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經年親劍鋏 長日對楸枰(第3/13頁)

這時袁承志趕得緊,穆人清也避得快,兩人急奔疾趨,廣場上只見兩條人影,飛來舞去。袁承志早忘了嬉笑,全神貫注的追捉師父。

忽然穆人清哈哈大笑,一把將他抱了起來,笑道:“好徒弟,乖孩子!”袁承志見這一套十段錦中,竟有如許奧妙,不由得又驚又喜。穆人清道:“好啦,這些已夠你練啦。”把他放下地來,叫他復習幾遍,自行入內。

袁承志把這路拳法從頭至尾練了十多遍,除了牢記師父身法之外,又自行悟出了一些巧妙。只把他喜得抓耳撓腮,一夜沒好好睡,就是在夢中也是在練拳。

等到天一微亮,生怕忘了昨天所學,又到廣場上練了起來。越打越是起勁,忽聽得背後一聲咳嗽,忙轉過身來,見師父笑吟吟的站在身後,叫了一聲:“師父!”垂手站立。

穆人清道:“你自己悟出這幾招都還不錯。但這一招快是快了,下盤露出了空隙。敵人如是好手,他的腳這樣一勾,你就糟糕,所以應該這樣。”連說帶比的教了起來。袁承志大是欽服,這一天又學了不少訣竅。

一晃三年,袁承志已十三歲了。這三年之中,穆人清又傳了他“破玉拳”和“混元掌”。“混元掌”雖是掌法,卻是修習內功之用。自來各家各派修練內功,都講究呼吸吐納,打坐練氣,華山派的內功卻別具蹊徑,自外而內,於掌法中修習內勁。這門功夫雖然費時甚久,見效極慢,但修習時既無走火入魔之虞,練成後又是威力奇大。蓋內外齊修,臨敵時一招一式之中,皆自然而有內勁相附,能於不著意間制勝克敵。待得“混元功”大成,那更是無往不利、無堅不摧了。

袁承志練武時日尚淺,“混元功”自未有成,但身子已出落得壯健異常,百病不侵。穆人清有時下山,一去便是兩三月、三四月不等,回山後查考武功,見他用功勤奮,進境迅速,每次都是獎勉有加。

這一年端午節,吃過雄黃酒,穆人清又請出祖師爺的畫像,自己磕了頭,又命袁承志磕頭。說道:“今天教你拜祖師,你知為了甚麽?”袁承志道:“請師父示知。”

穆人清從至內捧出一只長長的木匣,放在案上,木匣蓋一揭開,只見精光耀眼,匣中橫放著一柄明晃晃的三尺長劍。

袁承志驚喜交集,心中突突亂跳,顫聲道:“師父,你是教我學劍。”穆人清點點頭,從匣中提起長劍,臉色一沉,說道:“你跪下,聽我說話。”袁承志依言下跪。

穆人清道:“劍為百兵之祖,最是難學。本派劍法更是博大精深,加之自歷代祖師以降,每一代都有增益。別派武功,師父常常留一手看家本領,以致一代不如一代,越傳到後來精妙之著越少。本派卻非如此,選弟子之時極為嚴格,選中之後,卻是傾囊相授。單以劍法而論,每一代便都能青出於藍。你聰明勤奮,要學好劍術,不算難事,所期望於你的,是日後更要發揚光大。更須牢記:劍乃利器,以之行善,其善無窮,以之行惡,其惡亦無窮。今日我要你發一個重誓,一生之中,決不可妄殺一個無辜之人。”

袁承志道:“師父教了我劍法,要是以後我劍下傷了一個好人,一定也被人殺死。”穆人清道:“好,起來吧。”袁承志站了起來。

穆人清道:“我也知你心地仁厚,決不會故意殺害好人。不過是非之間,有時甚難分辨,世情詭險,人心難料,好人或許是壞人,壞人說不定其實是好人。但只要你常存忠恕寬容之心,就不易誤傷了。”袁承志點頭答應。穆人清又道:“崇禎皇帝殺了你爹爹,在他心中,只道你爹爹是壞人,他殺得一點兒也不錯,哪知卻大大的錯了。崇禎皇帝這些年來殺了不少大臣大將,有的固是壞人,好人可也給他殺了不少。他不明是非,又無絲毫寬厚之心,他這麽亂殺一通,這大明江山,難免斷送在他手裏。”袁承志黯然點頭,知道師父提出崇禎殺他父親的事來,是要他將“是非難辨、不可妄殺”的教訓深深記在心頭,再也不會忘記。

穆人清左手捏個劍訣,右手長劍挺出,劍走龍蛇,白光如虹,一套天下無雙的劍法展了開來。

日光下長劍閃爍生輝,舞到後來,但見一團白光滾來滾去。袁承志跟著師父練了三年拳法,眼光與以前已大不相同,饒是如此,師父的劍法、身法還是瞧不清楚,只覺凝重處如山嶽巍峙,輕靈處若清風無跡,變幻莫測,迅捷無倫。舞到急處,穆人清大喝一聲,長劍忽地飛出,嗤的一聲,插入了山峰邊一株大松樹中,劍刃直沒至柄。

袁承志知道松樹質地致密,適才見師父舞劍之時,劍身不住顫動,可見劍刃剛中帶柔,哪知這一擲之下,一柄長劍的劍身全部沒入,不覺驚奇得張大了嘴,合不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