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集 渤海篇 第五章 黃金帝甲

“兵部收到六百裏加急奏折!突厥人出兵渤海國。”兵部尚書李靖深夜進宮,向正在批閱奏章的李世民稟告。

李世民悚然動容,猛的站起身,來到李靖面前,沉聲道:“起來說話,具體情況如何?”

李靖沉聲道:“啟奏陛下,臣指派的斥候兵馬回報說,突厥人旌旗招展,人馬扯地連天,無法計數。從旌旗判斷,足有百萬之眾。”

李世民緊皺雙眉,苦苦思索:“突厥人絕對不可能有百萬人的軍隊。這乃是疑兵之計,為何要用此疑兵之計?”

李靖躬身道:“陛下,臣以為突厥人將會在近期大舉入侵中原。臣建議幽州、原州、朔州、代州進入軍事戒備;靈州黃河船隊進駐長安待命,隨時運兵到河北、河東、關中道增援;長安實行宵禁。”

“突厥人不可能有這麽多人做諸路齊攻,他們一定想要讓我們以為突厥的大隊人馬在渤海而放松警戒。實際上,他們將會把所有兵馬集中一處,希圖一舉攻克關內諸州。你的建議很好,只要我們打退了這一次突厥人的進攻,那麽他們將會永遠返魂無力。那個時候就是你出兵討伐定襄城的時候。”李世民振奮地說。

“突厥人炫耀武力,正表示他們正處於最虛弱的時候,此時此刻,他們又暴露了狼子野心。只要打退了這一次突厥人可能到來的突襲,我有絕對信心,可以一戰攻陷定襄城。陛下,請放心。”李靖也感到一陣激動。

“好,這還是我們第一次這麽急切地等待突厥人南侵,不知道吉厲可汗作何感想。”李世民說到這裏,和李靖一起開懷而笑。

兩儀殿的燭光又一次在五更時分被點燃,十數名大唐股肱之臣紛紛從溫暖的被窩中爬起來,雲集到唐太宗李世民的禦案前。

“各位,既然大家都同意兵部尚書的觀點,認為突厥人即將大舉入侵,那麽我立刻命令塞外諸州進入軍事戒備。長安城實行宵禁,今日生效。”李世民從禦案後站起身,拿起另一份公文,又道:“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大家都一定記得,渤海國的丞相曾經秘密委派使者來到我朝,向我朝購買五千副盔甲、一萬柄長刀和一萬副盾牌。這些貨物本來已經準備妥當,不日就將由大唐著名的鏢隊押運到渤海。但是,突厥人在此刻突襲栗末人城,這些貨物即使運到,也會盡入突厥人手中。各位看如何處置才好?”

兩朝元老,左仆射封德彝走出班列,沉聲道:“栗末人城既然已經被突厥人圍困,那麽貨物即使到了渤海也於事無補。不如著人知會那些鏢局人士,不必再運鏢出塞,也就是了。”

李世民微微一皺眉,道:“既然大唐和渤海已成兄弟之邦,兄弟有難,我們豈可雪上加霜。在我看來,這批貨應該送,也必須送。若是不運,就顯出我大唐不但沒有和友邦同甘共苦的情誼,而且也沒有和突厥人對抗的決心。但是,我心中也很猶豫,因為這批貨一旦被突厥人接手,必然會令他們更加壯大,運或不運,都讓我頭痛不已。不知各位可有何良策?”

左武衛大將軍秦叔寶走出班列,洪聲道:“陛下,臣請將一萬人馬護送這批貨物到渤海,突破狼兵包圍,當著突厥人的面交貨給渤海王,以示我大唐天威。”

李世民微笑道:“叔寶有此心意甚好,但是即使渤海王收下這批貨物,轉轉手就被突厥人奪走,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此時,尚書左丞兼秘書監魏征微微一笑,走出班列,道:“陛下,臣想到一法,既可表明我大唐支援渤海立國的立場,所送之貨物落入突厥人手中也無甚用處。”

李世民一陣歡喜,連忙道:“左丞快快講來。”

魏征拱手道:“陛下,臣建議用國庫中的黃金依照聖上帶兵所穿的甲胄式樣,替渤海國主打造一套黃金甲,以替代五千副盔甲、一萬副刀盾。”

李世民偏頭想了想,失笑道:“聽聞那渤海國主大柞榮只得四、五歲年紀,那這副盔甲的式樣豈非很小。”

魏征微笑不語,低頭不言。

李世民來回踱了幾步,霍然拍手而笑,朗聲道:“妙極,妙極。這副盔甲正好可以給予正處於國難中的渤海以激勵,令他們排除萬難,一心立國。最妙的是,這副黃金甲普天之下只有渤海國主大柞榮可穿,突厥人即使奪了下來,也得物無所用,只能看著它幹瞪眼。妙計,實在是妙計。”

他興奮地走到禦案前,道:“有勞左丞親自監工打造這副天下無雙的黃金甲。一旦完工,朕立刻派大唐最好的鏢隊將它護送到渤海國。”

※※※

長安城內的飛虎鏢局分局點起了數十根明亮的牛油蠟燭,鏢局正廳前的演武場上擺滿了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