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第三章(第2/4頁)

龍賡的臉色卻變了一變,因為他知道,鳳陽的判斷沒有錯,雖然他不知道紀空手的體內發生了怎樣的異變,但換作是他來選擇,也會將紀空手的丹田作為自己的突破點。

“叮……”然而,鳳陽這淩厲無匹的一劍並沒有形成任何突破,當他的劍刺擊到紀空手的丹田時,紀空手的長劍已經橫亙其間,封住了對方所有攻擊的角度。

兩人完全是以快打快,就只一個照面,兩人已在攻防中互搏了十七招,當鳳陽擦著身子與紀空手錯身而過之時,他的臉色突然一變——

因為,剛才的那十七招,兩人幾乎是在一瞬間完成,根本不容人有任何的思想。可是當鳳陽趁著這錯身的功夫回過神來時,這才驚訝地發現,紀空手剛才所用的十七招竟然與自己的劍法如出一轍,完全是自己冥雪宗劍法的翻版。

這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竟然發生了,鳳陽真的有一種撞見鬼的感覺,而且就算紀空手熟諳冥雪宗劍法的一招一式,但在自己面前使出,不啻於班門弄斧,又怎能與自己鬥得旗鼓相當呢?

如此怪異之事發生在自己身上,對於鳳陽來說,還是平生第一次。他也曾聽說過有些武學大師反應之快,可以後發先至,但像紀空手這種在瞬間模仿得分毫不差的反應與悟性,未免也太駭人聽聞了。

他卻不知,紀空手此舉也是迫於無奈,真正作怪的元兇其實是他體內的補天石異力。

補天石異力遭到強行壓制之後,必然要尋找宣泄的疏導。換在平時,這也不算難事,只要紀空手靜心打坐,運氣一個大小周天,補天石異力自然而然就會融入到人體的每一處經絡穴位,不再有爆發之虞。但此時此刻,強敵在側,紀空手根本無法做到靜心,只能硬著頭皮聽天由命了。

但不曾想鳳陽的第一劍刺出,紀空手幾乎在沒有任何意識的情況下,竟然異力先動,帶動他手中的劍封住了鳳陽的所有劍路。紀空手吃驚之余,終於悟到這是補天石異力受對方氣機的影響所作出的自然反應,就猶如一個充滿氣體的皮球,當它受到的抗力愈大,其彈跳的高度也就愈高,反之,它受到的抗力愈小,彈跳的高度也愈低。而且每一劍擊出之後,紀空手便驚奇地發現自己體內的不適就減輕一分,當他與鳳陽錯身之時,補天石異力終於又回復到了他的意識控制之下。

其實,紀空手與補天石異力的關系,就等同於騎師與野馬。補天石異力完成了蛻變之後,猶如一匹精力旺盛的野馬脫離了韁繩的禁錮,進入到一個新的天地,要想馴服它,不僅需消磨其銳氣,還要有磨合的時間,一旦將之馴服,就是一匹日行千裏的良駒。

紀空手逃過這一劫後,整個人不由精神一振,冷冷地笑了一下道:“這是第十七招,本王雖然到現在還不知道姜為什麽是老的辣,卻知道人老了為什麽臉皮這麽厚。本王原無殺你之心,一切都是你自找的!”

他已動了殺機,對於趁人之危的小人,他從不留情!

話音一落,他手中的劍已不再是劍,而是刀!因為他的心中無刀,是以任何兵器到了他的手中,既可以是刀,也可以什麽都不是,但那驚人的刀氣卻已彌漫空中,天地在這一刻變色。

紀空手的刀,是隱藏在劍身之中無形的刀,正因為它無形,所以比有形之刀更可怕。刀既無形,自然無聲,只有那隨刀鋒而出的殺氣,讓人感受到它的確存在。

鳳陽臉色為之一變,心中第一次有了驚懼的感覺。紀空手的每一變,都在他的意料之外;更讓他感到無所適從。多變仿佛成了紀空手的一種風格,正是這種多變的風格,打亂了鳳陽固有的節奏和韻律。

鳳陽一連換了七種身法,十二種方位,卻依然沒有逃出無形刀氣所籠罩的範圍,那種讓人無法回避的壓力,就像是一座將傾的山嶽,正一點一點地壓上他的心頭。

心中無刀,只因刀鋒無處不在,刀既無處不在,心中又怎會無刀?

這莫非就是刀道的至高境界?抑或是武道中的一個神話!

龍賡的眉然一跳,眼中綻現出一絲亮芒。目睹了這一切,他已知曉,此刻的紀空手終於登上了武道中的一個極巔,此戰的勝負,在這一刻已經注定。

鳳陽的劍術不僅精湛博大,而且變幻莫測,算得上是當世江湖中一大絕藝,但是較之紀空手,他仍然還有一些微小的差距,這種差距並不是因為實力造成的,而是因為紀空手的無形刀氣隱匿於劍身之中,宛若羚羊掛角,未知有始,不知有終,讓人無跡可尋,那種詭異之感完全超出了鳳陽最初的想象。

“當當……”幾盡全力,鳳陽一連擋擊了紀空手八八六十四刀,殺氣漫天,刀光縱橫,無數劍影竄行其間,仿佛遮迷了所有人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