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天機猶可泄 孰能結死盟(第2/11頁)

韋玉箏頓時興起,倒要看看這西山神偷到底神在何處,也不告訴唐寧,遠遠的注意安子玉,卻見他匆匆而去。韋玉箏心道這安子玉決不會如此簡單便去,辭了弘光,拉著唐寧在寺中漫遊。

過了半個時辰,聽得大雄寶殿外有人喧嘩,兩人過去看時,見安子玉在大雄寶殿外作怪態,或坐或臥,或倒立,或翻身,頭上燃燈始終不倒。安子玉隨手一拋,便現出一朵花來,再隨手拋灑,落花紛紛,再盤膝坐定,高頌佛號,只見頭頂燃燈忽然爆出彩花來。那些禮佛之人皆被驚動,都來看時,見安子玉花樣層出不窮,卻都與佛事有關,甚麽天花亂墜、拈花一笑、舍身飼鷹,難為他想出這些怪招。

弘明、弘光皆來觀看,他們熟讀佛經,自然更能領會,點頭微笑。

唐寧暗道不好,這安子玉分明是來偷佛骨的,莫非他還真禮佛不成?韋玉箏才笑嘻嘻的將適才安子玉拜佛的情形說了。

唐寧道:“這安子玉定是在打佛骨的主意,這佛骨是皇帝看重之物,若被盜定然嚴加追究。安子玉雖然是個慣偷,卻大半是嬉鬧,又有‘四不為’,也不是大奸大惡之人,怎生阻止他才是?”

韋玉箏笑道:“我們兩個上去和他打聲招呼,他不嚇得逃之夭夭才怪。”

唐寧道:“現在喊明了,便喊安子玉,也說不得有人知道便是西山神偷。依西山神偷安子玉的名聲,眾人如何放得過他?門外那些紈絝所偷的也會栽在他頭上,這也對他不公。”攜韋玉箏再進大殿,見那些信徒小僧都出殿看安子玉雜耍,仍有一些虔誠的信徒叩頭拜佛,佛舍利依然安放堂上。

那殿外的安子玉終於雜耍完畢,盤膝念佛,眾人紛紛散開。弘光見唐寧重回大殿,過來打禮,轉頭只向佛指舍利望得一眼,立即臉色大變,頭頂汗出如珠。

唐寧問道:“大師不舒服麽?”

弘光忙將唐寧韋玉箏引入靜室,聲音顫抖道:“唐施主,大事不好,我佛舍利被人盜去了。”

韋玉箏笑道:“那舍利不是還在堂上麽?”

弘光搖頭道:“那堂上卻是假的。”唐寧道:“我適才也看過,與先前一樣啊。”韋玉箏也點頭稱是。

弘光搖頭道:“外表看去極為相似,但光相不同。我佛舍利光相變幻,乃是有靈之物,而堂上的卻死氣沉沉,是個死物。”

唐寧自看不出甚麽光相,嘆道:“莫非真是西山神偷動了手?”

弘光搖頭道:“那西山神偷出沒江湖,老衲豈能不防?適才老衲與弘明師兄便一直望著他,目光不曾稍移,他決無動手之機。”

韋玉箏道:“果真不曾稍移?”弘光道:“出家人不打誑語。老衲睜著兩只眼,還是活棋。”又岔到圍棋上了。

韋玉箏道:“沒眨眼睛?”弘光道:“便是老衲眨了眼,那弘明師兄和那幾個弟子也不會一起眨眼。”韋玉箏笑道:“那麽多人全盯著他,一定是他偷了。”弘光道:“不可能啊。”

唐寧笑道:“他自有辦法。”問弘光道:“那殿外的安子玉不知還在否?”

弘光道:“這安子玉一露身,我寺便已覺察,弘明師兄負責一直暗中追蹤,想來不會使他輕易走脫。”

唐寧道:“如此甚好,你我快去,莫使他走了。”

弘光忙與唐寧韋玉箏趕到大雄寶殿外,卻不見弘明和安子玉,又趕到大門口。弘明正走進來,道:“阿彌陀佛,這偷兒終於走了。”

弘光頓腳道:“苦也。”遂將佛舍利被換一事低聲告知弘明。弘明也是呆了,半晌方道:“老衲一路盯緊,不曾見他近得大殿一步。莫非他有分身之術不成?”唐寧與韋玉箏對視一眼,韋玉箏差些便笑出來,忙咬唇忍住了。

弘明又道:“殿中莫非另有賊人,借機盜取?”

弘光道:“佛舍利被安放在一丈余高的地方,若輕功不佳,定取不到。我寺日夜在門口盤查,四處設伏,除安子玉外,實無江湖人物混進來。豈不怪哉?莫非……”

唐寧道:“兩位大師莫再猜測了,這佛指舍利應該是西山神偷安子玉竊了。”

弘光弘明嘆道:“阿彌陀佛,我寺大劫將至矣。”佛舍利在大慈恩寺遭竊,一旦皇上動怒,合寺上下只怕全要無幸。

韋玉箏一直笑吟吟的,這時也意識到事態嚴重,收了笑容道:“這偷兒,甚麽不好玩,這佛骨便偷了去,一不能吃,二不能賣,偏要偷這個。”

唐寧卻淡淡笑道:“兩位大師莫要嘆息。如不出所料,這安子玉仍在寺中,請兩位大師在門口及各處暗中設伏,定會擒住。”

弘光弘明道:“這安子玉分明已從門中走了。”

韋玉箏點點頭笑道:“我寧哥哥說的不錯,肯定還在寺裏,不過再遲些,那可真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