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狼行荊楚 第三章 蜂刺(第2/6頁)

「是我叫人這麽寫的,又如何?」一把尖細的聲音從上方傳來,正是蹲在屋檐上另一人。

此人身材瘦長,蓄著須的臉輪廓深沉,右腕穿戴著一個烏黑色的鐵爪,兩根尺許長的尖硬爪子從掌背伸出來,那蹲踞的姿態也恍如一只棲息在樹椏上的大鳥。

他名叫沈豐,是湖南平江人士,自從六年前藝成於當地巨禽門後,一直與兩個師弟在外遊歷修行。這陣子三人正好到臨江阮家作客,聽聞阮韶雄要來剿賊,也就一口應允助拳。

童靜聽了沈豐說,怒目往上盯著他,正要回話,但沈豐馬上又先一步譏嘲:「既然作賊,早就知道要沾汙祖宗父母,還怪別人寫出你的醜行嗎?」

另一人也接著沈豐說:「姑娘年紀如此輕,既是學劍之人,就該當走正道。」

說話者是站在阮韶雄身邊的第三人。他斜背著一柄長穗古劍,身材並非格外高壯,但肩頭甚為寬橫,腰細腿長,身形體如三角,呈現如豹子般強悍敏捷的氣勢。

他大概二十七、八年紀,五官輪廓堅剛,可是眉宇之間卻帶著漫不經心的神色,嘴角微微噘起,既似輕松也像感到厭煩,讓人看不透他到底是來湊熱鬧不打算助拳出手,還是對自己的武技擁有絕大自信。

此人年紀比阮韶雄和沈豐都要輕,但他一說話,那兩人都瞧著他,顯然對他甚為看重。

他名叫龐天順,在場群豪之中,就只有他獨自一人前來,可是論背景卻最厚:出身於名動三省的湘龍劍派,更是湘潭總館年輕一代裏出類拔萃的入室弟子。

湘龍劍派源出湖南,百年來流布甚廣,從湖廣到江西,甚或廣西都有分支傳人,聲勢只稍遜於「九大門派」裏的八卦、心意、秘宗「三門」。

——當今天下武林雖以「九大派」為尊,但實力出眾的宗派當然不只他們九個。像湘龍派、無極門、巨禽門等名門,無刻不想尋找機會壯大聲威,期望有天也躋身到「九大派」同儕之列,甚或取而代之。阮韶雄等人這次出手義助官府對付「破門六賊」,也是為這原因。

群豪裏其他十余人,則來自贛北一帶幾個較小的武林門派,無非是得知有三派的大人物聯袂出手,因此踴躍到來加盟,希望沾沾光拉拉關系。

沈豐與龐天順剛才一人一句嘲諷,把童靜的臉蛋氣得更紅。但她無意辯解——「破門六劍」行俠於江湖,冒犯地方官府,本就預料必被誣蔑為匪賊,他們半絲不放在心上。

真正令童靜憤怒的,是聲討狀上的一句話。

「這句『奸……』」童靜不好意思說出整句:「你們亂寫些什麽?」

這聲討狀其實是臨江知府呂炳季大人手下幕僚所寫,沈豐剛才這樣說,不過故意戲弄童靜。群豪大舉出動,對方卻只得一個女孩來接戰,沈豐甚感慍怒,忍不住又再譏諷:「幾個男女混在一起作賊,斷不是什麽好貨色,這『奸淫不倫』,八九不離十。」

童靜咬著下唇,本來如火的眼神突然凍結。

這刹那龐天順感受到童靜的氣息轉變,擡起本來懶洋洋的眉毛。

童靜那把紙傘分毫未動,但握傘的左手突然離柄,伸往後腰再閃電向前摔出!

沈豐還沒看清怎麽回事,只感下方女孩的紙傘底下射出一物,正向自己高速飛來,他本能地舒臂向上,鐵爪往面門一抹,發出金屬交擊之聲!

那飛行物被擊打折射往旁邊,插在沈豐身後的窗格上,乃是一柄甚輕細的飛劍匕首!

此時童靜左手已接住剛才浮於半空的紙傘,全身恍如未動過一樣。

街上眾人全被童靜這手不動聲色的崆峒派「飛法」所震驚!

——好詭異的出手!

經過去年清蓮寺一戰,童靜有感自己只仗一柄單劍,往往不能隨戰況應變,尤其在群戰中以寡擊眾,沒有長兵或遠射武器更受制肘,於是向練飛虹學習了飛刃之術。

童靜這飛劍雖未大成,力量和速度也不夠急勁,但她勝在曾經苦學過「半手一心」的虛擊法門,知道如何控制肢體的預兆動作,因此猝然出手之際,身形幾近紋絲不動,飛劍將及沈豐面門,他才有所反應,幾乎就要了他的命,直驚得這巨禽門好手一身冷汗!

場上江湖經驗最豐富的是阮韶雄,也最先作出反應,閃電伸手搭住腰間雁翎刀!

——這娃兒好不簡單!先擒下來再說!

阮韶雄腰旁銀光閃爍。他已不顧慮身份,率先出刀!

——黃州無極門以剛猛刀法與拳掌名聞江湖,當年阮韶雄太祖阮基遠渡拜師學藝十三年,得師門允許回故鄉臨江開設分館,自然已得真傳。阮韶雄這一招「摘花投水」拔刀手法,正是他阮家嫡傳六十余年的無極門刀技。

他卻看見眼前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