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俠隱記 (第4/4頁)

李生亦有所願,奈莫能持,維出沒高陵峻谿,矯捷往來於家,一日而三反,遂出為劍俠,有一時之名。年七十復歸山,見太原生盤膝崖間,顏色如生。

李生乃悔,結廬於側,誓曰:“有獸來,當食我,莫食太原生。”後一日果不見。

【王涼傘】

歷山周回萬裏,山崇林茂,傳神人居焉。河陽俞望固欲往也,友王涼傘止之曰:“虎狼出沒之地,何由輕身致之?”

王涼傘長五尺,營營市曹,望素鄙之,因嗤而行。入山三十裏,有虎踞澗,望意神物也,隔澗遙拜之。

虎初驚駭,躍大石上,眈眈而視,徐則立起,作勢欲撲。

會有人撲躍而前,持刀搏虎,傷虎頭爪。虎不能勝而遁。

望視之,乃王涼傘也,因責曰:“其虎者,山神之所乘騎也,戕害必獲天譴。”王涼傘勸莫能從。

固勸之,望怒曰:“勿相從累某,不爾,與子絕義。”逐王涼傘。既入深山,遂為虎害。

王涼傘潛蹤相從,既至,屍骨已無存矣,唯殺虎載歸河陽,予望子曰:“汝父血為虎血,肉亦為虎肉矣。”

子遂葬虎如父。

【顧難之】

貞元中,五坊小兒行於市,人輒掩鼻避之。有天水郎名顧難之者獨往道中趨迎,人或恥怪之,則曰:“其養物也,或可交之。”

五坊小兒聞,多持鷂鷹來謁。難之曰:“鷂鷹其小矣,故稱小兒。”

五坊小兒怒詰:“則汝養鯤鵬耶。”

難之曰:“鯤鵬世所無也,如何得之。但欲觀,須往南原。”

眾行南原,乃見獅虎熊羆城列,無不色敗。

難之因登虎車,操旌鼓,指揮進退若軍。則鳴金也,百獸共呼,馬皆驚壞,小兒多墮馬者。乃裂馬以飼獸。

上聞之奇,欲為上林令。難之曰:“以吾為小兒儕耶。”西出涼州從軍。

【許二】

劉叉性無忌,為中書舍人韓愈客。或遺愈三百金,會愈朝,叉曰:“不若為劉君壽。”懷金則去。愈惜其才,亦不究。

洛陽許二聞知,亦拜於某權門,尋隙攜金去。權者大怒,急緝獲之。許尤怨曰:“何韓舍人之厚,大人之薄也。”

權者曰:“小子塗鴉,可比劉叉之才?”即時杖斃。

先是劉叉有詠劍詩:“一條萬古水,向我手心流。臨行把示君,勿蕩細碎仇。”許二改之曰兩條萬古水,人怪之,則曰:“某用雙劍。”及事發,為一時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