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長恨離亭(第2/3頁)

太史殊哈哈笑了兩聲,隨後解釋道:“結合武慎軍南下,北境空虛,我料定,必定是有人和赤娜合謀,以幫助我們為條件,讓了燕國部分城池給赤娜攻打。”

林火聞言大驚,“這豈不是賣國賊?”他頓了頓,立即反應過來,“你們方才試探我,是在懷疑我把燕國土地作為籌碼來換取赤娜幫助?”

“方才我們確實是有些懷疑。”孟然之點了點頭,他又靠在城躲上放松地說道:“現在我們可以確定,你與此時無關了。”

林火先是舒了口氣,最後又緊張地說道:“難道你們懷疑是燭龍?”

太史殊堅定搖頭,“燭龍至少是牽扯其中。”

“這不可能!”林火臉上略有怒氣,“燭龍是鬼見愁持古派的一員,持古派歷來遵守四殺四不問的準繩,絕不會做出這等賣國之事。”

太史殊嘆了口氣,繼續搖頭,“是賣國,卻也是救國。”

林火又被繞得腦袋發暈,“師兄,你說這話又是什麽意思?”

太史殊笑著解釋道:“若是武夢入主,便能救下燕國,那些失去的土地以後還能再打回來。這是為大義去末節,不就是持古派會做的事情?放眼全局,不在乎一時之間的得失,這位燭龍還真是眼界開闊。”

林火被太史殊這麽一說,倒是回想起當初自己和柳鳳泊劍入王城的事情。

鬼見愁那時候還沒有解體,對他們而言燕國的穩定便是大義,而柳鳳泊便是細枝末節,若是按照這個道理來說,鬼見愁還真有可能做出這種決斷。

以姜杉當初火燒龍嶺關的決絕,絕對有可能做出這種選擇。

太史殊又補充了一句,“只不過這麽大的一個計劃,只憑鬼見愁持古派,我覺得他們的能量還不夠。他們身邊一定還有別的盟友,至於這位盟友是誰,實在值得令人玩味。簡直就像……”

林火脫口而出問道:“像什麽?”

太史殊笑了笑,扭頭望向東方,“就像是山師陰自掘墳墓,全力抵擋南方聯軍,只為給我們爭取時間,給我們爭取機會入主昌隆。”

“這……”林火驚得說不出話來,“這……這不可能吧。山師陰他為什麽……”

“我也覺得這匪夷所思。”太史殊也搖了搖頭,“山師陰何必自尋死路?他手上其實牌面並不算差,以他的本事若是抵抗,不說能夠勝利,至少能夠與我們拼個兩敗俱傷,怎麽會束手就擒?”

林火無言沉默,這事情已經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其中溝溝壑壑並不是他能夠想得明白。

太史殊見到林火面容緊繃,趕緊笑了兩聲,“我也是說了一個設想,其中內幕恐怕只有全程編織這張大網的參與者,才能夠想得明白吧。或許鬼見愁那位燭龍,就是這麽神通廣大,也未可知啊。”

就太史殊也看不透這謀劃背後的黑幕,更不用林火了。林火也有自知之明,太史殊能夠憑借經歷過的蛛絲馬跡,把事情推理出個大概,這已經不是他所能做到之事。至於更多細節,他也無力深究。

林火打定主意,還是先把眼前之事做好,“我們把這件事情放到一邊,先把眼前的戰局處理好才是正理。無論那個幕後之人究竟想做什麽,他強任他強,我自巍然不動,以不變應萬變就是了。”

孟然之與太史殊也是點頭認同,覺得應該先把精力放到眼前。

三人達成共識,林火便對小石頭說道:“小石頭,你還高僧們還有什麽打算,是準備與我們繼續並肩,還是別有去處?”

小石頭想了片刻回答道:“我們應該會往北去。方才太史先生也說了,赤娜無論是主動還是協同,都會向北境進攻,我們還是想要獻上微薄之力,保護北境百姓,讓他們少受災禍。”

林火點了點頭,有望向紀律。

紀律不等林火問話,便出聲說道:“你們剛才說得太復雜,我也沒聽得特別明白,但是我聽懂了一點,那就是狄人入侵。火哥,兄弟可能不能和你繼續東進了。”

林火追問道:“你們也要北上?”

紀律立即點頭,揮拳說道:“男兒在世,自然是要保家衛國。”

林火點了點頭,他心裏也有一個念頭,是不是應該暫時放棄攻打昌隆,掉頭去抵禦狄軍?

太史殊在一邊已經從林火皺眉間看出了他的心思變化,他立即出聲道:“林師弟,其實不用過於憂慮。我料定赤娜必定是有協議在身,她最多是攻下一兩座城池,便不會繼續南下。就算不說協議,她所求不過是武勇,狄國內部王權交替,可容不得她在外征戰太久。這次狄軍南下,小打小鬧罷了。”

林火明白太史殊話中意思,可他還是有些猶豫,難道一兩座城池中的百姓,便不是人了?

太史殊見到林火還在猶豫,皺眉說道:“天下原就沒有兩全其美之事,必定會有所取舍。我們只能盡量將危害降到最低。”他朝著小石頭與紀律招了招手,“我給你們一個建議,不要死守,盡量將百姓撤離。赤娜要的是武勇,並非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