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內憂外患(第4/5頁)

項少龍朝殿內望去,只見除了呂不韋和徐先這兩大丞相外,鹿公、賈公成、蔡澤、嬴樓、嬴傲、王陵等上次見過的原班權臣大將全來了,只欠了一個對他態度惡劣的大將杜壁。

他忙趨前在龍廷前跪下,道:“為大秦盡力,乃微臣份內之事,大王不必放在心上。”

莊襄王笑道:“快起來!如此不動幹戈,便化解了破關之危,最合寡人心意。”

項少龍起來後,偷望了呂不韋一眼,只見他眼內殺機一閃即沒後,堆起笑容道:“少龍就是這麽居功不驕的人,不過少龍尚無軍功,大王異日可差他帶兵出征,凱旋歸來時,再論功行賞,不是更名正言順嗎?”

這時項少龍退至末位,正嘴嚼著呂不韋剛才眼神透露出的殺意,暗忖明天相府宴會時,定要小心點才成,否則說不定真會給呂不韋借比試為名,活生生宰掉了。

不過剛才莊襄王說者無心的一番話,正顯示出他不喜妄動幹戈的和平性格,實與呂不韋的野心背道而馳。

只聽鹿公呵呵笑道:“右相國的想法未免不懂變通了,不費一兵一卒,就使魏人退兵,其他四國更難再堅持,這還不是立了軍功嗎?”

莊襄王開懷道:“鹿公此言正合孤意,各位卿家還有何提議?”

此刻只要不是聾的或盲的,均知莊襄王對項少龍萬分恩寵,誰敢反對?商議了一番後,決定策封項少龍為禦前都統兼太子太傅,與安谷同級,假設秦王禦駕親征,他和安谷便是傍侍左右的親衛將了,但目前仍只是個虛銜,沒有領兵的實權。

眾人紛紛向他道賀。

在這情況下,項少龍可說推可無推,同時也知道,莊襄王的恩寵,進一步把他推向與呂不韋鬥爭的路上。

以前就算對著趙穆這麽強橫的敵人,他也沒有半丁點懼意。可是只要想起歷史上清楚寫著莊襄王死後那十年的光景,呂不韋一直權傾朝野,無人敢與其爭鋒,又自己不知會否栽在他手上,想想就頭皮發麻,苦惱難解。

這就是知道部分命運的壞處了。

又暢談一番後,莊襄王特別囑咐項少龍今晚要和他共,才欣然離去,返回後宮歇息。

項少龍更是心中叫苦,因為莊襄王並沒有邀請呂不韋,擺明今趟的功勞,是全歸他項少龍一個人的。

不過他也沒有辦法,和呂不韋虛與委蛇一番後,往見李斯。

李斯搬到了太子宮旁的客舍居住,見到項少龍,露出曾共患難的真誠笑意,謝過安谷後,把他領進客舍的小廳堂去。

項少龍見他一洗昔日倒黴之氣,脫胎換骨般神采飛揚,代他高興道:“李兄在這裏的生活定是非常寫意了。”

李斯笑道:“全賴項兄提挈,這裏和相府,可說是兩個不同的天地,若要我回到那裏去,情願死掉算了。”

這麽一說,項少龍立知他定是在相府挨過不少辛酸,例如遭人排擠侮辱的那類不愉快事件。

這時有位俏婢奉上香茗後,才返回內堂。

項少龍見她秀色可餐,質素極佳,禁不住多看了兩眼。

李斯壓低聲音道:“這是政太子給我的見面禮,還不錯吧!”

項少龍聽得心生感觸,想當年小盤常對下女無禮,被母親趙妮責怪,現在則隨手送出美女。

不過這小子尚算聽教聽話,依自己的指示善待李斯,還懂得以手段籠絡人,真不簡單。

忍不住問道:“李兄認為太子如何呢?”

李斯露出尊敬的神色,低聲道:“太子胸懷經世之志,觀察敏銳,學習的能力又高,將來必是一統天下的超卓君主,李斯有幸,能扶助明主,實拜項兄之賜。”

今趟輪到項少龍對李斯肅然起敬了。

他對小盤這未來秦始皇信心十足,皆因他從史書預知結果。可是李斯單憑眼光,看出小盤異日非是池中之物,當然比他更要高明多了。

李斯眼中再射出崇敬之色,但對象卻是項少龍而非小盤,正容道:“前天我陪太子讀書時,大王和王後來探太子,說起項兄曾提議一統天下後,外則連築各國長城,內則統一幣制、立郡縣、開驛道、辟運河,使書同文、行同軌,確是高瞻遠矚,李斯佩服得五體投地。”

項少龍聽得目定口呆,想不到自已被迫下“念”出來的一番話,莊襄王竟拿來作對小盤的教材,異日小盤奉行不誤時,豈不是自己拿歷史來反影響了歷史,這筆糊塗賬該怎麽算呢?

真正的謙遜了幾句後,李斯向項少龍問起了呂不韋的動靜。

項少龍說了後,李斯道:“項兄不用擔心,照我看大王對呂不韋的大動幹戈,又惹得五國聯軍兵臨關下,已開始頗有微言,這大奸賊風光的日子怕不會太長久了。”