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章 十二金釵(第5/9頁)

兩口子混了一天,直到深夜上床,他們才有了談私話的機會。

古如萍把早上見鷹王的情形說了一遍,上官玲生氣地說:“豈有此理,他把我當作什麽了?”

“娘子,你別著急,反正你隱身在此,沒人能找到你了,我覺得鷹王行事詭異,還有很多事情我們不知道的,要慢慢探索下去。”

不過,古如萍和上官玲要探索鷹王府秘密的計劃並不順利,倒不是他們的行動被入偵悉,露出了破綻。而是第二天,鷹王不在府中了,也帶走了大批的人,自然也帶走了秘密。

鷹王追隨皇帝到熱河圍場去秋狩,這一去,最少也要一個月的時間,行前還特地召見了古如萍一次,請他多留心所托的事。

這使古如萍很為難,也感到責任沉重,因為說話時,還有好幾個人在座,每一個都是江湖上有字號的人。雖然,古如萍若亮出他無根浪子的名頭,不會弱於這些人,但他此刻是個沒沒無聞的谷平,鷹王就太禮遇了。

鷹王讓他坐下後,介紹了那些人,才開始對谷平說話。拜托他留心找出奸細的事,說得很含糊,別人聽不懂,只有他們兩個明白。這使其他的人更不舒服,在一大群幕僚門客中,東家對其中一個特別尊敬或親密,必然會引起其他人物不安和猜忌。

古如萍已經在心中叫苦了,但鷹王最後卻又擺了一道,在端茶送客的時候,吩咐在一邊的管家道:“我不在的時候,府裏若有什麽重大難決的事情,就向谷先生請示!”這在別人,也許是一種難得的殊榮,但古如萍卻明日,這同樣也是用絲線吊住一把利刀,懸在他的頭上,隨時都可能會掉下來。

鷹王提高他的地位與受尊敬的程度,目的在使他受人注意,但也增加了古如萍的危險了。

好在瑛姑對他非常客氣,也十分幫忙。每天,他的例行工作,就是在院子裏指點各位姨奶奶練劍。

事先,瑛姑已經告訴他,哪位姨奶奶的劍法缺點所在,該如何指正改進。

古如萍心中暗暗佩服這位七姨奶奶的劍技武功,的確是有兩下子,她指出人家缺點不稀奇,因為長日相處,誰的毛病何在,應該是十分清楚,難得的是她那些改進的意見,充分地顯示了她的造詣深淺。

白如萍技折兩名蒙古侍衛後,已經是府中的傳奇人物,再加上鷹王的特別寄重和後來瑛姑對他的客氣與尊重,使他的地位一躍而升,那些在王府極受鷹王敬重的武師們見了他,都客客氣氣地叫他一聲“谷先生”。

總管承福喚他說話時,都是垂手低頭,恭敬萬分。自然也有人對他流露出不服氣的樣子。

古如萍聰明絕頂,立刻在各人的態度中看出了大概,那幾個對他客氣的,都是鷹王真正的心腹。

鷹王一定是把自己的底細和交待自己的任務告訴他們了,要他們明裏暗裏照顧支持,所以他們才十分的客氣。

否則古如萍年紀又輕,沒沒無聞,早先又是賣藝為生,無論如何,也不會引得這些小有名氣的人物尊敬的。

至於那些對他不禮貌的,都是些小有名氣的人物,也是鷹王不太信任的人物。

古如萍知道要找出奸細,應該在這堆人中間去發現,那幾個老的,根本是鷹王的心腹,不必去費心了。

上官玲原來的工作是女教師。教授女眷們的拳腳暗器,但是大家顯然的沒有看起她的拳腳,倒是對她的飛刀很感興趣。

那是她在賣藝時所露的一手絕活兒,一手九口飛刀,雙手十八口,用各種的姿勢手法,都能命中三丈外的靶子紅心。這一手很不容易,連江湖上許多暗器名家都做不到,所以,向她學飛刀的人很多,其中有的人已經頗具根底,遠、射準都不遜於她,只是手法上較為呆扳,擊的不靈活多變而已。

上官玲倒是很熱心地教那些姨仍奶,她確實憑著真本事,並指出了她們手法上的缺點,以及發刀時的訣竅,指點得她們大有進步;而且也跟她們結成了好朋友,整天被她們邀去聊天,摸骰牌……聊天,她是好手,因為上官玲跑的地方多,見聞廣,眼皮子雜、談話資料極豐,而且語無顧忌,葷素不忌,聽得那些姨奶奶臉紅心跳,驚奇萬狀。

經常是天黑了還舍不得放她走,而且只要是話匣子一打開,人就越聚越多,連那些丫頭婆子也都擠著去聽新鮮活兒了。

摸骰牌,她的手氣也特別好,經常是一吃三,大贏特贏,抱著幾百兩銀子走路……。

一天早上,瑛姑見到了古如萍,笑道:“谷大娘子昨晚手氣小佳,四圈牌中,她和過四喜,大三元、十八羅漢、全字全麽,各式各種大牌她都和過,而且每手都是自摸,輸得幾位姨奶奶花容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