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三章 道家泰鬥(第5/8頁)

鄭志本欲對冀州來個總攻,但是聽說老巢被端,頓時軍心大亂,他也亂了心神,急忙率兵向梟城趕回,他期望有一絲僥幸出現。

李方的追兵遇上鄭志斷後之軍,雙方殺得天昏地暗,而任光則以快騎趁李方纏住對方斷後之兵時繼續狂追鄭志。

鄭志在渡滏陽之時,又折兵數千,更有許多戰士來不及渡河便降了信都軍。

此刻銅馬軍早無鬥志,只知向梟城方向急逃,有若喪家之犬。

逃到辛集之時,鄭志身邊已只剩下萬余人,余者皆被追散,或是降殺,這使他後悔莫及,也是他始料不及的。本來興致高昂地領兵來攻信都,但卻後院起火,一切來得這般突然,使他措手不及。到現在,梟城已在望了,他還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麽事,只知梟城被破,而這破城之軍究竟是從何而來?他根本就不清楚,真是有些悲哀。

終於,鄭志來到梟城之下,各處寨口幾乎已被毀得差不多了,只有梟城東西兩面成犄角的寨頭尚在,但卻全都插滿了信都軍的大旗。

城頭之上亮光閃爍,人頭攢動,一時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但是刀槍劍戟在城下看得清清楚楚,只是離城頭太遠,尚看不清城頭上敵軍的面目,但兩邊寨頭之上的官兵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鄭志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涼氣,心忖:“信都軍怎會有如此多的人馬?在冀州城的信都軍有兩萬之眾,可在這裏,只怕也有上萬余眾!”這怎不讓他吃驚?

若是這梟城有上萬的信都軍,他身邊也只有萬余眾,對方憑堅城而守,根本就不可能有機會奪回這梟城,也難怪梟城這麽快便丟了,實因留守之軍太少。在眼下後有追兵的情況下,面對如此梟城,鄭志根本就沒有任何奪城的信心。

“將軍,我們該怎麽辦?與他們拼了!”鄭志身邊的親隨焦灼地問道。

“鄭志,投降吧,範滄海已死,只要你們願意降服於我們,我們可以不計較你們昔日的任何過錯,否則,今日便是你們的末日!”寨頭之上悠然現出一人,聲如焦雷般高喊道。

“放屁!我們豈會向你們這群下三濫的人投降?你們快快獻出城池,否則,我們將殺你個片甲不留!”鄭志身邊立刻有人開口大罵道。

“好個不知死活的東西,讓你知道本將軍的厲害!”寨頭之人不屑地朗笑著,抓起身邊兩名戰士擡來的一銅胎大弓。

鄭志駭然,他發現那寨頭之人竟以長槍作箭,搭於大弓之上。

“呼……”鄭志身邊之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便聽風雷暴響,旋立刻傳來兩聲慘叫,那杆搭於大弓之上的長槍以無堅不摧之勢,將兩名義軍戰士穿在一起,然後釘於地上。

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涼氣,這是怎樣的神力?那寨頭在五百步之外,而普通強弓僅及兩百步,可是這些人居然以長槍當箭射出五百步還能穿殺兩人,這種力道怎不讓人心驚?

“還有一箭!”寨頭之上的人朗聲大笑道,說話間,弓弦如驚雷響起。

“喳……”眾人聞到弦響之際,鄭志不遠處的帥旗竟應聲而折,頓時軍中一陣大亂。

“殺呀……”寨門大開,兩彪人馬迅速自寨中殺出。

前方義軍已經被這兩“箭”射寒了膽,此刻見有人殺出,立時嚇得倒退,後方義軍見帥旗折斷不知怎麽回事,見前方之軍倒退,也跟著一哄而退。

鄭志回過神來,哪有心思戀戰?雖然自兩個寨頭之內沖出來的不過近千人,但是氣勢卻高昂之極,還有梟城之上的敵軍也在虎視眈眈,似乎隨時準備出城攻擊一般,他哪敢再戰?而且任光的追兵也快要來了,他怎不急?

“撤!”鄭志不等官兵趕來,便一馬當先呼道。

“鄭志,納命來!”呼喝者正是剛才在寨頭連射兩“箭”之人。

鄭志只見此人一身青盔,光頭腦袋,一柄黑沉沉的巨大鐵槳,老遠便感覺到那奔湧的殺氣。此人正是鐵頭!

鄭志身邊的人也感覺到了來自鐵頭的威脅,迅速護住鄭志疾退。

鐵頭安坐於馬背之上,有如一座鐵塔,一柄巨大的鐵槳猶如攪海蛟龍,一馬當先,見人就殺,擋者披靡,觸及槳風者也都被掀出,觸上鐵槳的,那更不用說。他到哪裏,哪裏的義軍便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紛紛避逃而開,那近千官兵猶如一柄巨刀一般,在義軍之中斬開一條血路,直奔鄭志狂殺而至!

銅馬軍陣腳大亂,迅速潰散,鄭志也在無奈之下被親衛夾護著迅速飛退。

鐵頭追敵十裏,以千余騎大破銅馬軍於梟城之外,斬敵數千,更帶著數倍降兵返回城中。

城內迅速有人打開城門,迎得勝而回的鐵頭。

鐵頭不無得意地昂首望了望城頭那些顫微微的持刀持槍的百姓,不由得“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