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第2/5頁)

嘉靖帝聽得高興之極,只覺每一言每一句都說到自己心坎中去了,笑道:“既然如此……”

突然,一個嬌脆脆的聲音道:“帝君,不若瑞酃替您去好了!”

就見一人著月白色道袍,裊裊娜娜而來。她看去只有十七八歲的年紀,但由於生在帝王之家,已大有威嚴,秀麗的容顏不苟言笑,牽霞曳霓,踏星步鬥而來。正是嘉靖皇帝的小女兒,封為永樂公主的朱瑞酃。

這位公主乃是雍妃所生,雍妃生一子二女,長子薊哀王朱載匱,生未逾月而殤,女兒歸善公主朱瑞爃,三歲而薨,僅僅余下了這位小女兒,是以寵眷有加。嘉靖共生了六位公主,四位夭折,只剩了永樂與寧安公主,是以也是極為珍愛。加上這位小女兒自小聰明伶俐,舉一反三,嘉靖的目光才動,她就早將屬意的東西拿過來了。與嘉靖帝興趣相同,喜愛道教,三歲就能背誦《道德經》,十二歲的時候,就自號碧城元君,在嘉靖帝修真的西苑邊上蓋了座道觀,起名曰碧城,白玉為門,門上大書李商隱的《碧城》一詩。

碧城十二曲闌幹,犀辟塵埃玉辟寒。

閬苑有書多附鶴,女床無樹不棲鸞。

星沈海底當窗見,雨過河源隔座看。

若是曉珠明又定,一生長對水晶盤。

這等同趣同好,自然更得嘉靖之愛,是以嘉靖修煉的道所,只有永樂公主可不用通報,通行無阻。也只有此位公主,才只以帝君道君稱嘉靖,而不以父皇相稱,見面也是道家禮遇之稽首,不行君臣叩見之參拜。見永樂公主蹁躚而來,就連權炎熏天的吳越王,也不由得躬身行禮,退在了一邊。

永樂公主對嘉靖帝打一稽首,道:“帝君百日清修未滿,不便出關。不若瑞酃替帝君前去,一者為父皇分憂,二者也讓女兒體恤一回天下,免得白做了這個碧城元君。”

永樂公主才一出現,嘉靖帝便滿面帶笑。

聖泉移址雖是大喜,但出了居庸關,已屬胡漢交界,加之胡酋俺答近年頻繁犯境,天授村實乃險地。嘉靖向道之心雖誠,但英宗土木堡之變的教訓猶在,說起禦駕親往,也不由有所猶豫。此時見永樂自告奮勇,自然樂見其成,道:“既然酃兒這樣說了,朕還有什麽不允的麽?只是事關國體,你需戎裝前往,不得暴露身份。為防萬一,朕封你為顯聖大將軍,持尚方寶劍,如朕親臨。”

他轉頭對吳越王道:“皇弟也隨她去吧。居庸關外近胡地,可千萬不要讓酃兒受到任何驚嚇。”

吳越王躬身答應。嘉靖帝面色沉了沉,道:“聖泉雖然移址,但失自柴達木之事,仍不可不咎。一月前,兵部尚書楊繼盛上疏要求罷黜方術,填聖湖為民田。這才惹得上天降罰,萬萬不可輕恕。皇弟可一起料理了。”

吳越王眉頭蹙了蹙,稟道:“想來聖泉失自柴達木,非皇上之罪,非社稷之罪,乃是楊繼盛妖言惑眾,上幹天怒所致。宜將其流放荒漠,終身不得踏足我大明疆土。”

嘉靖帝沉吟道:“是不是太重了些?”

吳越王笑道:“天為重,帝君為重。”

嘉靖帝緩緩頷首,揮手令兩人出去。鐘聲裊裊,自西苑傳出,那便表明,嘉靖帝已開始了每日例行的修煉。

楊逸之手中托著一封信,陷入了沉吟。

這是一封很普通的信,上面只寫著三個字。無馀谷。紙是普通的灑金紙,墨是普通的松香墨,字是普通的瘦金體字。

但不普通的是,信的下方,鈐著一枚印章,大明兵部的印章。

更為不普通的是,這封信就掛在楊逸之經行的道旁,這是一條荒涼的古道,少有人至,而這封信墨跡尚新,看來掛上去的時間未久。那就說明,掛信之人,已算準了楊逸之的行蹤。

像這種故弄玄虛的手段,楊逸之本可淡淡一笑,不予理睬,等著他自顯其形,但那枚兵部的印章,卻讓他忽然有了無窮的牽掛。

好在無馀谷並不遠,不需繞道。

三月初的清晨,濃霧彌漫,在天地間垂下一張巨大的白帳,讓山路旁剛剛含苞的野花變得蒼白而沉重。

一如楊逸之此刻的心情。

他知道,武當三老之死,乃是為了挑起正道與華音閣的爭端,九大掌門問罪華音閣,無疑火上澆油。雖然他相信此事絕非卓王孫所為,但他也知道,如果自己在三個月之內還無法查出真相,只怕正道與華音閣的沖突,便無法避免。

但,又如何查呢?七天過去了,一點頭緒都沒有。

兇手沒有留下任何線索,除了劍痕與掌傷。但這兩者,卻沒有任何追查的價值。掌是乾天神掌,劍是春水劍法。

只有武當三老才會的乾天神掌,華音閣秘傳的春水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