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第 七 章 生死由劍(第2/4頁)

而真正的刀則在此時悄然襲至。

這與沙漠中常見的一種幻視之象有異曲同工之妙,生活在大漠中的人將那種幻視之景稱為“海市蜃樓”,以為這種景象是由神話中的“蜃”吐氣而成。

其實這是因為陽光的折返照射而形成的,加上身處大漠,景物單調乏味,又有幹渴暴風的困擾,所以人之心理常常異於平時,方能見到此景。

“妖刀”向總管總是喜歡立於松樹下,就是因為陽光從針葉之間照下,照射在他的妖刀之上,光線錯綜復雜,如此一來,他的幻視之法方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其實當年的“妖刀刀法”雖然走的是詭異多變之路,可謂是有鬼神不可測之玄機,但並非邪門刀法,但經歷二百年之久的發展蛻變後,妖刀後嗣以為妖刀之精華便在其“邪”,故不斷地揣摩發展刀法中邪異的部分,並融入了攝魂大法之類的陰毒手法,久而久之,方才有向總管之妖刀刀法。

這等刀法,一旦輔助刀法的攝魂奪魄的手法被破,便再無可取之處。

牧野靜風早已覷出其中玄奧,又急中生智喝出百字劍訣中的一句,而且時機恰到好處,頓時保住了自己心靈的一片清靈,再不為對方所惑。

故向總管喝了一聲“飛”之後,其他旁觀者但聞刀刃破空之聲,如迅雷奔襲牧野靜風,而牧野靜風此時卻全無這種感覺,他清楚地看到對方的刀還在手中。

但因為心存忌憚,反倒以為自己所看到的刀又是虛的,當即並未趁勢而進,錯過了太好時機。

兩人頓成詭異古怪的對峙,雙方都凝神未動。

向總管凝神未動是因為牧野靜風並沒有被他的喝聲所迷惑,自然就無隙可乘,而牧野靜風凝神未動,則是因為將對方真實的刀看作虛幻的刀,不敢貿然進攻。

在旁人看來,他們的舉動則是古怪之極。

當然,這種狀態只維持了極短的時間,牧野靜風絕頂聰明,略一思忖,便想到對方之所以未能如上次般發出詭異難測的一擊,皆是自己方才一喝之功,但就在這時,向總管已暴進二步,沉喝一聲:“長!”

“行道遲遲!”牧野靜風的百字劍訣隨口而出。

若換了他人,即便在這時候喝出一句“行道遲遲”也是毫無用處,因為在尋常人眼中,它不過是寫得比較出色一點的賦詞罷了。

但牧野靜風則不同,他見到百字劍訣的時候,恰好是被自己體內邪門武學及邪異內力深深困擾的時候,而“有情劍”以充滿人間真情的劍風見長,許多魔道中人可被大俠谷風一招“劍若有情天亦老”而變化,悔過自新,所以百字劍訣對邪惡之物有驚人的抑制消融之能。

牧野靜風深深地體會到這一點後,他與百字劍訣之間便有了一種無間無隙的感應,劍訣一出口,便可直達心靈,讓清朗的意境護住自己的心中靈台,不為對方的聲音所侵蝕。

向總管絲毫未料到自己一向引以為豪的“妖刀刀法”今天已被對方無意中以一種奇特的方式所克制。

百字劍訣中無不是至美之物,加上抑揚頓挫極有韻律,聞者無不深深為其幽雅超然之意境打動,向總管乍聞四字,與其詭異邪術自然格格不入,頓覺又是胸口一悶,大為難受。

牧野靜風眼見對方神情,心中一動,朗聲誦道:“參天地兮,習習谷風……”

此時向總管恰好有一字剛欲出口,竟被牧野靜風的話生生卡住!

他的臉色頓時變得蒼白如紙!

牧野靜風精神大振!

“平天劍術”傾灑而出。

同時朗聲誦道:“……城之北矣,雲誰思之……流水潺潺,楊柳依依……”

眾人但見“妖刀”向總管節節敗退,俱都愕然,不明白方才還占有上風的他為何會突然不支。

當牧野靜風念至“行道遲遲”之時,兩個人同時靜立不動。

因為,這時牧野靜風的劍已洞穿了對方的身軀。

向總管愕愕地望著牧野靜風,眼中充滿了疑惑與不信,他的身體一點點地變冷,一點點地僵硬,但他的眼睛遲遲不肯閉上。

只是眼中的神采在慢慢地消散,眼神越來越黯淡,瞳孔則在慢慢地放大,他吃力地張了張,像是要說什麽,最終什麽也沒有說出,便已緩緩向後倒去。

刀仍在他手中,但此時的妖刀已不再有原先的詭異氣息,而是成了再普通不過的刀。

牧野靜風有些驚訝地思忖:難道刀的生命也已因為他的生命的結束而結束嗎?

向總管一死,場上局面立變。

即便牧野靜風未出手,局面也會向有利於十大門派的方向轉變,因為主將一死,地下山莊的人鬥志盡失。

當下有人振聲呼道:“奪回青城山,接應諸位前輩!”此人說話倒頗為嚴謹,知道武林前輩是不能“救援”,而只能是“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