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慷慨同仇日 間關百戰時(第2/10頁)

袁承志道:“這些官兵身上挑著這樣重的擔子,居然還來多管閑事,跟人為難。”褚紅柳笑道:“他們以為咱們轉眼個個就擒,只須給咱們安上幾個甚麽王、甚麽星的厲害匪號,奏報上去,豈不是大功一件?”又道:“我們本是土匪強人,倒也不是冤枉,只可惜累了相公。”袁承志嘆道:“官逼民反,今日可教我親身遇上了。”沉吟片刻,說道:“此處向西北有個峽口,咱們從那邊沖出去吧。”

褚紅柳這時對他已佩服得五體投地,哪會有何異議,便道:“請袁相公吩咐,大夥兒齊聽號令。”袁承志在地上畫了圖,計議突圍之策已定,便即分撥人手。一聲令下,群盜齊聲發喊。袁承志和啞巴當先開路,率領眾人沖下崗去。

官兵本已怠懈疲倦,除了少數奉命守禦,余人均已就地坐倒休息,忽見群盜驟然湧到,來勢兇猛,稍加抵擋,就被沖破一道口子。群盜向峽口直奔,官兵叫喊著隨後追來。追了一陣,殿後的數十名盜幫忽然回身邀鬥,把官兵追勢擋了一擋。待得官兵大隊攻到,殿後的盜幫也已退入峽口。

那峽口兩旁都是高峰峭壁,形勢險惡,官兵一追入峽口,率隊長官下令暫停,以防中伏。忽然間前面大車中一只鐵箱滾了下來,箱蓋翻開,道上丟滿了珠寶珍物,閃閃發光。那統兵的總兵一見大喜,下令急追,要把十只寶箱全都搶了下來。追了一陣,只見群盜拋下衣甲兵器,亂竄亂奔,道旁丟滿了金磚銀錠。眾官兵你搶我奪,亂成一團。那總兵見群盜潰散,連兵器也隨地亂丟,不再存防備之念,一意要搶寶箱,下令前、中、後三隊齊趕。

有分教:抗外敵不妨落後,搶金銀務必爭先。

這時袁承志已飛身躍上峭壁,手足並用,拉著石壁上的藤枝樹條,抄向官兵後路。走了一會,果見官兵隊中車輛一輛接著一輛,蜿蜒而來,不計其數,車輛都用黃布蒙住,車上插了旗幟,旗上寫的是“大明江南漕運”幾個紅字,從上面放眼望下去,車隊直如一條其長無比的黃龍。

袁承志見此情勢,不覺又驚又喜,驚的是官兵勢大,不易對敵,喜的是如能劫下漕運,那真是對大仇人崇禎皇帝一個當頭猛擊,闖王義兵就更易成事,實是奇功一件。眼見坡下樹木茂密,當即穿林而下,要就近看清楚車隊。不一刻,靠近官兵隊伍,借著樹木遮掩,連官兵的說話都聽得清清楚楚。

車輛連綿不斷,隆隆而過,過了好一陣,忽聽得車行轔轔之聲漸輕,車中所裝似乎已非銀子,從樹木空隙中向外望去,見是百余輛囚車。車中囚徒雙手反縛,盤膝而坐,每輛車上都插著一面白旗,寫著“候斬巨寇某某某”等字樣,又是甚麽“江洋大盜”、“流寇頭目”、“反叛逆首”、“淮南巨賊”等等,顯見都是反抗朝廷的饑民或山寨盜魁。袁承志心想:“這些人都須加以搭救,但如何下手才是?”

正自尋思,忽見一輛車子過來,旗上寫著“候斬反逆孫仲壽一名”九字,袁承志大吃一驚,追了幾步細看,見車中所坐的果然便是孫仲壽。但見他兩鬢斑白,滿臉風霜之色,較之昔日在聖峰嶂上率領同袍祭奠故帥之時,已蒼老得多,但一副慷慨風致,雖在難中,仍是不減當年。袁承志驚訝未定,只見後面囚車中推來的又都是父親舊部,當時教導撫養自己的倪浩、朱安國、羅大千三人都在其內,只是不見應松。袁承志一陣心酸,隨又暗暗歡喜:“老天爺有眼,教我今日撞見眾位叔叔。”

不久囚車過完,袁承志向上奔了數丈,疾向後追。官兵望見,鼓噪起來,有的便發箭射來。但袁承志身法快捷,箭枝到時,人早不見。他奔出數十丈,官兵隊伍已盡,最後一名軍官騎在馬上,手提大刀押隊。袁承志心想:“我拿住這軍官,先搗亂一陣,然後乘機相救孫叔叔、朱叔叔他們。”

正要飛身躍下,忽然望見遠處塵土飛揚,幾騎馬奔馳而來,心想:“原來後面還有接應,等他們過來看個明白再說。”不一刻五騎馬奔到,當先一人是個女子,卻是飛天魔女孫仲君,後面四人正是二師兄歸辛樹夫婦以及梅劍和、劉培生。

袁承志一見大喜,叫道:“二師哥!”飛身落下,落在歸辛樹夫婦馬前。

歸氏夫婦一起勒馬,見到是他,歸二娘點了點頭,說道:“嗯!是你,有甚麽貴幹?”袁承志道:“小弟有件急事,求師哥師嫂幾位伸手相助。”歸二娘道:“我們自己也有要事,沒空!”和歸辛樹二人一提韁,雙騎從他兩側擦過,向前沖了過去。梅劍和拱手叫聲:“師叔!”跟著師父師娘去了。

劉培生跳下馬來,說道:“師父師娘正有一件要緊事。弟子辦了之後,立刻過來聽師叔差遣。”袁承志道:“那不必了,我借坐一下劉大哥的牲口。”劉培生道:“師叔請用。”將韁繩遞將過去。袁承志道:“咱倆合騎,追上前面官兵就行了。”說著飛身上馬。劉培生也跳上馬來。袁承志雙腿一夾,那馬發足奔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