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遊龍吞珠(第5/11頁)

最後的幾個解釋是說加入幾種香料所具有的功用,也正是因為這幾種香料的功效,可以讓易貨的損失減到最低。

疑恩者

在知道牲畜疫情之後,花蕊夫人趕緊找到了阮薏苡,想讓她找到抑制疫情、治療疫病的方法和藥物。但是對於一項無名疾病的研究治療怎麽可能在短時間中就辦到,所以阮薏苡采用了另外一種辦法,先確定一下這些牲畜所得疫病與人的關系。而這一個確定只需要很簡單的手段就能辦到,阮薏苡采用的辦法是直接讓死囚牢裏的一些犯人和得病牲畜做各種不同形式的接觸,再安排另外一些犯人食用病死牲畜的肉。

結果表明,疫病並不會在人身上傳播,即便是吃了病死牲畜的肉,那也只會出現很小幅度的身體異常,如腹瀉、惡心等症狀。阮薏苡後來又仔細對病死牲畜的肉進行了查辨,發現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症狀,是因為牲畜死時已經耗盡了陽氣,遺留在身體內部的只有陰寒,所以食用之後才會出現腹瀉、惡心等異常。

阮薏苡找到了幾種常見的藥料,如花椒、鴨嘴草、烏樟葉、燙舌果。這些都是可以消除陰寒,提升食用者內陽的藥物。而且這些藥物同時還是香料,具有獨特的香氣,在燒煮病死牲畜的肉時加入可以使其更加美味。驗證結果表明,那些犯人在食用加入藥料的牲畜肉後,再沒有一個出現身體異常的現象。

阮薏苡解決了病死牲畜可食用的難題,但即便是能吃,那麽大片大片地死去,能吃也來不及吃呀。所以花蕊夫人將自己做緋羊首的方法進行改變,用鹽和香料腌漬,到了一定時候取出放在陰處晾幹,這樣既可以長時間保存,同時也去除了肉中所帶的陰寒之氣。有了這個方子,不管那些已經得了疫病的牲畜,還是懷疑得了疫病的牲畜,或者為了控制疫情而大範圍屠宰的牲畜,都不必深埋或火燒處理,而是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將肉儲存起來,作為存糧的輔助儲備,在需要的時候再取出煮食。

而就在處理病死牲畜的過程中,阮薏苡得到一個意外的收獲。她在用死囚犯人接觸、食用病死牲畜的試驗中,提取到一些致病的菌毒。為了找出這些菌毒的特性,她決定將這些菌毒培活成型。

“立刻將這個單子送到毋大人手中,讓他將此事落實下去。”孟昶來不及取筆批復,急匆匆從枕頭邊的匣子裏取出個私印蓋了,便讓近侍太監趕緊給毋昭裔送過去。

毋昭裔接到寢宮近侍太監傳來的單子後,也是拍桌喊“妙”。然後趕緊傳令給兵部、工部、吏部,讓三部共同行事,將這單子上的方法盡快傳到疫區。而隨後沒有疫情的地方也都得到了這個方子,以便一旦發現到牲畜異常可以立刻加以處置,將損失減到最低。

後來蜀地百姓發現,這單子上的方法不但可以長時間儲存生肉,而且經過這種方法制作後的肉食會變得更加美味。於是形成過年、過節時將屠宰後吃不完的牲口肉按這法子制作成腌肉的習慣。制作方法再經過多少年的簡化和改進,最後形成了如今全國有名的四川臘肉。

毋昭裔很快就將制作腌肉的辦法傳了下去,而趙崇柞卻是沒有在該到的時間裏迎到豐知通,反而是非常意外地迎到了華公公。只是現在的華公公已經不是剛出成都去接應豐知通時的華公公,那時候他可以說是前呼後擁、八面威風,而現在卻如喪家之犬惶惶而逃。他身邊帶出去的高手一個都不見了,只有幾個不知道來路的人陪伴著他。

陪著他的人有三男兩女,從穿著打扮上一看就知道不是蜀國人,應該是由東南什麽地方來的。他們中有一個很漂亮的女子,還攜帶著一把古琴。一個年長男子說是這女子的遠房舅舅,另一個年輕男子則是這女子的表弟,還有一對中年夫婦是這女子的家傭。他們這幾人是送那女子到蜀宮來投親的,因為女子家中遭遇災難,現在只余下她一人。

華公公是在三台縣桐木茶亭見到趙崇柞的,這裏是不問源館設在成都外圍的一個暗點。

就像多少年未曾見到的親人一樣,華公公幾乎是跌撲向趙崇柞的。平時裏華公公只在蜀國內宮之中,與外部官員接觸很少。即使是趙崇柞這種經常出入內宮的重臣,華公公與之也沒有什麽交集。這是因為怕被別人誤會外朝內廷間有何勾結,這種事情在皇家可是大忌。另外,朝廷重臣和內宮太監總管們之間還是相互有些看不起的,一方覺得自己是國之棟梁,另一方則覺得自己是皇家親信,就像皇上自家的人。

但是此刻華公公是將趙崇柞當成了自家人,全不顧自己的面子。由此可見他這些日子在外所遭遇的境況是何等艱難,所遭受的驚嚇和打擊是何等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