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十六章 與狼共舞(第3/4頁)

不一會兒,那些猴子紛紛回來,手上都拿著藥草,放在那塊平台上,等待狼兄的檢閱。狼兄看了一下,突然向其中的一只猴子齜牙低嗥,嚇得那只猴子伏地而坐。

紀空手不知狼兄何以會陡然發怒,上前一看,大吃一驚,只見那堆藥草中赫然放了一顆赤紅之珠,在夕陽照射下,紅光閃閃,眩人眼目。

他俯身拾來一看,入手寒意蝕骨,轉動珠子,發現珠身刻有一個“範”字,顯然是此珠主人的姓氏。

他心中的驚奇,已經無法用任何言語來形容。自他誤入絕谷以來,從狼兄到猴子,從猴子到這顆紅珠,無不給他巨大的震動,他心中隱隱覺得,也許他並不是進入這道峽谷的第一人,在他之前,應該還有人來過這裏。

“狼兄,狼兄,這顆紅珠是從何而來?你幫我問一問,好嗎?”紀空手看了一下狼兄,很是興奮地叫道。

狼兄會意,沖著那只嚇得癱坐一團的猴子低吼了一聲,便見這猴子跳將起來,順著一道飛瀑的邊緣,抓住幾根藤蔓向上升躍,爬行不過十丈左右,那猴子尖叫數聲,突然消失在藤蔓之中。

紀空手一直關注著這只猴子的動靜,終於明白,在那片峭壁之上,一定存在著一個山洞,這紅珠顯然是來自於那裏。

“如此隱密的山洞,定然隱藏著什麽東西,只是看那洞口藤蔓橫生,顯然是很長時間無人進出了。我倒要看看,裏面究竟有什麽寶貝?”紀空手好奇心起,摸摸口袋中的火石煤紙,微一提氣,人已淩虛升空,抓住長垂的一根藤蔓縱身而上。

他人到猴子消失的地方,分開藤蔓,一個只容一人鉆進的洞口赫然入目。洞中漆黑一片,除了猴子在裏面吱吱亂叫外,再無其它動靜。

“淮陰紀空手拜會範老前輩。”紀空手不知洞中深淺,惟有運氣於聲,遙傳而入。

誰知連呼三聲,洞中毫無反應,紀空手只得道聲“得罪”,翻身入洞,打燃火石,借著微弱的光線一步一步向裏走去。

這山洞入口狹窄,行不多遠,紀空手便感到自己的腳踩到了一級石梯上,他緩緩地運起玄陽之氣,頓時使自己的耳目靈敏數倍,視物範圍已可遠及數丈開外。

他陡覺眼前一亮,只見從置身處起竟是一個長五十丈、寬五十丈的正方形殿堂,四周俱是堅巖石壁,隱隱有人工斧削的痕跡。在這座殿堂的堂頂中央,鑲嵌了一只形如玉盤的光源體,整個殿堂微弱的照明光正是由此提供。

“這山洞原屬天然,經過後人發現之後,花費了不少心力鑿成現在這等規模,可見洞中主人絕非尋常之人。”紀空手仔細打量著這洞殿的擺設,無論茶幾桌椅,屏風大床,俱是用紅珠同樣質地的石料打造,就連日常所用的盆碗瓢盤亦是如此,不由得讓紀空手心生詫異。

這紅色石料絕非取自於絕谷之中,當時的主人花如此巨大的心血將之運入洞中,卻只是用於日常事物,這不得不讓紀空手感到費解。

他拋開心中的疑團,一步一步拾級而上,來到了洞殿正中央。當他看到正面的石壁上有刀刻的數個大字時,心中一震,只覺得自己的體內湧出一股靈異之力,幾欲噴發,似乎暗合這字義寓意的精神力。

“武道,心道也;惟心存天地,天地方能盡收一心。”

這的確是武道的至理。

能夠書寫此字者,當然是真正領悟了武道極致的絕頂聰明之人,惟有如此,他才會有如斯魄力,如斯心境。

紀空手只感眼眶一熱,淚水緩緩流過臉際,他不明白自己為何一見此字便想哭泣流淚,但他感到了有一種感動自己的精神力注入了靈魂之中,讓自己超越了這段時間與空間,進入了一個玄乎其玄的全新天地。

這種感覺似曾相識,有點等同於他在江上觀天望月。

他初識武道以來,從來都是在悟性中徘徊,然後一步一步向武道玄理邁進。他也許曾經窺到了武道至極的境界,但一閃即逝,從來不像現在這般有切膚的感受。當他與這十八個大字遙遙相對時,才豁然明白,其實追求武道的過程,亦是改造心境的過程,惟有心道修成,武道才能存於一心。

至此,紀空手才算真正步入了當世一流高手的行列。一人身懷補天石異力之玄陽真氣,冠絕天下的“見空步”,以及對武道至理——修心的徹悟,本錢之厚,放眼天下,已無人可及。假以時日,武林必將進入到一個“空手時代”!可惜的是,這心脈之傷的大限留給紀空手的時間已經無多,他是生是死,猶成懸疑,誰又能料到他的將來?紀空手心神震動之下,不自覺地跪了下來,隨著自己身位的降低,入目的竟是一堆白骨,這白骨形似盤膝而坐,血肉化盡,骨架不倒,依稀可辨此人生前的赫赫威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