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第二十五章 玉人何處曾弄簫(第4/8頁)

公孫蘭道:“兩人一練剛一練柔,若到極頂,合二人之力那當如何?”

龍僧莊重道:“若合此二人之力,天下無敵!”

阮偉忽道:“老前輩,那供桌上雕刻著什麽?”

龍僧不安道:“你看得懂嗎?”

阮偉搖頭道:“晚輩一字也看不懂!”

龍僧暗中舒口氣,道:“那不過是篇古經而已。”

公孫蘭道:“那古經寫著什麽?”

龍僧嘆道:“恕我不能說出。”

阮偉道:“馬清勒是何人?”

龍僧道:“他便是此篇經文雕刻者的師父。”

公孫蘭好奇心大起道:“為何在此絕地,建立一座馬清勒的神廟?”

龍僧指著殿堂中蒲團道:“你倆坐下。”

三人坐定後,龍僧道:“說來話長,不可一言而盡。”

龍僧略頓一會後,接道:“這件事發生在五百年前,天竺史上曾有記載,中原卻已失傳,無人知曉,我與師弟十年前無意發現這本史載,才尋來此地。

“書上說中土出現十二大惡人,騷擾唐國(按古時外國稱中土皆曰唐國,並非指在唐朝),為非作歹,無可與敵。

“某年十二大惡人聞說天竺有部奇經,練成可得長生,便欲到天竺搶劫,事被天竺國聞知,舉國惶惶。

“原來那部奇經寄存在天竺第一寺——天龍寺的頂層上,天竺人民皆信那部經文能鎮住天竺國的禍害,失經禍患必至。

“當時天龍寺僧人會武功者甚少,要想護住那部奇經,不讓中土的十二大惡人奪去,勢不可能。

“其時天竺出了一位聖人,名叫馬清勒。

“天竺國王請動馬清勒為天龍寺護經,舉國人民歡聲騰呼,鹹認為只要馬清勒守護,任誰也奪它不去。

“哪知馬清勒還未前往天龍寺護經,中土十二大惡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突襲天龍寺,奪去那部古經。

“天竺人民得知後,頓時如喪考妣,全國籠罩一片愁雲慘霧,馬清勒欲圖亡羊補牢,便派座下最得力的弟子克薩納前去追蹤。

“克薩納是馬清勒的首徒,全身武功勝過乃師,追到此處時,便追上那十二大惡人,但他一人無法攔截武功與他相差無幾的中原高手,即道出那古經是用最古的天竺文寫成。

“十二大惡人一心取得的古經,若不能譯成漢文,如同廢物,便欲逼克薩納譯出經文,克薩納應允譯文,但要他十二人在武功上勝他一籌才行。

“十二大惡人不知克薩納的厲害,齊聲答應。克薩納提出一個比賽的方法,就是在此峰上建一座金廟,他一人包建,卻只要他們每一人雕一座佛像為比賽標準。

“十二大惡人聞此比賽方法,以為占盡便直,毫不考慮答應下來,這庫庫什裏山下一深谷中盛產金石,取之不竭,克薩納在一年中蓋好金廟,但那十二大惡人卻無一人完成佛像。

“他們不知克薩納自幼是工匠出身,蓋廟雕刻乃是專長,故輕易得勝,還另雕成其師馬清勒的金像。

“十二大惡人輸得沒話說,沮喪萬分。克薩納又提出另一比賽方法,只要他們十二人創出一套掌法能勝得過他,仍答應為他們譯經,十二大惡人明明已敗,想不到他另提出比賽方法,給予他們十二人再次的機會。

“那時十二人彼此間已為保存古經一事,互相爭執,克薩納想出一法,將那古經刻在供桌上,十二人皆可監視,卻不怕任何一人偷去,克薩納刻好後,當他十二人面前毀去原本古經,言道只要勝得過他,立將供桌上的古經譯成漢文。

“十二大惡人已知克薩納的武功勝過自己,當下十二人各在金廟後蓋起居室,苦心思研掌法之奇奧,欲合十二人之智力來擊敗克薩納。

“其實克薩納用偷天換日的手法,並未真將原本古經毀去,只是趁十二人苦研掌法之際,將古經暗中攜回天竺,歸還天龍寺,他為要永保天竺國寶,向馬清勒聖人建議,請他師父加緊訓練天龍寺僧人的武功,訓練出百十個克薩納,便不再怕古經失劫。

“他第二日又趕回此峰,與十二大惡人周旋,免得天龍寺僧人武功未成,十二大惡人得知古經未毀,難免又要再遭他們的劫奪。

“爾後不再見克薩納返回天竺,中土亦永不見十二大惡人再次出現。

“世人都道他們兩敗俱毀。克薩納送經返回時,曾述建廟比鬥一事,記在天竺史上,想是後人找不著這間金廟,便被世人遺忘,我師弟得知此事,心不死,費了數載工夫,才找到此廟。”

公孫蘭道:“此地氣候終年嚴寒,縱然經過五百年,屍身也不曾腐化,為何不見他們十三人的蹤跡呢?”

龍僧頷首慈笑道:“當年我與師弟發現此廟,也想到此點,見這廟中有很多不解之處,唯有找到克薩納他們十三人的屍身,才能了解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