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第六章 聾啞一僧天竺來(第3/7頁)

阮偉從懷中撕出幹布,抹幹聾啞僧人嘴上血跡,讓他平睡在皮裘上,又從懷內掏出一瓶,預備路上抵禦風寒的上等好酒,給僧人喝下。

僧人喝下一瓶好酒,身體仍在顫抖,阮偉脫下自己身上的皮裘蓋在僧人身上,寒意襲人,阮偉又倦又累,就靠在僧人身邊,睡著了。

直到日上三竿,阮偉猛然醒來,發覺自己睡在裘中,僧人卻已不見。

阮偉霍然爬起,只見僧人盤膝坐在洞內,默默用功。

阮偉打開食包,吃了點牛肉、烤餅,再在洞外抓一把雪吞下解渴。

他把那只燒雞及烤餅放在僧人面前,然後走出洞外,散步行功。

過了半個時辰回來,見僧人仍坐在那裏,面前的燒雞未動,烤餅卻已吃完,阮偉暗笑道:“他明明是個僧人,怎會吃葷?”

阮偉心想僧人已能吃得,身受之傷大概已無妨礙,當下把東西收拾好,預備下山而去。

阮偉剛才走出洞口,突聽洞內“呀呀”叫喚之聲,轉回洞內,只見僧人睜著大眼望著自己。

他恭敬道:“老前輩有何吩咐?”

僧人連連搖頭,指著耳朵,再指指口,阮偉心道:“他既啞又聾,只好和他筆談了。”

阮偉酷愛詩文,背上行囊內帶著筆墨、紙、書,他拿出筆墨,再將紙鋪在僧人面前,隨手寫道:“老前輩有何吩咐?”

僧人接過筆,在上寫道:“我要吃庵沒羅果,快去找來!”

這庵沒羅果就是芒果,要知庵沒羅果是天竺梵語,以前中國並無此果名,芒果之名尚是出自日本。

庵沒羅果產自天竺,為天竺國百果之王,唐朝玄奘法師,從西域回來,才把這果苗帶到中國,我國古稱香蓋,但後來皆稱庵沒,很少叫香蓋,直到日本芒果之名傳入中國,才棄庵沒羅果名不用。

這庵沒羅果在古時很得一般貴族豪富喜愛,雖然是夏季產物,也有常埋藏地下密室內,冬季也有得吃,可是那價錢卻貴得嚇人!

那僧人要吃庵沒羅果,寫在紙上,卻一點也不客氣,阮偉生就仁慈心腸,心想自己身邊銀票還多,何不到祁門買幾個回來?

當下他點點頭,轉身就直掠下山,預備盡快買回,也許僧人大傷才愈,非吃此果不可。

從祁門回來,阮偉腳程雖快,到了傍晚,才回到山上。

僧人仍坐在洞內未動,筆墨放在面前,一疊厚紙,卻不見了。

阮偉打開衣包,裏面裝著兩瓶酒,另有一盒紙盒,一半放著素食,一半就放著五粒用皺紙精包的庵沒羅果。

僧人看到庵沒羅果大喜過望,也不道謝,幾口就把五個庵沒羅果吃得只剩下皮核。

吃完後,他還舔舔唇邊,似在回味那香甜的滋味。

他看了看另半盒素食,對阮偉笑了笑,意思是稱贊阮偉的周到。

但他卻不先吃那素食,從身後拿出一卷紙,那正是阮偉行囊中的紙,上面已寫滿字跡。

阮偉從他手中接過,只見上面開首寫道:“天龍十三劍要訣。”

阮偉連忙向懷中摸去,赤眉大仙那本絹冊竟遺失不在,心中一轉,就想出,一定是昨夜在山洞中遺失,被他拾去。

阮偉接著看下,上寫道:

吾見汝生性善良,就為汝譯下天龍十三劍,此套劍法天下無敵,但若不學瑜伽神功,實難練成,故又為汝寫下瑜伽神功練法要訣,唯此兩大玄術,為天竺國寶,只傳汝一人,不可授與他人,切記!切記!

四年後汝來藏邊找我,並見著汝友鐘大叔,叫他告知劍先生,五年後到君山,再一決雄雌,以了先人留下的一段恩怨。

最後署名:“天竺聾啞虎僧。”

阮偉翻開第一頁,內裏果是記載天龍十三劍及瑜伽神功,再看卷底正壓著那本天竺文寫的絹冊。

阮偉心中好生感激聾啞虎僧,擡首望去,只見洞內空空,不知何時,那僧人已經走了。

他追出洞外,雪色反照微光,大地一片銀色,卻不見聾啞虎僧的蹤影。

他盡快爬上山尖平台上,四下瞭望,也看不到一點痕跡,想不到就這一刻工夫,聾啞虎僧已奔去不知多遠。

阮偉暗想天下奇人異士,不可謂不多,今日一天就見兩位,自己身下既有秘籍,定要好好苦練,也可學到那些超凡入聖的武功。

當下,他忍不住長嘯一聲,暗暗決定就在這山上苦練數年。

這時天已全黑,阮偉在雪光下,從頭細讀天龍十三劍一遍,但覺劍劍怪異無比,要憑空練去,實非易事。

想起聾啞虎僧寫道:“若不學瑜伽神功,實難練成……”莫非要先學瑜伽神功,才能再練天龍十三劍!

翻開瑜伽神功練法要訣,細讀後,發覺那神功與“赤眉大仙”莊老伯所授的昆侖心法,全不相同,而且練法奇難,沒有大忍的精神,莫想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