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杜桓(第3/6頁)

“父王,兒子有下情回稟。”杜閔說這句話的時候,越過房檐,向半空打量。

杜桓道:“看什麽?”

“沒什麽。”杜閔收回目光來笑道,“父王容兒子密奏。”

“書房吧。”杜桓走在前面。

杜閔看了洪王妃寢室一眼,叫過一個使女來,“對王妃說,我回來了,一會兒就來問安。”

杜桓已在廊下不耐煩地側過身等著杜閔,杜閔向侍衛們低聲道:“跟緊了。”

杜閔總是有些用意深刻的命令,侍衛們原本以為到府中就交托了差事,此時又不敢多問,只得緊跟在後面。

內宅裏的書房是杜桓處理最為機密政務的地方,他在書案後坐定,看著杜閔跟進來,問道:“你說的急務關不關大局?”

“既然是急務當然事關大局。”杜閔道,“給倭寇的五十萬兩銀子,被人劫走了。”

“什麽?”杜桓大驚,“是哪路人?”

“尚不知道。”杜閔道,“兒子去看過了,決非一般的賊寇。”

杜桓沉默了半晌,道:“你和倭人是怎麽說的?”

“兒子遣人去言道,因他們遲了兩天,故而先將銀子運回黑水大營,過兩日另派人馬護送銀子送到他們船上。”

“好。”杜桓點頭,“這是一件。你又如何追查劫走銀兩的人?”

杜閔道:“已密令各州縣在道上嚴加盤查,水路裏也有水師巡視。另有戰船十只本是往少湖部署的,現調了五只出來,在少湖水域裏細細地搜查。兒子一路趕回來,想必是錯過了稟報的人,現在還不知消息。”

這個兒子果然是最為精幹,杜桓放下一半的心,卻更勾起他的猜忌,他對杜閔道:“那麽當務之急,是另湊白銀五十萬,先安撫了倭寇再說。”

杜閔道:“兒子查過官庫,開銷了軍餉之後,所剩無幾,大概只能從府裏的庫房出這五十萬了。”

“那就這樣吧。”杜桓道,從懷中取出一串鑰匙來,交給杜閔,“另外就是給我找出這幫賊寇來。”

“是。”杜閔心滿意足地接過鑰匙,道,“連他們的主子在內,定一個也不留。”

“看看你母親去吧。”杜桓道,“只怕就是今夜裏。”

“是。”杜閔道。

杜閔的出身並不光彩,他的生母王氏是杜老郡王的侍女,老郡王彌留之際,卻讓杜桓在侍奉湯藥的閑暇裏成全出現在的世子來。那是早在洪王妃成婚之前的事了,杜桓嫌棄王氏的身份,加上不願聲張這醜事,不但不甚喜歡杜閔,對王氏也冷淡了下去,不久,王氏郁郁而終,杜桓的長子就由洪王妃教養。王妃嫁入杜家五年,未得一男半女,早早地死了心,便將杜閔過繼為養子。出身微賤的杜閔因而一夜間成了原配所出的嫡子,到了成年時,由洪王妃上疏得以立為郡王世子,以後繼承杜桓的爵位,都是他這等出身的人所不敢想象的。

杜閔對洪王妃的感激卻不止於此,王府裏的嫉妒爭鬥隨著杜桓晉封為親王愈演愈烈,杜閔總覺得,要不是洪王妃的教導和庇護,自己恐怕活不到現在。

清秀如初的婦人就要升天,王府裏便只剩杜閔自己了。杜閔跪在洪王妃床前,見她胸膛一起一伏,呼吸混濁急促,就怕聽不到她說一個字,便眼睜睜看她去了,心中更是孤單落寞得厲害,不由放聲大叫:“母親大人,母親大人!兒子回來了。”

使女們嚇了一跳,連忙過來勸解:“世子爺可不要叫了,當心外面誤會。”

“對……”杜閔頓時醒悟,壓低了語聲,“母親大人,再說一句話也好,讓兒子放心。”

洪王妃微微動了動,似乎想要搖頭,杜閔忙道:“拿水來給王妃喝,府裏的大夫都哪裏去了?”

“叫大夫來也沒用了。”潘氏拉著杜雯,倚在門上,笑嘻嘻地道。

杜閔看了她一眼,便扭過臉去,按耐下厭惡,只是小心翼翼地往洪王妃口中喂水。

潘氏走過來看了看,道:“王妃還好啊,聽見世子爺大呼小叫的,以為王妃這便升天了。”

“住口。”杜閔道。

潘氏聽出他低沉語聲中的不善之意,識相地閉上了嘴,將杜雯推了一把,讓他跪在杜閔身邊。

杜雯極機靈,拉著洪王妃垂在床下的衣袖,呼道:“母親大人,兒子守著母親大人呢。”

一直昏迷的洪王妃突然迸出冷冷的輕笑,詐屍似的睜開明亮如炬的眼睛,倏然轉過頭來。杜雯打了個寒戰,向後一仰,幾乎一跤跌倒在地。

“看看,”洪王妃竟慢慢支起了身子,在她眉宇凝結的時候,藏了幾十年的烈性脫鞘而出,連杜閔的心中也升起一縷寒意,洪王妃指著潘氏母子,對杜閔道,“看看這些人。”

“兒子看見了。”杜閔連忙扶住洪王妃。

洪王妃牽著杜閔的手,道:“我對你沒什麽好,只是教你怎麽一個人活下去。現在你還有用,將來,他會把你扔給這些豺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