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兄(第2/2頁)

群雄靜默無言。

鶴老環顧四周,抽了口煙,緩緩吐出。

煙霧凝結不去。

鶴老這才繼續說道:“眾位或許不知,又或許察覺。難道不曾懷疑,為何朝廷突然整頓江湖?而整頓江湖之人,到底是誰?”

群雄面面相覷。

鶴老侃侃而談,“我鬼見愁已經查明真相。鎮壓我等之人,正是武慎。而被招安之人,未曾面見聖上,而是在武慎帳下聽候調遣。最重要的,是軍隊!”

花袍與紅袍對視一眼。

鶴老擡著煙杆,沉聲說道:“人熊在外,協助齊國平叛。禁軍在昌隆,拱衛王都。嶽山左近,此刻唯有獨孤一軍。其余軍隊,皆是武慎掌控。這兩日,獨孤軍更是被隔絕在外。不得不問,武慎居心何在?”

鶴老從懷中抽出一卷羊皮,“此書乃是我鬼見愁死士拼死奪得,乃是武慎與文官勾結造反的證據!”

人群中不乏目力極佳之人。林火善於狩獵,目力也是上佳,定睛去望,正能見到皮上最後一行血字,“定保公子為王,齊心合力,共舉大事!”

群雄之中,交頭接耳。吸氣聲此起彼伏。

鶴老將羊皮塞回懷中,高聲說道:“事到如今,已是證據確鑿,武慎要反!”

周遭一靜,有人說道:“這羊皮可會造假?”

鶴老冷冷瞥去,“我鬼見愁二十幾條人命,也是造假?”

無人答話,鶴老嘆了口氣。

“老夫知道,燕王確實多有不到之處,讓百姓承受許多苦難。但這些苦難,卻換回了狄國潰敗,大燕揚威天下!舉國歡騰!”

“我等習武之人,為何習武?難道不正是為了保家衛國?報國請命?此刻!”

鶴老驟然一頓,深邃目光詢繞而過,“正是我等!忠君報國之時!或許會血灑於此。或許不得全屍。但是,為黎民,為大燕,吾等鬼見愁,無所畏懼!諸君!”

煙杆一揮,煙絲落入火堆,篝火上竄一丈。

“誰與我,一同為國盡忠!”

周遭先是一靜,片刻之後,群雄激昂。

林火望著滿院沸騰,卻是心中難安。

不只因大燕,更因石磊。

這些江湖豪俠,能人異士,此刻只想家國大事。又有誰會關心小石頭的死活?

是了,在大義面前,誰又在乎,一個小人物的生死?

可,林火在乎!他暗暗握住千磨。

同一片夜,同一個月。

道房室中,木桌小案,兩只蒲團。

月撒案上,武睿與武慎對坐。

武睿為武慎斟酒,“王兄,我們兄弟倆,多久未曾這般坐在一起喝酒?”

武慎小心接過酒杯,“大王日理萬機,難得空閑。”

武睿微微苦笑,“孤所做一切,都是為了大燕。也只有王兄懂我。眾人皆說為王之樂,只有王兄知孤之苦。”

他舉起酒杯,一飲而盡,面上露出緬懷之色,“想來還是年少時好。王兄從小就護著孤,無論孤做什麽,你都不曾反對。無論孤要什麽,你都不曾與孤爭。有你這般兄長,乃是孤之福分。”

武慎皺眉凝思,似也回到當年那歲。

他沉吟片刻,也是舉杯飲盡,“去日難追,那情那景空追憶。大王與我,都回不去了。”

“是啊。”武睿嘆了口氣,擡頭望月,“都回不去了。”

半晌,他又綻顏笑道:“不說這些喪氣話,來來來,祝孤,封禪大典,萬事順利。”

武慎舉起酒杯,注視武睿雙眼,“祝大王與大燕,千秋萬代。”

兩杯相交,飲幹見底。

一種酒,不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