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第八章(第2/7頁)

龍賡深知紅顏不喜多言,話一出口,必然有其深意,當下感激地道:“多謝小公主提醒,龍某謹記在心!”

他回頭看了紀空手一眼道:“我這一去,公子內傷未愈,須得在王府內加強戒備,以防鳳孤秦的事件再度重演!”

他這絕不是一句多余的話,事實上自鳳孤秦事件發生之後,紀空手就料算到了鳳孤秦的同黨絕不會就此罷休,一定會還有動作,但一連過去了十幾天,漢王府中竟顯得風平浪靜,這未免也太過反常了些!

但紀空手知道,任何反常的背後,都孕育著陰謀的產生,暫時的平靜往往預示著更大風浪的襲擊。

“你放心!”紀空手並未有如臨大敵般的緊張,反而顯得胸有成竹地道:“就算再來十個鳳孤秦,我也不懼,因為,除了紅顏之外,還有呂雉,有了這樣兩個女人,我完全可以高枕無憂了!”

龍賡不禁啞然失笑,他的確忘了紅顏,忘了呂雉,這兩人一個是知音亭的小公主,一個是聽香榭的當今閥主,名頭之響,猶在自己之上,而她們的武功之高,也未必在自己之下,自己的擔心的確顯得有點多余了。

他大步而出,隨風而去,一路卷起無數黃葉,如蝴蝶般在他的眼前翻飛,望著這美麗的秋景,不知為什麽,他的心中突然“格登”一下,似乎憑生一股莫名的愁情。

△△△△△△△△△

秋風秋雨愁煞人。秋天,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季節,如深閨中的怨婦般讓人琢磨不透。

早晨起來還是一個多霧的天氣,到了午時三刻,天空中竟飄起了牛毛細雨,檐角傳來“嘀嗒”之聲,如佳人的眼淚讓人心懷惆悵。

陳平與張良站立在紀空手的身邊,在一張書案上,平鋪著一張標示著許多曲線與文字的地圖。

“這就是呂不韋所建百葉廟的平面圖,從圖上來看,整個建築布局合理,設計精巧,並無出奇之處,但是此廟築在驪山北端,地勢險峻,沿千步梯而上,直達峰頂,作為宗族祭祀之用未免小題大做,也不利於宗族子弟行走,這是第一個疑點;第二個疑點是距百葉廟不過數百步,有一個水瀑,水量充足,常年不涸,但水流並未成溪成河,反而流經百葉廟並形成一個深水潭,不溢不涸,可見地下另有暗河,有了這兩個疑點,我基本上可以斷定,在百葉廟下的確另有玄機!”陳平顯得非常自信,一講到土木勘查,天下間能夠勝過他的人,實在不多,是以紀空手與張良頓時興奮起來。

“即使廟裏另有玄機,找不到開啟的機關也是枉然!”紀空手興奮歸興奮,但在沒有看到那四百萬兩黃金之前,他還不至於得意忘形。

張良已經去了百葉廟遺址,知道那裏已是一片殘垣斷墻,到處是煙熏火燒的痕跡,是以對紀空手的話深有同感,不過他素知陳平深諳土木機關之術,便將一腔期望全部放在了陳平身上。

陳平沉思了片刻,道:“要找到開啟的機關並不難,而且我也已經找到了,不過,如果我的判斷無誤,這機關已經失靈,有等於無,我們要想進入地下,恐怕還得另想辦法!”

紀、張二人先喜後憂,看著陳平一臉的嚴肅勁,他們已然知道也許惟一辦法就只有集中人力,將驪山北峰夷為平地,或許可以找到那四百萬兩黃金。

這個辦法雖笨,也未必不可實施,征集數萬民工,花上十年時間,終有一天可以找到寶藏,但紀空手未經考慮就一口否定,因為他心裏明白,時間不等人,楚漢大戰在即,他要用這四百萬兩黃金救急。

“坐在這裏看圖,還不如我們都去實地看看,說不定靈感一來,想出妙策也未可知!”紀空手深知此事事關重大,不敢耽擱,當下與陳平、張良一道,率領數百名貼身侍衛趕往驪山。

數百鐵騎冒雨而行,不過半個時辰的功夫,便趕到了驪山北峰腳下,紀空手擡眼望去,只見北峰足有千仞之高,古木森森,黃葉滿地,有一種說不出的奇險。由山腳至峰頂,更有一條青龍蜿蜒盤旋,時隱時現,正是用大塊青石鋪築的千步梯。

“且不說這百葉廟修得如此奇險,單是這千步梯,恐怕也得花上數十萬銀錢,無數人力。看來風傳呂不韋富可敵國,竟然不是虛吹!”紀空手冷然一笑,面對這宏偉的建築,心裏有一股說不出的滋味。

“暴秦之所滅亡,其根源就在於富的富死,窮的窮死,百姓活不下去,當然就只有起來造反,所以有智者言,打天下易,治天下難,看來不無道理!”張良也情不自禁地感慨道。

紀空手苦笑一聲道:“其實說到打天下,這位智者的話未免有失偏頗。且不用引經據典,單看我們如今,內外交困,險象環生,打天下又何嘗容易,一旦楚漢交戰,還不知要死多少將士,多少百姓,所以這句話只能這樣說——‘打天下難,治天下更難’,要想開創一個亙古未有的盛世尤其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