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殺與禪 第六章 女煞(第3/4頁)

此時杜三吩咐完村民,回到同伴之間幫忙整理馬匹,準備乘夜離開澄安村。

霍瑤花正好也站在馬匹旁,仔細地清潔著虎玲蘭送給她的軍刀。這柄刀論分量比她過去慣用的大鋸刀差得遠,不過現在正好適合隱伏與迅速行動。雖然顯得有點舊,但那仿照日本刀形的刃身材質甚堅實,確是真正的戰場用刀,能承受霍瑤花那種剛猛力量。

杜三看著她抹刀,對這個美麗的大姐姐很感興趣。她就是傳說中那些厲害的武林高手吧?自小在混跡街頭的杜三,一向對巷裏傳聞裏的武者甚為仰慕。如今就有個活生生站在他面前。而且比他想象的還要震撼。

搞不好這麽下去,我們幾天就能收拾超過一百人,到時倒是怎樣收藏馬匹才最令人頭疼。

「還是沒有關於他們的消息嗎?」霍瑤花用布抹著刀刃,一邊問。

這是在問杜三。她不用看就感覺到他正在看著自己。

杜三搖了搖頭。他當然知道她口中的「他們」是指「破門六劍」。

「那幾個人不斷在轉移地點,即使偶爾有跟我的同伴聯絡,也難以掌握所在。」杜三回答:「我們只確定他們已不在南昌以西的地帶。但是有多接近這邊,我也說不上。他們移動得這麽頻密,要不是預防的手段,就是……」

「就是什麽?」霍瑤花將刀收回鞘內,心急追問。

「……就是察覺已經被某些人盯上,所以要擺脫。」

霍瑤花聽了眉頭緊皺。她北上而來,本來主要就是為了支持荊裂他們,但始終無法與之會合,又聯系不上消息,甚至連他們當下身在哪個地點也不知道,每次有消息傳遞到來時早已離去。假如現在「破門六劍」真的遇上危險,霍瑤花也無從救援。

杜三怕被村民聽到對話,也不再多說,眾人牽著馬出村離去。夕陽在他們右側漸漸西沉,前路一片晦暗。

他們並沒有騎馬,只因除了霍瑤花一人之外,都沒有那種一邊提著火把、一邊能夠策騎避開障礙的高超技術,黑夜裏人與馬都很容易受傷。

領在前頭的是杜三及兩個年紀比他大得多的同伴,都是負責情報消息的線眼,剛才也有拿起弓箭來助戰。他們對這一帶地形道路了如指掌,即使天上投下來的月光極淡,都能辨別行走的路徑。霍瑤花等十一人在後面緊隨,眾人之間只點了一盞燈籠,以減低被發現的危險,即使遠遠給看見,對方也會以為只得三兩名旅人,沒那麽容易起疑。

他們正要將馬匹和兵器送往某個據點儲存,有人會將之轉移到義軍手上,以充實裝備。相比在南昌府以西的武寧那一帶,這東面九江府本來並不是寧王的根據地,孫燧布在此地的線眼比較活躍,他們也就不必像「破門六劍」把馬匹宰掉那麽浪費。

昨天伏擊了六名寧王兵之後杜三等三名線眼與霍瑤花等十一人分了手,並沒有帶他們一起去交付馬匹兵刃,現在卻主動帶著他們一起前去。霍瑤花感受到杜三對她信任大增,畢竟他們已經一起殺過敵。

徒步走了接近兩個時辰,已然夜深,跟著走的民兵又餓又累,但他們依然忍耐著不吭一聲。相比從前隨王守仁在南贛剿匪,在險惡山水中開路攀爬行進,這路途輕松得多。

終於他們看見前面荒野中發出光芒。杜三加緊向光源處走去。

到達那片空地跟前,霍瑤花才看清楚是一片營地,搭起了三座小小的布營賬,其間布著各樣用品,中央生著一個火堆,有四、五人圍在火前,借用火光照明,不知道埋頭在幹什麽。

營賬旁還堆著好幾個竹籠,最初霍瑤花還以為是當作糧食用的活雞鴨,

走近些才發現內裏的是信鴿。

看見杜三到來,火堆前那些人都上前招呼,狀甚熟絡,顯然是認識很久的同伴。他們發現杜三帶著十幾匹馬與許多刀槍到來,都有些驚喜。

「小子,你憑什麽搶來這麽多?…….」

「不是我。是她。」杜三笑笑指著霍瑤花。

問杜三的那個男人打量著霍瑤花。他已是五十歲上下年紀,火光映著他滄桑又結實的臉,霍瑤花一看就知是個走江湖的——畢竟她過去也是那條道上的人。

男人看看霍瑤花,目光一掃到她腰上的刀,馬上露出恍然的表情。

——是個惹不得的女人。

那男人拍拍馬匹,指示眾人將馬系到營地側,然後看著霍瑤花說:「王大人派來的,果然都不是普通人。」

聽見那個「都」字,霍瑤花雙眉揚了揚。

「你見過荊裂他們嗎?」

男人搖了搖頭:「沒見過。可是從那邊收到的情報,就知道他們這十天八天幹了些什麽厲害的事,死在他們手上的賊兵已經差不多有兩百人。」

霍瑤花點點頭。她清楚「破門六劍」的能耐,擔心的只是他們太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