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鐵血之陣 第七章 秘練(第3/5頁)

這一切,始終源於葉辰淵長久的心魔:自七年前那第一次落敗,他沒有一天不想擊敗姚蓮舟。

葉辰淵不是為了掌門之位——他對權力沒有興趣。他徹底忠於武當派,只要武當能達成「天下無敵」,他絕不介意付出任何代價。

可是身在一個「天下無敵」的團體裏,自己卻不是第一人,那仍然是一種遺憾。

本來他已經放棄了挑戰姚蓮舟。但發現這部劍譜,讓他重燃希望。

——假如,我從中找到能夠取勝的優勢……哪怕只是一點點……

——何自聖敗給我,也許就是天賜給我這個契機……

對於已經四十六歲的葉辰淵而言,這很可能是最後一次機會。

經過半年來秘密練習,二人已經將「雌雄龍虎劍法」的五成重現了,然而沒有真正的青城高人指點,他們無法肯定每一劍到底有多接近原本的招勢。侯英志畢竟只是青城派「研修弟子」,並未學全青城劍法。有的招式代號裏包含了三套高級劍法「迅兆劍」、「八音劍」和「甲壁雙劍」,這些侯英志全都沒學過,也就無從解讀,只能大約揣摩一點點。

二人將這「合爪」一式組合得差不多後,葉辰淵也就呼喚:「來吧!」

侯英志先當喂招的人,一劍往葉辰淵面門直刺。葉辰淵心裏牢記了這新學的招式,右手長木劍將來劍向內架住,同時左手短劍斜抹而上,截向侯英志手腕。

被短木劍的鈍刃擊打,侯英志前臂吃痛,木劍脫手掉下。葉辰淵順勢猛踏一步,雙劍同時靠身步發力一起刺過去,停在侯英志眉心和胸口前。

「這角度好像不太對……」葉辰淵比劃著短劍,嘗試各種不同的揮抹角度:「再來!」

侯英志拾起木劍又再次喂招。如此經過好一陣子,兩人又交換了角色,好讓葉辰淵從對手的角度觀察這招式的效果,更加深理解其用法之妙。

這時侯英志也在密切注視葉辰淵。葉辰淵不斷重復練習之下,他的招式動作和姿勢開始有微細的改變。侯英志知道,這是葉辰淵將武當派的武功習慣和劍路融入招式的結果。葉辰淵畢竟修練武當派劍道已經接近四十年,很多動作的傾向已經變成無法改變的本能。

對侯英志來說,這才是他與葉辰淵秘密練劍的最大裨益。

侯英志自從一年前加入武當派後甚為努力,加上有六年多的青城劍術底子,比對其他新入門者進度快得多。但是他自己則不是這樣看。

——我不是初入門。我是一個修練了六、七年的劍士。要比,我就得與同樣資歷的武當弟子去比。

那一輩的弟子,勝過他的當然有很多。有幾個出色的甚至已經開始進入「兵鴉道」訓練了。

另方面,侯英志的青城武功底子,也並非全然有利。雖說天下武功殊途同歸,青城派與武當派的劍路和戰法還是大有分別,侯英志要壓抑著青城劍法的習慣去學武當派的劍招,有的時候比完全一張白紙的初學者還要困難。

有次「鎮龜道」的陳岱秀師兄看見他練劍,語重心長地勸告他:「你不如徹底忘記青城劍法,抱著一顆空白的心,從頭去學武當劍吧。」陳師兄是看出了,侯英志還有練習青城劍。

但侯英志不願放棄從前的所得。他深信青城劍法就是他最重大的資本:只有靠著這個優勢,他才有望在武當派裏加快超越同儕,進身為精英。

他沒有忘記,燕小六比自己更快當上「道傳弟子」這個恥辱。那個時候他跟小六還是好朋友,對這事只是略有不快;但投身武當之後,他每次回想這事情就越發感到不忿。

——全因為那次姚蓮舟接見他,卻只問他燕橫的事。

侯英志自那天就立誓:我要盡快變成姚掌門無法忽視人物。

他努力試圖將青城和武當的劍路融合,深信這是令自己的武藝突破往另一層次的關鍵,但始終沒能成功。

現在與葉辰淵練習,侯英志得以極接近地觀察,葉辰淵如何把青城劍法化為己用,這條道路突然就如點亮了一盞明燈,予他極其珍貴的啟發和引導。這半年裏他的心其實都不在「雌雄龍虎劍」上,反而是在全力發展自己的一套混合兩派的劍法。

葉辰淵為了武功更上層樓,找侯英志幫助破譯這份劍譜;但結果卻是侯英志的得益遠比葉辰淵多。

兩人交換了位置數次,擊劍兩百多遍後,侯英志終於也累了,連劍也握不牢。葉辰淵見了就說:「今天到此為止。」

二人放下木劍,一起坐在一塊巖石上休息,這兒可眺視山下道宮的風光,只見武當山大半被白雲所蓋,又是另一番美麗。

葉辰淵拿來一個布包,內裏有幾塊幹餅,還有一小瓶酒。

「喝兩口,暖暖身子。」葉辰淵把瓶塞打開,遞給侯英志。從前青城派戒律森嚴,不許喝酒,侯英志也是到了武當山後,初次嘗到那幫助練功的「雄勝酒」,花了好一段時日才學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