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天機猶可泄 孰能結死盟(第3/11頁)

唐寧道:“請兩位大師信在下一言。”弘光嘆道:“如今之計,只有死馬當活馬醫了。”

弘明當即便去布置人手,弘光再請唐寧至靜室相坐,唐寧笑道:“在下陪大師手談一局。”弘光再有多大的癮,此時又哪來心思下棋,但見唐寧邀請,不好推卻,他心不在棋上,棋力本比唐寧略高,這局卻被殺得落花流水。

一局未終,卻聽見靜室外腳步聲響,聽得那安子玉聲音嚷道:“我分明前來禮佛,如何誣我偷舍利。你見著我偷了麽?你見著我偷了麽?”

韋玉箏笑一笑,對弘光打個手勢,拉著唐寧,悄悄避在帳後,見安子玉被弘明及幾名弟子押將進來。

安子玉叫嚷道:“臭和尚,憑甚麽誣我。我在大殿外禮佛,又惹著你甚麽事?”將全身上下衣袋物事全翻將出來,兩手一攤道:“你們看有麽?有麽?”急沖沖的脾氣看來是老二。

弘明再搜他身上,果然再無別物。那地上一堆物事,除金銀外便是一些手帕胭脂飾物和茶餅幹糧之類,只有一個玉管與佛指舍利端的十分相象。弘光揀起玉管,細細看過道:“這是何物?”

老二嬉笑道:“臭和尚想佛骨想得瘋了,連玉管都要吞沒,你想要便拿去,我卻要走了。”擡腳便要走。

弘明想要攔他,卻又無憑據,十分尷尬。

韋玉箏一拉唐寧,從帳後走出來,笑道:“這一位安子玉,別來可好?”

老二回頭見是韋玉箏和唐寧,拔腳便要逃,弘明伸臂一攔,老二便泄了氣,乖乖的不再反抗。

韋玉箏笑道:“這一位安子玉,見了故人怎不問好?”唐寧平素裏太過認真,不大開玩笑,但一見這安子玉,心情便忍不住被帶得輕松好動,便也重復道:“是啊,這一位安子玉,見了故人怎不問好?”

他二人講的是“這一位”安子玉,那老二聽得心驚膽戰,生怕他們將秘密泄露,上下牙齒直撞,道:“你這小……小……唐公子,好。”老二本要說“你這小子”,話出口忙收住了。

唐寧正色道:“安子玉,你偷甚麽不好,偷這佛骨來作何用?一不能賣,二不能用,還要日日被官府通緝捉拿,是要殺頭的。再說江湖中人知道舍利在你手裏,還不來搶奪?”

那西山神偷來偷舍利,自然不是為了用,也不是為了賣,只是聽聞長安附近爭相禮佛,一時貪玩而已,全不想後果。老二聽了唐寧的話,才知道後果嚴重,雖然不怕官府緝拿,但江湖中人來搶麻煩就大了。他雖貪玩滑稽,又不癡傻,怎能不顧後果,當下連連點頭。

唐寧道:“只要你將佛骨舍利還給大慈恩寺,此事便不聲張,大家相安無事,不然的話……”

韋玉箏搶著道:“後果可不得了。你自己最清楚了,是不是啊,這一位安子玉。”

老二心驚肉跳道:“舍利如今不在我身上。”

唐寧點頭道:“好,限你一個時辰將舍利還來。”請弘明放他走。弘明將他捉到,自然不肯輕易再放他溜掉,便要跟隨。唐寧道:“弘明大師,你若跟著他,反取不到。”

弘明雖不明所以,但見唐寧成竹在胸,適才又見他料定西山神偷竊了佛骨又留在寺內,當真料事如神,便放老二過去。

唐寧再邀弘光下棋,當真是主客易位,弘光神色初定,此番總算旗鼓相當。過得大半個時辰,果然老二將佛指舍利還來,將地上物事收了去,那玉管卻不要了。

弘光將玉管與舍利拿來相比,大小長短都相同,細看自然不同,但若懸起一丈多高,離得遠些,加上殿中又暗,實難分別。

弘明弘光對唐寧二人再三稱謝,弘光依然想不通安子玉如何能盜走舍利,便向唐寧請教。

唐寧笑道:“此間秘密不便告知。”韋玉箏也笑道:“天機不可泄露。”卻伸出三個指頭。

唐寧與韋玉箏走後,弘明弘光苦苦思索韋玉箏的三根指頭代表甚麽含義,弘光猜是一個真舍利加兩個假舍利,弘明猜是佛骨一劫正應三個時辰,後又猜到三千大千世界,總之所有帶“三”的佛經故事,卻始終猜不透。直直過了三日,兩個老僧這才作罷,相視一笑,原來這“三”便是要兩人妄猜三日,兩老僧霍然頓悟。

唐寧與韋玉箏一路談笑而歸,到了韋曲,見太子東宮儀仗仍在,唐寧道:“這太子居然到長安劍宮一坐便是整日,好生奇怪。”

韋玉箏道:“你前去拜見你的閻大哥不就知道了?”

唐寧道:“閻大哥所為大事,我何必去麻煩他?”

劍宮門裏紫影一閃,唐寧看得清楚,連忙帶韋玉箏離去。

韋玉箏笑道:“是鳳兒嗎?寧哥哥怎麽不見她。”

唐寧心道:“明知故問。”忽聽韋玉箏道:“她才舍不得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