要把面子抹得金燦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