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花鈴 第十七篇 同歸(大結局)(第5/6頁)


然而,在頭也不回地領著隊伍離開的時候,心裏卻有深入骨髓的痛意,仿佛有什麽看不見的絲線、將他的心生生系在了這裏,每策馬離開一分、就被血淋淋的扯裂開一分。

“陡彼高崗,汝劍鏗鏘。

“溯彼深源,草野蒼黃。

“上呼者蒼,下俯者莽。

“汝魂何歸?茫茫大荒!”

“……”

隱約間,聽到有歌詠之聲從靈鷲山頂的雲霧中飄來,悲涼淒切,仿佛回聲一般縹緲不可琢磨,一陣一陣隨風吹散入耳畔。蕭憶情猛然勒馬,回首看向隱入雲中的月宮——那是…那是拜月教子弟,在為迦若唱挽歌祭奠?

“呼彼迦若,其音朗朗。

“念彼肢幹,百熱俱涼。

“歲之暮矣,日之夕矣。

“吾歡吾愛,得不久長?”

“……”

果然。果然是迦若的葬禮吧?只是這樣的歌詞,深味其中哀苦悲涼,又是出自於誰之手?那朵薔薇,命運的紡錘?——然而那人心喪如死,目前應該依然幾不可思想和行動,又如何能再執筆寫出這樣的挽歌……

想及此處,他的手幾乎握不住韁繩,在天風浩蕩中,黯然策馬北歸,耳邊那誦唱的聲音如縷不絕:

“水色深瞳,已斂已藏。

“招魂不至,且玄且黃。

“上仰者蒼,下俯則莽。

“歲月淹及,失我迦郎!

“歲月淹及,失我迦郎!”

永失所愛……然而,死別比之生離,又不知那個更為殘酷?

蕭憶情跟著樓中人馬一起往北而返——想來,回去正好是洛陽鮮花盛開的時節,然而那樣的繁花和繁華,在他看來卻已是死灰。

南疆天高雲淡,碧空如洗,透出一種奇異的鮮艷的藍色,風裏有落花和歌聲。

他策馬緩緩而歸。

拜月教大祭司死了,神殿毀了,聖湖枯了,白骨成灰,母親解脫……他所有出征的意圖都已經得到了滿足,一切仿佛都已經圓滿。然而,有誰能知道他在這裏輸掉了什麽?

他終其一生想守護的東西、卻最終如同指間流沙一般劃落無痕。

※※※

“兮律律……”出神的時候,前方忽然有勒馬的聲音,他發覺隊伍忽然停了下來,仿佛遇到了什麽阻擋、不再繼續前進。蕭憶情的眉頭不禁微微蹙起,控韁上前查看:“怎麽停下了?”

“樓主……”子弟們紛紛讓開,然而居然第一次不畏懼於他的目光,眼裏有微笑的光。連在前面帶隊的碧落,這幾日因了紅塵垂危而一直緊鎖的眉峰也展開了,看著他,微微笑了起來,也勒轉了馬頭,給他讓出路來:“樓主,有人攔路。”

“誰?”他策馬過去,來到隊伍前面,然後一句話未畢,忽然怔住——

前方從靈鷲山上下來的、斜斜的小徑上,一襲緋衣如血。那個女子坐在馬上,一手控韁,冷冷攔在隊伍前進的大道上,蒼白憔悴的臉上沒有一絲的表情,只是淡淡看向這邊,眼神似喜似悲、深得看不到底。

那個刹那,他忽然覺得無法呼吸。

孤光……是孤光做了什麽、竟然能讓她回來?

“恭喜樓主和靖姑娘平定南疆,同去同歸!”靜默的刹那,為了打破這樣凝滯的氣氛,碧落忽然下馬,單膝下跪,大聲恭祝。

他的話得到了全體聽雪樓子弟的群起回應,所有人紛紛翻身下馬,抽刀駐地,齊聲共祝:“恭喜樓主靖姑娘平定南疆,同去同歸!”

在那樣的祝頌聲裏,蕭憶情閉了一下眼睛,仿佛平定著內心什麽樣激烈的感情。最後,他只是默然策馬,緩緩走向她。是的,拜月教一役的開頭和結束首尾呼應,竟是皆大歡喜的同去同歸……有誰知、中間又有過什麽樣的悲喜生死如風呼嘯而過!

——但,無論如何,至少如今,他們還在一起。

緋衣女子看了他一眼,也沒有說一句話,只是待到他走到身側時勒過馬頭,沉默地和他並肩按轡緩行,一起北歸。他看見她握著馬韁的手,微微顫抖。不知道是勉力壓抑著內心什麽樣翻騰著的情緒。

瀾滄江就在不遠的前面,渡過了瀾滄,在往北走,便是中原,便是洛陽。

繁花似錦,繁華如夢。

生死相隨,同去同歸——在武林傳聞裏,在那些子弟眼中,這便該是又一段人中龍鳳的佳話了。

然而有誰知、雖然同歸,在兩人的心裏,卻有一些東西永遠留在了南疆,再也無法回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