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三章 道家泰鬥(第6/8頁)

“主公真是神機妙算,料事如神呀!”猴七手不由得歡聲贊道。

“好了,我們可以按主公吩咐的去做了,給眾百姓分糧!”鐵頭也贊賞地道。

“不忙,待主人回來再給他們分糧和衣物也不遲,雖然他們嚇退了鄭志的兵馬,但也難保不會發生其它的變故。”猴七手忙攔住鐵頭肅然道。

鐵頭望了望猴七手,又望了望那些在城頭凍得瑟瑟發抖,卻不敢亂動的梟城百姓和難民,心中倒有些同情。不過他也知道,戰爭本身就是殘酷的,於是打馬與猴七手同上城樓。

“鄉親們,你們辛苦了,但你們還要堅持一會兒,我們承諾你們的,一定會做到。從今天起,梟城便不再是銅馬軍的,不過,你們可以放心,我們主公向來以仁愛為本,絕對會善待城中百姓,可是你們要記住我們的約定,如果你們誰在城頭上疏懶或是搗亂,我們定斬不饒!”鐵頭高聲道。

城頭的信都軍對這位剛才殺得銅馬軍屁滾尿流的將軍都是極為敬服,剛才鐵頭的神威早已深烙在眾人的心上,便是城頭那些持刀持槍的百姓也對其極為敬服。而鐵頭這一番軟中帶硬的話更讓城頭的百姓心裏踏實多了,哪敢有半點疏懶?何況只要他們站完崗之後,便可以拿到許多口糧和衣服,說明信都軍並沒有虧待和欺瞞他們,這也是明買明賣的一種交易,反正開始林渺說過,不需要他們參與戰鬥,只是像稻草人一般在城頭拿刀持槍裝裝樣子。至於會起到什麽效果,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可是見鄭志大軍被這一千多信都軍以少勝多,打得大敗,他們對銅馬軍也沒有了什麽信心,反倒更傾向這群強悍的信都軍。

林渺夜間偷襲,一舉奪下了梟城,隨即再破城外的寨堡,雖在梟城之中大放了幾把火,但卻在戰後迅速撲滅,對受損的百姓進行賠償,更張貼安民的榜文,及開倉分糧,這一系列舉措倒是極得民心。而後又招募百姓站崗,更承諾分每人一鬥米和一件冬衣。於是在饑寒交迫中的百姓人人競相報名來城頭站崗,以換取冬衣和糧食。而且在站崗前還可以像戰士一樣飽餐一頓,這對於他們來說,確實是一種誘惑。

而這些競相站崗的百姓倒把鄭志給嚇著了,他以為這些人全是信都軍,這才連半點鬥志也沒有,如果他走近一些看,定可發現城頭之上許多人是熟識之人,但林渺故意在城外留下兩寨,也便是為了阻止銅馬軍走近梟城而識破其詐敵之計。也正因如此,鐵頭才會趁勢破敵以少勝多,因為一開始便在心理上讓鄭志大敗了一場。

事實上,銅馬軍這一路來就已經鬥志不振,被任光追得滿地找牙,回到梟城已經銳氣盡喪,鐵頭再來個先聲奪人,是以雖只千人,但在銅馬軍無心還手之下,也被殺得大敗而逃。

鄭志則是窩囊透頂,惟有領殘兵敗將奔向臨平,找王校的軍馬相助乃是他的最後出路。

剛擺脫鐵頭騎兵的追襲,鄭志再點兵卻發現又折損了一半人馬,剩下的五六千人馬跟在他的後面有如喪家之犬,沒有半點鬥志,人人頹然不振,無精打采。

鄭志心中幾乎有些絕望,本來是躊躇滿志地去打信都,可是僅在幾日之間,他便落得眼前這模樣,好好的銅馬軍,便只剩下他這五六千人,而且這些人再也經不起一點沖擊。他幾乎可以肯定,如果再受到敵人的沖擊,這五六千人必會哄然而散,已經沒有一個人可以經受得了任何驚嚇。

到目前為止,他仍不知道信都軍來攻打梟城的主帥是誰,但他卻知道,自己太小看任光了,小看了任光手下的人物。不過惟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尚有五六千人,只要仍有這些人跟著,他便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失了梟城並沒太大的問題,銅馬軍最初也是流動作戰的,這並不影響義軍的發展。今天,只要他不死,能帶著這一幹部卒獲得新生,那便未算是徹底失敗,但他能度過今日此劫嗎?

銅馬軍也實在是太累了,自衡水疾退而回,一路上被追兵追得連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本以為奪梟城的敵人不多,可以一舉再奪回老家梟城,但是梟城的情況太出鄭志的意料之外,城頭的假象也使得銅馬軍對奪回梟城絕望了。最糟的卻是在回到梟城時,還沒來得及休息便又吃一敗仗,是以這一刻銅馬軍擺脫鐵頭的追兵,已經累得不想動彈了。

鄭志剛剛再一次重新點完兵,驀聞前方谷中傳來一陣急促的鼓聲,鼓聲越野破空,聽其音有如自四方而至。

本已如驚弓之鳥的銅馬軍,聽得這四面鼓響,也不知道有多少敵人,頓時再次驚散。

銅馬軍本就是由難民組織起來的,並沒有什麽真正的紀律性,雖也經過操練,經歷過不少戰爭,但這些人此刻是一敗再敗,鬥志全失之時,其難民的本性盡都體現了出來,那鼓聲一響,便立刻騷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