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居延獵 第十章 柳暗戌樓多夢雲(第4/4頁)

城門口的士兵大驚,正要關門,韓鍔在馬上還遙距兩丈。忽然聳身飛渡,他劍斬了幾個守門兵士後,一時城門大開,城門口的伊吾士兵也向外殺了出來,反刃相向。一時,滿城中到處都是喧呼鼓噪。那數百羌戎士兵,已陷入了滿城人的狂呼怒吼聲中。

細細的兩只手指,輕輕地撫弄著一枚紅色的貝殼。

杜方檸正坐在居延城城墻的戍樓邊上。她人坐在城堞上,後背倚著戍樓的墻,一條腿蜷踞城堞,一條腿卻懸在城墻外空空地蕩著——她現在倒不用顧及什麽容儀,反正現在是夜,她也依舊是男裝。她的睫夜一樣黑密地垂下來,心裏在想:貝殼上那一圈圈的紋路是不是就是歲月成長留下的痕跡呢?長了一歲,貝殼就大上一圈,所以那殼上也就多出了一道紋路吧?

因為想到這一層,她忽然覺得,韓鍔把它在生日那天送給自己,似也多出了一層含義。接著她唇角微抿地一笑,感覺自己真還有些小女孩兒家總愛細思細量胡亂附加意義的毛病——其實他那麽粗漬拉哈的一個男人,哪裏會想到這些?可是那貝殼上面的細紋還是就這麽給她平添了一分貼心的感覺,她倒不急著看韓鍔給她捎來的書信。信上又能有些什麽話?不過商量的都是些政經軍旅大事,一句私底下相互款語的話都是沒有的。

想到這兒,杜方檸忽低低罵了句:“傻子!”但正是這“傻子”式的舉止卻讓杜方檸覺得,兩人的心從沒有貼得如此近過。

韓鍔的信很不定期,有時十天半月才來一封,有時隔天就到了,多半在他的事情受到阻厄時或所謀大致成功時會有信。信中所述十分簡略,只報告一個結果。好在方檸善問,詳細的情形倒多半是她通過送信的人口中打聽到的——韓鍔三日陷兩城,焉耆、伊吾首先落入他的手中。他著力經營伊吾,提拔庫贊為伊吾安撫使,整頓兵備,修固城池。於是,加上居延,他已有三城在手,當即著力組建“連城騎”。

為這“連城騎”,那三城之人也傾力相助。居延與伊吾所備兵馬最多,各五百余騎,焉耆也拼湊出三百騎,如此韓鍔手下終於有了一支軍隊了。

方檸雖人在居延,卻也要幫韓鍔協調處理這數城之間的關系往來與軍需細務。韓鍔則在伊吾歇息三天之後,就重又匹馬出城,這一次,他威名已著,以匹馬單車奪了羌戎士兵已潰散的康城。此後,他一直帶著幾個隨從或東或西,馬不停蹄,塞外諸城,已漸漸一城一城入了韓鍔掌控。

他在烏孫殺烏孫王,另立太子;在大月氏血戰極苦,單身孤騎,與數十集合而來的羌戎好手搏戰,最後還是拿下了大月氏。每奪一城,他便置安撫使,籌建“連城騎”,略有閑暇,還要操練兵馬,可知其忙碌程度。

如今,經韓鍔遠交近攻,已有十一城已入他盟內,“連城騎”也擴展到三千七百余騎。大漠形勢,暫可雲小安。可兩月多來,彼此之間,竟都忙得都未曾一見。

有一次的信上墨跡模糊,卻是韓鍔寫著寫著信時頭俯在紙上睡著了,額頭沾墨,混淆了字跡。方檸看著那封信時,手裏就不由一陣輕抖:這個男子,怎麽會專心凝慮得至於……傻成這樣?

但她也太忙,短短兩月間,她就已跑過了七座城池,安排細務,籌劃供給。只是彼此戎馬倥傯,竟未得一面。好在目下制度已定,體例已成,杜方檸倒可以小歇上一歇了,於是才有了今日戍樓邊上的小坐。

可她這麽渴求的小小閑暇卻是為了什麽呢?只是為了,重有點時間靜靜地把那個人想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