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5/5頁)

他們仰望的目光,正好能看到將台上那個蕭然靜寂的身影。他面前,仍然擺著那杯茶,他的面容,也沒有絲毫的改變。

難道,他們的生死,本就沒有放在這個人心上嗎?

他們的恐慌,化成一聲哀嘆。

倭兵的表情,連一絲都沒有被李如松遺漏。

他們的計劃,早就制定好了。充滿著必勝的信心。

當第五日的夜晚來臨時,他暗暗給部下打氣:“振作起來!倭兵快撐不住了!我們一定要抓緊這最後的機會,將他們一網打盡!”

“南方少布置一些人,埋伏三千士兵在大同江畔,聽我的號令,隨時出擊。北方多設置一些旌旗,找幾百個嗓門大的,晚上多喊一喊,讓他們誤以為我們還駐紮在那裏。其他的人全部撤走。東西兩側的,時刻作好戰鬥的準備?”

“早早就造好飯,今晚就是決戰的時刻!”

夜,黑了下來。

倭兵密切地注視著明軍的動靜。

他們看到明軍造好了飯的時候,感覺到饑火幾乎要將自己燃盡。但他們只有忍耐。慢慢地,他們發現,南側的明軍,在撤退。

他們肯定是想趁著夜色去襲擊第四座柵壘,然後好將馬標擲在泥土裏,讓我們的鬥志瓦解。這一次,不能讓他們如願了。

倭兵們握緊了手中的火槍。

每個人都意識到,這或許是他們最後的機會。糧草早已耗盡,他們已經餓了快三天了。再餓下去,他們絕對無法抵擋明軍的一次沖鋒。

只?今天晚上,是最後的機會。他們悄悄地跟在明軍背後,在明軍偷襲柵壘的時候,他們突然湧出來,裏應外合,打明軍個措手不及,不但能解救自己,也可以解救柵壘。至不濟,也能突圍出去。

讓我們吃一頓飽飯吧!

這個簡單的願望,激發了他們最後一絲悍然。

夜,完全黑了下來。

大同江的水,默默地流著。如果說河流是大地的血液,那此時的大同江看來,就像一條巨大而哀傷的創口。

倭兵悄悄地越過城墻,明軍沒有發現。

他們或許可以偷襲明軍,但明軍迅速就能反應過來。正面對戰,他們只會像鼴鼠一樣被擊潰。所?,他們很有默契地貫徹了最初的作戰方針,遠遠地跟著偷襲柵壘的明軍,準備在明軍發起攻擊的時候下手。這樣,便可以與柵壘的守軍內外夾擊,抓住最好的戰機。

明軍全都騎著高頭大馬,行動像是閃電一般。倭兵竭盡全力地奔跑,才能夠跟上他們。也許,只有這樣的速度,才能夠將幾天的路程在幾個時辰內走完,達到偷襲柵壘的目的吧!

才過了半個時辰,倭兵已經精疲力竭。三日未能飲食的疲乏,一下子全都湧出來了。他們再也無法貫徹作戰方針,拼命地跑到大同江邊,瘋狂地喝著水。

就算是這樣,能夠填飽肚子也行。

他們感?到自己軟弱得像是一根稻草就能壓倒。

就在這時,猛然一聲炮響。

閃電般前行的明軍騎兵,忽然掉頭過來,向倭兵發起了閃電般的沖鋒。

本只有蘆葦叢的大同江畔,突然漫山遍野都是人。早就埋伏好的明軍養精蓄銳,一個個像是惡虎般沖出來,展開了有效而殘忍的殺戮。

而背後,黑壓壓的大軍正踏著整齊而嚴謹的步伐,像是山嶽般壓過來。

掙紮著在大同江邊飲水的倭兵,此時卻連作戰的陣型都無法維持。

這是一場單純的殺戮。

炮火將夜空照亮,火槍的光芒,卻淩亂而黯淡。

倭兵單兵作戰的優勢?已完全不存在。饑餓、疲乏、恐懼、絕望將他們完全壓垮,他們就像是捆好的稻草一般,被成片地斬倒。

鮮血,將大同江染紅。形成一道真實的創口。

只不過一個時辰,兩萬倭兵,就全軍覆沒。當黎明的光芒再度照滿這片大地時,李如松一步一步,向牡丹峰走去。

他手中捧著的,是繪著金邊,沒有絲毫血汙的,加藤清正的馬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