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九章 禹殿殺機(第3/4頁)

他的心已靜如止水,任體內的真氣自然流動,積聚指間。

要想憑一刀在頃刻間揮滅三十八根位置不同、高度各異的火燭,這近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紀空手就算再有信心,也純屬妄想,不可實現。

但紀空手還是決定試上一試。

因為他出刀的路線,根本不是沿燭火排列的路線,而是取這些燭火分布位置的中軸線。他要借陡然爆發的勁力,隨刀勢而生風,以刮滅火燭。

饒是如此,這一刀的難度也到了驚人的地步,稍有絲毫差錯,惟有失敗一途。

不自覺間,紀空手的額上鼻間已有冷汗滲出。

△△△△△△△△△

“先生,你認為紀公子真的有把握將取寶之道盜出嗎?”看著紀空手消失於雪夜中的背影,樂道三友中的弄簫書生道。

“難道你不看好他?”五音先生略顯詫異,回過頭來看了弄簫書生一眼道。

我不是對紀公子沒有信心,只是心中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覺得事情不會這麽簡單。”弄簫書生恭聲答道。他與執琴者、彈箏女投身五音先生門下已有整整三十載,一向對五音先生敬若神明。

“說下去。”五音先生似乎對弄簫書生的話題頗感興趣。在他的眼中,弄簫書生並不是一個喜歡多嘴的人,甚至有幾分木訥,但正因如此,五音先生才相信一個惜字如金的人若要開口,必然有其獨到的見解。

弄簫書生看了五音先生一眼,遲疑片刻道:“以劉邦的為人,取寶之道既然對他這麽重要,他不會不對它采取非常嚴密的防護措施,而且他也知道紀公子與盜神淵源極深,又怎會輕易將取寶之道放於明處,讓紀公子去偷呢?”

五音先生的眼睛一亮,道:“你的意思是說,取寶之道根本不在大鐘寺?劉邦之所以這麽做,只是故意以此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我只是有這個疑惑而已。”弄簫書生似乎對自己的猜測沒有十足的信心,吞吞吐吐地道:“劉邦為人奸詐,又在先生與紀公子的手上吃過大虧,他絕對會想到我們的這一步棋。”

五音先生拍了拍他的肩道:“多謝你提醒了我。”他表面上極是平靜,其實心中已經認同了弄簫書生的懷疑。

他曾經也想到過這個問題,只是劉邦在見面時表現得極有誠意,甚至連一些不為人知的機密也和盤托出,這反而打消了他對劉邦的猜疑。

現在想來,防人之心不可無,他的確有些大意了。不過,五音先生雖然覺得自己今夜的行動略顯冒失,但並不認為就有兇險。

這種判斷是基於他對劉邦現存實力的分析得來的,無論劉邦有怎樣的圖謀,布下怎樣的殺局,他都沒有實力去完成它。

這就叫做“心有余而力不足”。

五音先生沉吟半晌,臉上微微露出一絲笑意,心中暗道:“對付你劉邦這種奸詐之人,我又何必和你講情重義?總而言之,對登龍圖寶藏我們是勢在必得!就算今夜暗偷不成,到了明天,我們就公然明搶,看你能奈我何?”

他拿定主意,整個人霎時輕松了許多。就在這時,從大鐘寺方向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條黑影在雪地林木間飛竄而逃,身後不遠處,緊緊跟著十來條黑影。

五音先生心中一驚,定睛望去,卻見逃者不是紀空手,而是另有其人。此人武功之高,似乎不在紀空手之下,身法極快,迅速向另一片密林隱去。

“此人是誰?他難道也想打取寶之道的主意?”五音先生十分詫異,仿佛沒有想到今夜大鐘寺之行,除了自己外,還另有他人。

他只覺得這人奔掠之中所用的武功心法似有種相熟之感,但一時半刻卻又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

五音先生搖了搖頭,忽然間,他發現自己所處的這片密林極靜,靜得針落可聞。

這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仿佛處在一個真空地帶,不聞人聲,不聞蟲爬蟻鳴,更無風聲,甚至讓人感不到空氣的流動,就像是突然之間從一個時空跳入了另一個空時,進入一個靜默的世界。

五音先生心中一驚,陡然間聽到了自己粗重的呼吸,甚至聽到了自己的心跳。他的手心裏滲出一絲冷汗,似乎感受到了空氣中那至強至大的壓力。

他的心裏“咯噔”一下,發現自己置身於敵人的重重包圍之中。

事態的發展顯然超出了他的想象,雖然敵人尚在百步之外,但五音先生從林木間彌漫的若有若無的殺氣中感到了對手的強大。

“敵人是誰?”五音先生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想到了劉邦,因為只有劉邦,才有可能在這大鐘寺外布下殺局。

事實上,只要劉邦擁有殺死五音先生與紀空手的實力,他就完全沒有必要再去仰仗這兩人的力量來對付項羽。因為劉邦肯定知道,紀空手才是一頭真正的猛虎,能夠早一日將之除掉,那他爭霸天下的把握就會增加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