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青衿心上意 彩筆畫中人(第3/12頁)

只聽樓梯上腳步聲響,袁承志提起史氏兄弟,放在書架之後,再轉身提了黎剛,和焦宛兒都躲在書架背後,剛剛藏好,幾個人走進室來。

一人說道:“請各位在這裏等一下,曹公公馬上就來。”一個嬌媚的女子聲音道:“辛苦你啦!”袁承志和焦宛兒聽出是五毒教主何鐵手的聲音,雙手互相一捏。過了片刻,又進來幾人,與何鐵手等互道寒暄。袁承志尋思:“衢州石梁派的溫氏四老也來了。原來宛兒昨晚瞧見的四個老頭子,竟便是他們,怪不得仙都派抵擋不住。他們來幹甚麽?”眾人客套未畢,曹化淳和幾名武林好手已走進室來。只聽曹化淳給各人引見,竟有方巖的呂七先生在內。袁承志心想:“溫方施害死青弟的母親,給我打中穴道,無人相救,多半已成廢人,溫氏的五行陣是施展不出了。但加上五毒教的高手和其他人眾,我一人萬萬抵敵不過。”

只聽曹化淳道:“太白三英呢?”一名太監答道:“史爺他們已來過啦,不知到哪裏去了。”曹化淳派人出去找尋,幾批太監找了好久回來,都說不見三人影蹤。余人悄悄議論,顯然都不耐煩了。曹化淳道:“咱們不等了,他們自己棄了立功良機,也怨不得旁人。”只聽眾人挪動椅子之聲,想是大家坐近了聽他說話。

只聽他道:“闖賊攻破潼關,兵部尚書孫傳庭殉難。”眾人噫哦連聲,甚是震動。曹化淳道:“咱們如不快想法子,賊兵指日迫近京師。要是皇上再不借兵滅寇,大明數百年的基業,都要斷送在他手裏。咱們以國家為重,只得另立明君,維持社稷。”

何鐵手道:“那就立誠王爺了。”曹化淳道:“不錯,今日要借重各位,為新君效勞。一切大事,有兄弟承當。立了大功,卻是大家的。”見眾人並無異議,當下分派職司。

只聽他說道:“再過一個時辰,溫家四位老先生帶領得力弟兄,在皇上寢宮外四周埋伏,阻攔旁人入內。何教主的手下伏在書房外面,由誠王爺入內進諫。”

呂七先生道:“周大將軍統率京營兵馬,他是忠於今上的吧?要不要先除了去,以免不測?”曹化淳笑道:“周大將軍跟傅尚書那兩個家夥,早給我略施小計除去了。何教主,你說給他聽吧。”何鐵手笑道:“曹公公要擁誠王登基,早知周大將軍跟傅尚書是兩個大患,因此命小妹連日派人去戶部偷盜庫銀。皇帝愛斤斤計較,最受不了這些小事。今日下午已下旨把周傅二人革職拿問了。”眾人壓低了嗓子,一陣嘻笑,都稱贊曹化淳神機妙算。

袁承志這時方才明白,原來那些紅衣童子偷盜庫銀,不是為了錢財,實是一個通敵禍國的大陰謀,可嘆崇禎自以為精明,落入圈套之中尚自不覺。

曹化淳道:“各位且去休息一會兒,待會兄弟再來奉請。”呂七先生與溫氏四老等告辭了出去。何鐵手留在最後,將到門口時,忽道:“太白三英為甚麽不來?莫非是去向皇帝告密?”曹化淳道:“究竟何教主心思周密。這件事咱們索性瞞過了他們。不過太白三英是滿清九王的心腹,最近還立了一件大功,要說背叛九王,那倒決不至於。”何鐵手道:“甚麽大功?”曹化淳道:“他們盜了仙都派一個姓閔的一柄匕首,去刺殺了金龍幫的幫主,這麽一來,武林人物勢必大相殘殺。咱們將來避去金陵,那就舒服得多啦。”

焦宛兒早有九成料定是太白三英害她父親,這時更無懷疑。袁承志怕她傷痛氣惱之際發出聲響,何鐵手耳目靈敏,一點兒細微動靜都瞞她不過,忙伸手輕輕按住焦宛兒的嘴。

只聽何鐵手笑道:“公公在宮廷之內,對江湖上的事情卻這般清楚,真是難得。”曹化淳幹笑了兩聲,道:“朝廷裏的事我見得多了,哪一個不是貪圖功名利祿,反復無常?哪一個講甚麽仁義道德?還是江湖上的朋友說一是一,說二是二。兄弟這次圖謀大事,不敢跟朝廷大臣商議,卻來禮聘各位拔刀相助,便是這個道理……”兩人說著話走出了書房。

袁承志知道事在緊急,可是該當怎麽辦卻打不定主意,一時國難家仇,百感交集。

焦宛兒低聲問道:“這三個奸賊怎樣處置?小妹可要殺了。”袁承志道:“好,但不要見血,以免給人發覺。”捧起史秉光的腦袋,指著他兩邊“太陽穴”道:“你會使‘鐘鼓齊鳴’這一招麽?”焦宛兒點點頭。袁承志道:“拇指節骨向外,這樣握拳,對啦,發招!”焦宛兒應聲出拳,噗的一聲,雙拳同時擊在史秉光兩邊“太陽穴”上。史秉光一聲沒哼,登時氣絕。她如法施為,又將史秉文和黎剛兩人打死,這時大仇得報,想起父親,不禁伏在袁承志肩頭吞聲哭泣。袁承志低聲道:“咱們快出去,瞧那何鐵手到哪裏去。”焦宛兒拿得起放得下,立時收淚,隨著袁承志走出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