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軒轅台前(第3/11頁)

奉立幫主是丐幫中的第一等大事,丐幫的興衰成敗,倒有一大半決定於幫主是否有德有能。當年第十七代錢幫主昏喑懦弱,武功雖高,但處事不當,凈衣派與汙衣派紛爭不休,丐幫聲勢大衰。直至洪七公接任幫主,強行鎮壓兩派不許內訌,丐幫方得在江湖上重振雄風。這些舊事此日與會群丐盡皆知曉,是以一聽到要奉立幫主,人人全神貫注,屏息無聲。

楊康雙手持定綠竹杖,高舉過頂,朗聲說道:“洪幫主受奸人圍攻,身受重傷,性命危在頃刻,在下路見不平,將他藏在舍間地窖之中,騙過群奸,當即延請名醫,悉心給洪幫主診治,終因受傷太重,無法挽救。”眾丐聽到這裏,發出一片唏噓之聲。楊康停了片刻,又道:“洪幫主臨終之時,將這竹杖相授,命在下接任第十九代幫主的重任。”此言既出,眾丐無不聳動,萬想不到丐幫幫主的重任,竟會交托給如此一個公子哥兒模樣之人。

楊康在臨安牛家村曲傻姑店中無意取得綠竹杖,見胖、瘦二丐竟然對己恭敬異常。他心下訝異,一路上對二丐不露半點口風,卻遠兜圈子、旁敲側擊的套問竹杖來歷。二丐見他竹杖在手,便有問必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是以未到嶽州,他於丐幫的內情已知曉了十之六七,只是幫中嚴規不得為外人道的機密,他既不知發問,二丐自也不提。他想丐幫聲勢雄大,幫主又具莫大威權,反正洪七公已死無對證,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便乘機自認了幫主,那就可任意驅策幫中萬千兄弟。他細細盤算了幾遍,覺此計之中實無破綻,於是編了一套謊話,竟在大會中假傳洪七公遺命,意圖自認幫主。

他在丐幫數百名豪傑之士面前侃侃而言,臉不稍紅,語無窒滯,明知這謊話若被揭穿,多半便被群丐當場打成肉漿,但想自來成大事者定須幹冒奇險,何況洪七公已死,綠竹杖在手,郭靖、黃蓉又已擒獲,所冒兇險其實也不如何重大,而一旦身為幫主,卻有說不盡的好處,這丐幫萬千幫眾,正可作為他日“富貴無極”的踏腳石。

凈衣派簡、彭、梁三長老聽了楊康之言,臉上均現歡容。

原來丐幫中分為凈衣、汙衣兩派。凈衣派除身穿打滿補釘的丐服之外,平時起居與常人無異,這些人本來都是江湖上的豪傑,或佩服丐幫的俠義行徑,或與幫中弟子交好而投入了丐幫,其實並非真是乞丐。汙衣派卻是真正以行乞為生,嚴守戒律:不得行使銀錢購物,不得與外人共桌而食,不得與不會武功之人動手。兩派各持一端,爭執不休。洪七公為示公正無私,第一年穿幹凈衣服,第二年穿汙穢衣服,如此逐年輪換,對凈衣、汙衣兩派各無偏頗。本來汙衣行乞,方是丐幫的正宗本色,只是洪七公愛飲愛食,要他盡是向人乞討殘羹冷飯充饑,卻也難以辦到,因此他自己也不能嚴守汙衣派的戒律。但在四大長老之中,他卻對魯有腳最為倚重,若非魯有腳性子暴躁,曾幾次壞了大事,洪七公早已指定他為幫主的繼承人了。

這次嶽州大會,凈衣派的眾丐早就甚是憂慮,心想繼承幫主的,論到德操、武功、人望,十之八九非魯有腳莫屬。何況幫中四大長老凈衣派雖占了三人,但中下層弟子卻是汙衣派占了大多數。凈衣派三長老曾籌思諸般對付方策,但想到洪七公的威望,無人敢稍起異動之念,後來見楊康持竹杖來到嶽州,又聽說洪七公已死,雖然不免悲傷,卻想正是壓倒汙衣派的良機,當下對楊康加意接納,十分恭謹,企圖探聽七公的遺命。豈知楊康極是乖覺,只恐有變,對遺命一節絕口不提,直到在大會之中方始宣示。凈衣派三老明知自己無份,也不失望,只消魯有腳不任幫主,便遂心願,又想楊康年輕,必可誘他就範。何況他衣著華麗,食求精美,決不會偏向汙衣派。當下三人對望了一眼,各自點了點頭。

簡長老道:“這位楊相公所持的,確是本幫聖物。眾兄弟如有疑惑,請上前檢視。”

魯有腳側目斜睨楊康,心道:“憑你這小子也配作本幫幫主,統率天下各路丐幫?”伸手接過竹杖,見那杖碧綠晶瑩,果是本幫幫主世代相傳之物,心想:“必是洪幫主感念相救之德,是以傳他。老幫主既有遺命,我輩豈敢不遵?我當赤膽忠心的輔他,莫要墮了洪幫主建下的基業。”於是雙手舉杖過頂,恭恭敬敬的將竹杖遞還給楊康,朗聲說道:“我等遵從老幫主遺命,奉楊相公為本幫第十九代幫主。”眾丐齊聲歡呼。

郭靖與黃蓉身不能動,口不能言,心中卻是暗暗叫苦。郭靖心想:“果然不出黃島主所料,楊康膽敢冒為幫主,將來必定為禍不小。”黃蓉卻想:“這小子定然放我們二人不過,只得瞧他怎生發落,隨機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